2018 年的幣圈熊市,至今想起來仍讓我心有餘悸。那時我揣着 20 萬本金,像個懵懂的賭徒一頭紮了進去 ,聽人說 “跌多了就該抄底”,我便不管不顧滿倉梭哈了一隻山寨幣。可剛買入沒幾天,幣價就跌了 30%,看着賬戶裏不斷縮水的數字,我慌得手腳冰涼,沒等多想就割了肉,第一次嚐到了 “追跌” 的苦果。後來又跟風追 “熱點概念”,漲 5% 就激動得加倉,總怕錯過翻倍機會;可一旦跌 2%,又嚇得連夜清倉,生怕再被套牢。就這樣在 “追漲殺跌” 裏反覆橫跳,不到半年時間,20 萬本金硬生生虧得只剩 8 萬。
妻子坐在旁邊,輕聲勸我:“實在不行就別做了,咱踏踏實實上班,錢慢慢賺總會回來的。” 可我攥着手機咬着牙沒鬆口 —— 我知道,此刻虧的不只是錢,更是心裏的一口氣,要是就這麼退了,這輩子恐怕都邁不過這個坎。
從那天起,我一遍遍地覆盤過去的操作,慢慢的,那些曾經看不懂的曲線裏,竟被我琢磨出了些 “笨規律”。
如今我的交易系統,只剩下三條雷打不動的鐵律:
第一,每次開倉前必須設好 2% 的強制止損線。不管當時多看好行情,只要觸及止損點,立刻平倉離場。
第二,槓桿永遠控制在 3 倍以內。經歷過一次虧掉大半本金的教訓後我才明白,高槓杆看似能放大收益,實則是把雙刃劍,一次失誤就可能清空所有積累;
第三,只做周線級別趨勢行情。曾經盯着分鐘線、日線頻繁操作,總覺得能抓住每一個小波動,結果卻在頻繁交易裏虧得更多。現在乾脆忽略日線以下的波動,只跟着周線趨勢走,反而少了很多不必要的干擾。
現在我每月操作不超過三次,交易頻率降下來了,但勝率卻從以前的 30% 提升到了 70%。這時候我才真正明白:保住本金從來不是保守,而是給未來的自己留一顆能繼續生長的種子。@Air 安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