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0日,區塊鏈安全巨頭CertiK緊急發佈的一則警報在加密貨幣市場投下了一枚深水炸彈,Puffer Finance的官方X原Twitter賬號已遭黑客入侵。建議用戶在問題解決前,切勿與該賬號發佈的任何內容進行交互。
這並非一次簡單的社交媒體被盜事件。Puffer Finance作爲重要的流動性質押協議,其安全性直接關係到用戶質押的鉅額資產。就在不久前,Puffer Finance還宣佈完成了快照,並推出了每新增1萬枚ETH存入,就將PUFFER社區分配額提高0.1%”的激勵計劃
一。事件梳理,安全事故頻發的DeFi領域再添新傷
1.消息傳來,Puffer Finance的官方網站及社交媒體渠道已確定遭黑客攻陷10。這意味着,攻擊者可能完全控制了項目的官方發聲渠道。
2.他們可以肆意發佈虛假的空投信息、惡意鏈接或是僞造的智能合約地址,誘導用戶授權或轉賬,從而導致資產損失。這種攻擊手法雖然簡單,卻極其有效,尤其對於信任項目方的忠實用戶來說更是防不勝防。
二。深挖根源,CertiK自身正深陷信任危機漩渦
1.頗具諷刺意味的是,此次發佈安全預警的CertiK自身也正處在一場巨大的信任風暴眼中。
2.就在不久前,CertiK與加密貨幣交易所Kraken上演了一場公開對峙。CertiK在Kraken交易所發現了一系列嚴重的安全漏洞,該漏洞允許攻擊者在未完全完成存款的情況下,就在賬戶中收到資金。
3.然而,Kraken方面指控CertiK的安全研究人員在發現漏洞後,並非僅進行概念驗證,而是從中套取了近300萬美元的資金,並將其行爲定性爲敲詐乃至刑事案件。
4.加密社區隨後扒出更多黑料。Cyvers.AI的創始人Meir Dolev通過鏈上分析指出,在Kraken事件爆出的26天前,就有相同簽名哈希的活動對Coinbase進行了類似的提款操作。
5.Synthetix的Adam Cochran更是直言不諱地批評,CertiK是徹頭徹尾的罪犯,其行爲已經完全背離了安全公司的職業操守。
三。視角延伸,Puffer Finance身處風口浪尖的LSD賽道
1.Puffer Finance並非一個無名小卒。它身處當下DeFi領域最熱門的賽道之一——流動性質押衍生品。
2.自從以太坊成功合併轉向權益證明PoS機制後,任何願意質押32個ETH的用戶都可以通過運行驗證器節點來獲得大約4%的年化收益。對於沒有32個ETH或不想自行運維節點的用戶,流動性質押服務,Liquid Staking Derivatives,LSD應運而生。
3.用戶可以將任意數量的ETH存入諸如Lido,獲得stETH或RocketPool,獲得rETH等協議中。這些協議會將彙集起來的ETH用於質押,並給用戶發放一個代表質押權益的衍生代幣。這個衍生代幣不僅本身會累積質押收益,還可以自由地投入到整個DeFi生態中進行二次挖礦,尋求更高的回報。
4.Puffer Finance正是這一領域的參與者之一。此次安全事件無疑給整個LSD賽道,特別是新興的重複質押概念蒙上了一層陰影。
四。行業反思,安全審計光環的褪色與信任重構
1.CertiK作爲一家擁有豪華投資者陣容,包括高盛、老虎環球、軟銀等的安全審計公司,一度是許多項目尋求安全背書的優先選擇。
2.然而,社區中一直存在一種尖銳的批評,CertiK審計的未必都跑路,但是跑路的幾乎都是CertiK審計。這種說法雖然極端,卻反映了部分市場情緒。
3.此次Puffer Finance事件,再次將一個殘酷的現實擺在我們面前,即使是通過了審計、看似安全的協議,也可能存在未被發現的漏洞或成爲社交工程攻擊的目標。安全審計報告不應被視爲絕對的安全保證,而更像是一份特定時間點的健康檢查。
五。應對策略,投資者在危機中如何保護資產
對於普通投資者而言,在這樣的事件中保護自身資產安全至關重要:
暫停交互:立即暫停與Puffer Finance官方X賬號提及的任何鏈接、應用或智能合約的交互。
覈實信息:通過Discord、Telegram、官方博客等多個官方渠道交叉驗證任何重要消息,切勿輕信單一來源的信息。
警惕釣魚:對任何聲稱提供“補償”、“特殊空投”或要求你緊急授權錢包、輸入助記詞的信息保持高度警惕。
審查授權:定期使用類似Revoke.cash的工具檢查並撤銷不再需要的舊智能合約授權。
安全是DeFi的基石,而非可選項。無論是CertiK的道德風險,還是Puffer Finance的管控漏洞,都在提醒我們,在這個高收益並存的去中心化世界,一時的喧囂終將過去,唯有安全與信任萬古長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