撰文:TinTinLand
席捲全球過後,NFT 再次熱啓動
四年後的今天,NFT 市場出現了一些全新的變化,也早已從一場狂歡式的投機盛宴,演變爲一場全新的生存遊戲。更強的理性和實用性逐漸佔據上風, NFT 市場的關注點也從單純的炒作和收藏,開始轉向實際應用和功能屬性,帶來更多落地應用的機遇空間,虛擬地產、時尚、數字身份等新場景開始涌現,專門細分化的房地產、門票、證書等現實資產數字確權逐步應用,在這一過程中,用戶參與 NFT 市場的交易心態也逐漸發生轉變,從短期財富逐漸邁向 NFT 實際效益、社區價值和可持續增長,帶來了 NFT 領域版圖的積極信號。
據相關數據報告顯示,2024 年全球 NFT 交易額達到 240 億美元,2025 年預計突破 300 億美元;全球 NFT 持有者從 2023 年的 3000 多萬增長至 2025 年近 5000 萬,CryptoPunks、Bored Ape 等頭部項目交易額佔市場總量 35% 左右,其中 NFT 遊戲道具交易佔市場的 23% 左右。
再看 NFT 市場的「前世今生」
2025 年 NFT 市場回暖爆火,讓我們重新來看看它究竟如何「發家致富」。NFT(非同質化代幣)是一種基於區塊鏈技術的獨特數字資產,代表所有權或真實性的證明,其廣泛應用於數字藝術、遊戲、收藏品等領域。從 2017 年到 2025 年,NFT 市場幾經波折起伏,也面臨環境、監管等多方面帶來的現實挑戰,一起回溯 NFT 市場的發展歷程:
萌發期:類 NFT 資產誕生
早期 NFT 市場多推出基於比特幣區塊鏈平臺的類 NFT 資產,到了 2017 年 CryptoKitties 問世,這是一款以太坊上的數字寵物遊戲,玩家可購買、繁殖和出售獨特的虛擬貓,它的出現標誌着 NFT 首次大規模應用,引發對區塊鏈遊戲關注;基於區塊鏈的虛擬現實平臺 Decentraland 也誕生了,用戶可以購買、開發、出售虛擬地產,展現 NFT 應用潛力。
成長期:ERC-721 標準問世
隨後到 2018 年,由 CryptoKitties 團隊提出了 NFT 核心技術標準——ERC-721 標準,定義了非同質化代幣的創建和交易規則,Solana、Polygon、Tezos 等都因低成本、高效率運行優勢,逐漸成爲 NFT 的替代平臺。
爆發期:NFT 泡沫前夜狂歡
2020-2021 年無疑是 NFT 市場的爆發期,也是泡沫破裂前夜的「最後狂歡」。這一階段,Dapper Labs 推出的數字收藏品平臺——NBA Top Shot,用戶可購買、出售和交易 NBA 精彩時刻;Bored Ape Yacht Club 開發一系列獨特的猿形象 NFT 系列,讓更多持有者擁有了 NFT 社區文化的象徵物。元宇宙概念的興起,也進一步擴大了 NFT 現實應用場景。
經歷了爆發期後,NFT 市場陷入了跟隨監管市場動態調整的冷卻期,也是這一階段內以太坊合併至權益證明(PoS)、Layer2 和新公鏈逐漸崛起,爲如今 NFT 市場轉型升級提供了技術基礎和客觀條件。
暗流奔涌,NFT 主要交易市場現狀
2025 年 3 月,倫敦蘇富比通過 SuperRare 平臺拍賣 AI 藝術家 Claire Silver 的(機械繆斯),最終成交價達 82 ETH(約 24 萬美元),創下 AI 生成 NFT 新紀錄。
事件一出,人們再次將眼光重新聚焦到沉寂已久的 NFT 市場,也發現 NFT 不再被反覆提及的日子裏,它逐漸走向由 AI 驅動的動態 NFT、可編程 NFT,以及提升流動性和可組合性所帶來的豐富應用場景,帶來耳目一新的體驗。當我們再次探討 NFT 市場的重燃星火時,不得不繞開的依舊是主流 NFT 交易市場平臺的進化與升級,助推了這場 NFT 的熱潮再起。
OpenSea:重構數字資產的基礎設施
談到 NFT 就離不開 OpenSea 這個平臺,2017 年由 Devin Finzer 和 Alex Atallah 創立於紐約,受 CryptoKitties 熱潮啓發後定位爲「NFT 領域的 eBay」。作爲早期主動對接早期 NFT 項目的平臺,OpenSea 積極降低鑄造門檻,支持創作者免 Gas 費上架,並着力優化用戶體驗而首創鏈下競價、Polygon 低 Gas 方案、多幣種支付等,解決以太坊擁堵痛點。
