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年夏,ICO最火爆的時候,剛剛嶄露頭角的甲子光年寫過一篇文章,標題我記不清楚了,裏面有一句話我很認同,當你經歷過一夜暴富以後,基本很難過接受普通的工作了。核心在於,這是一種認知上的顛覆,也就是投行常說的,人很難賺到認知以外的錢。
或者說:當你到達過巔峯,就很難甘於平庸了。
有兄弟可能會反駁,那很多大老闆們不都是白手起家,文化程度很低嗎?其實,認知和文化程度、是不是白手起家關係不大,認知來源於閱歷。
有兄弟說,我學還不行嗎?不就區塊鏈那點基礎知識嗎?
但其實:教是教不會的,經歷纔行!
在幣圈混,不交點學費,賺不到大錢!
很多在幣圈賺到錢或者說很早接觸幣圈的人,都是來自於傳銷組織。
15年夏天當MMM助力盤開始在內地盛行的時候,大餅BTC已經作爲投資標的在使用了,最大的場景就是海外的暗網組織“絲綢之路”,其次就是這種純殺豬盤。
我一個兄弟15年的時候就在她親戚的推薦下,進入了MMM系統,號稱是一個月的收益爲100%,但是需要換成BTC才能在平臺玩互助。他搞了1個大餅,當時是幾千塊,後來第一個月變成2個,但是提現的時候需要再充值0.5個,當他開開心心地準備提出來2個大餅時,系統出現404,結果哥們鬱悶了一整個夏天。
當初買幣還是比較繁瑣的,基本都是OTC初代模式:比如火幣,你把錢打給平臺指定賬號,過幾個小時,平臺收到款項,就給你的賬戶充值BTC。
後來USDT出現,基本上效率就很高了,但是ICO時期,主要還是以BTC和以太爲投資標的,那時候以太5000多一枚,大餅2萬美金左右。投的很多ICO項目,都是收BTC和以太。
2017年ICO是一場認知的收割
但是當時ICO的泛濫,對於普通人而言,無疑是一場災難。手中的大餅和以太以極其快速的方式被私募給收割,迅速完成財富轉移,極其不對稱的信息差,導致很多幣圈普通玩家損失嚴重,很多ICO項目破發、跑路,即使沒有跑路,也是等了好多年纔拿到一堆空氣幣,毫無價值。
幣圈完成第一次財富轉移,這中間就有很多人耳熟能詳的孫🈹,當然還有一些投機倒把的行業大佬,也在這次通過發幣賺到了一輩子都花不完的鈔票。
2021年MEME是一場認知和新對舊的收割
18年末資本寒冬,幣圈面臨了前所未有的挑戰,就連以太都跌到1000以下。有的兄弟有幸從18年的圍剿中活了下來,接下來面臨的就是NFT、DEFI的全面造富運動,這次造富是從鏈上開始的。
20到21年的牛市中,BSC鏈率先發力,動物土狗非常瘋狂,有兄弟可能覺得誇張,但是你身臨其境就會發現,1萬倍這種財富大爆炸在這裏太平常不過了。
很多老韭菜還是慣性思維,不接觸HECO、BSC、馬蹄、波卡鏈,苦苦在二級市場掙扎。而許多在這輪牛市剛進場的新手,卻在鏈上賺到了人生的第一桶金。他們有學生、有剛畢業在找工作的、也有考公考研的,思想年輕、接受新事物的能力強,對土狗有自己的心得和認知,活該他們賺錢。
這輪牛市還有一個爆發點,NFT,從2019年開始醞釀,2020年出現指數級增長,只要能看到的項目,基本都要和NFT沾邊,甚至到了2024年的牛市,NFT依然是一個很好的賣點。但是,爆火的NFT也成爲了土狗項目掛羊頭賣狗肉的僞裝,很多兄弟也因此虧了很多,這也是自身認知的限制。
以前總覺得靠努力能賺到錢,後來才明白賺錢只能靠認知。
2024-2025年是比特幣信仰者收割全世界
很多剛進圈的兄弟,還心存一夜暴富的想法,而現實恰恰相反,很多玩家都是一夜暴負。
老韭菜堅守的二級市場,本以爲一輪牛市手裏的山寨可以重回巔峯,沒想到大部分還是深熊的價格,沒有10倍20倍的漲幅很難回本,本來可以跨越百萬階層的兄弟都葬送在此。
新玩家奉行的一級市場,pump.fun一天幾萬個土狗發行,PVP瘋狂程度比曾經的ICO更加強烈,導致很多兄弟看到代碼就想衝,而且項目跑路的概率比21年大幅提升,能賺到錢的寥寥無幾,被收割是註定的。
我看到還有一些個人或者所謂的金融理財師,每天曬單永賺,大概率是項目方的白手套,現在土狗發行難度很低,什麼白皮書、網站、通證模型,統統沒有,就是一行代碼,一個名稱,想賺錢的兄弟們還是儘量少碰。
幣圈走到今天已經10多年了,其實這個行業直到今天還不是很成熟,當然BTC、以太、BNB這些行業支柱型幣種已經很成熟了。
回頭看過去10年加密行業的風風雨雨
每次牛市,得BTC、ETH、BNB等永勝,機構和私募唯一想做的就是把你手機的大餅拿走,然後送給你一堆山寨幣。17年ICO如此,21年土狗如此,24年的瘋狂pump更是如此,我很後悔把手裏的大餅、以太和BNB換成了土狗、山寨,但可惜時光不能倒流……
至今仍記得21年一姐在羣裏的一段話:
人只能賺到自己認知內的錢,不管老不老人,如果一開始沒在bnb上賺錢,只能自欺欺人說“那是空氣”下去。
如果你想重新開始,現在也不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