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盯着屏幕上的數字,手指懸在鍵盤上方,遲遲按不下去。

賬戶餘額:3721.58U。

三個月前,這個數字還是15萬U。

他叫林默,31歲,曾經是某私募基金的交易員,現在卻連房租都快交不起。

"再試一次......"他咬了咬牙,點開了合約界面,手指在鍵盤上顫抖。

就在這時,手機震動了一下。

是一條陌生私信:

"你想翻盤,還是想繼續虧光?"

第一步:停手

林默盯着那條消息,猶豫了很久,最終回覆:"我想翻盤。"

對方只回了三個字:"先停手。"

接着是一份清單:

立刻平掉所有倉位(無論盈虧)刪除所有交易軟件(截圖確認)明天早上6點,去跑步(發一張日出照片)

林默照做了。

第二天清晨,他站在公園裏,拍下了日出。這是他半年來第一次在早上6點起牀。

第二步:覆盤

對方發來一份表格,讓他填寫:

最大虧損單(5萬U,聽"大神"喊單做空ETH)最頻繁的操作錯誤(頻繁追漲殺跌,平均持倉時間不到2小時)最愚蠢的決定(抵押信用卡額度加倉)

填完後,林默沉默了。

"原來我一直在重複同樣的錯誤......"

第三步:重建

一週後,對方發來一份交易計劃:

只做現貨,永不碰合約每週只交易一次(固定時間)盈利超過10%,立刻提現50%

林默按照計劃執行,第一次交易時,他的手在發抖。

但這一次,他沒有爆倉。

三個月後

林默的賬戶從3721U回到了9萬U。

他給對方發了一條消息:"謝謝。"

對方只回了一句話:"記住,交易不是賭博,是紀律。"

給所有虧錢的散戶:

虧錢不可怕,可怕的是用最後一點錢繼續賭真正的翻盤不是靠運氣,而是靠規則市場永遠在,但你的本金只有一次

下一波的佈局圖已經畫好了,點位、節奏、倉位全標得清清楚楚。跟@币来财MAX 混,不搞虛的,就認一個理:精準狙擊,不做無用功。

但醜話說在前頭:只帶執行力強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