幣圈還有賺錢效應嗎?大餅從上年9月6萬多漲到11萬多,以太從2600漲到如今4200,山寨是腰斬再腰斬,關鍵這還是處在牛市的情況下,而且是牛市後半段,真的一般,甚至可以說差了。
我不知道大家有多久沒聽過百倍幣這個詞了,更別說千倍幣了。以往牛市,大家都在尋找在討論:下一個百倍幣是哪個?是的,不是還有百倍幣嗎?而是下一個是誰?山寨漲了百倍吸引大量場外散戶,帶來巨大的財富效應,新財富爲了穩定又再轉持有比特幣、以太坊,比特幣持續走高,以太坊生態繁榮也推着以太走高,形成正向循環。
然而這次,百倍幣??多少人現在眼中山寨別百倍了,3倍都謝天謝地了。大餅以太目前完全靠機構畫餅,實際無論是應用生態鏈上都是一潭死水,資金只拉大餅以太,山寨和公鏈生態一概不管,最終造成散戶沒人進,機構自己畫餅自己嗨的詭異場景,然而這種場景能持續多久?大餅12萬美金創新高時,一片平靜,以太4800時,還是一片平靜,沒人討論,無人問津。爲什麼?造富效應太低了!一個新行業新市場造富效應就沒了我爲什麼要去這充滿不確定性的新市場呢?新資金不來,機構入場的資金又不能虧,只能繼續維持。現在市場上流通的大餅已經越來越少了,礦場的話語權也越來越小,機構主導的加密貨幣市場變得越來越畸形。如果沒有山寨季,這份虛假繁榮真的維持的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