經過 2024 年交易困境和用戶份額縮水後,2025 年 5 月 OpenSea 平臺 OS2 上線後,月活用戶重新回到 46.7 萬,完成平臺轉型和技術升級。其開創的 OS2 多鏈生態支持 19 條公鏈運行,能夠實現 NFT 與 FT(同質化代幣)混合交易,集成 ZK-Rollup 技術,交易確認速度壓縮至 0.3 秒,Gas 成本降至以太坊主網 0.1%。可以看到 OpenSea 也充分認識到當 NFT 投機熱潮退去,真正的價值錨點仍然在於能否重構數字資產的基礎設施邏輯。
Rarible:搶佔多鏈 NFT 體驗新高地
Rarible 在 2020 年由 Alexander Salnikov 創立,定位爲去中心化 NFT 交易平臺,支持用戶鑄造和交易數字收藏品。2020 年 7 月,其推出治理代幣 RARI,首創「市場流動性挖礦」模式,推動交易量激增,還曾在同年 9 月單週交易量達到 2010 ETH(約 68 萬美元),實現超越 OpenSea 10 倍之多。
面對 2024 年出現的 NFT 交易市場寒冬,Rarible 逐漸轉向實用性場景,重點開發會員制、品牌忠誠度計劃等,支持以太坊、Polygon、Solana 等多鏈交易,降低 Gas 成本並提升跨鏈兼容性。今年 4 月,Rarible 推出聚合市場,整合 OpenSea、LooksRare 等平臺訂單,支持「一鍵多平臺購買」。
值得一提的是,Rarible 進一步將 NFT 基礎設施與 Web3 先進金融系統融合,創新升級 RaribleFUN 提供量身定製的多鏈 NFT 體驗,讓創作者、交易者和構建者能夠原生訪問 NFT。今年 7 月底,RaribleFUN 宣佈在 Injective 上線,顯著擴展 Injective 的 NFT 生態並使其超越現有產品,爲 Injective 帶來了更多實用價值;同時,也憑藉 Injective 更公平、低費用、快速性等優勢,拓展了 Rarible 的 NFT 金融服務空間,助力 Injective 邁向 Web3 金融綜合基礎設施層的廣闊願景。
SuperRare:邁向混合數字 NFT 體驗
上文提及 SuperRare 在今年 3 月創下 AI 生成 NFT 新紀錄的壯舉,其實早在 2018 年就已創立,也是首個應用 ERC-721 標準的數字藝術平臺之一,主要通過「策展人制度」篩選藝術家。2021 年 8 月,SuperRare 發行治理代幣 RARE(總量 10 億枚),推動平臺向 DAO 治理轉型,具備策展治理和空間運營能力。
2025 年,SuperRare 推動技術基建實現核心升級,集成 Coinbase 旗下 Base 鏈實現 Layer2 擴容;應用 Chainlink CCIP 協議,實現以太坊主網與 Layer2 資產交互……並在 AR 畫廊構造中嘗試混合數字 NFT 體驗,探索藝術金融化可持續發展的技術路徑,書寫數字文藝復興的新篇章,跨越唱衰 NFT 市場的歷史週期。
結語:技術爲王,NFT 交易或仍有藍海市場
當 Gucci 在 Decentraland 開設虛擬旗艦店,當社會大衆的房產證以 NFT 形式完成鏈上存證……數字所有權正在重構、定義市場價值交換的底層邏輯,也昭示着 NFT 市場的升級迭代。目前 NFT 交易市場雖顯示出相較於 2023-2024 年的重燃趨勢,但仍未達到 2021 年前後的鼎盛高點,伴隨 NFT 市場復甦的還有交易流動性提升帶來的價值稀釋風險、AI 生成作品產生的倫理困境、監管環境利劍高懸的時刻警惕。
對於所有 NFT 創作者、愛好者來說,未來 NFT 交易的藍海市場探尋或仍然仰賴技術秩序的重建與深耕,無論是 ZK 技術的深度應用,還是可編程、AI 理念的強力滲透,捕捉技術前沿熱點和風口的意識或許很難出錯,可以看到投機者浪潮退去後,NFT 市場再無僥倖者的生存空間,唯有持續創造真實價值的勇者才能笑到最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