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盯緊狼王的筷子:從7500U到15萬U的不盯盤法則》
從7500U滾到15萬U,我連K線的邊都沒碰過,眼裏只盯着一張鏈上持倉表。
三個月,25個兄弟跟着我回了本,3個乾脆辭了職,死心塌地跟我幹。
祕訣?把市場當狼羣,我只跟狼王走。
這狼王,就是鏈上前十的地址。狼王不動,狼羣就散不了。
我的過濾器,就三行代碼,簡單得像把尺子:
1. 72小時內,價格攔腰斬斷;
2. 同一時間,交易量翻三倍往上衝;
3. 前十地址的持倉,紋絲不動,穩如泰山。
三個條件同時亮燈,我立馬下單,倉位卡死30%,止損2%、止盈20%,全設自動拆單,不費腦子。
邏輯就這麼粗暴:
暴跌?那是散戶在集體繳槍投降;
量增?說明籌碼在大搬家,換了主人;
地址不動?明擺着狼王按兵不動,它在等散戶擡轎呢。
項目方編什麼故事,美聯儲幾點敲錘子,我一概不操心。
我就盯一件事:狼王餓不餓。
它餓了,我趕緊遞筷子;它喫飽了,我立馬抹嘴離席,絕不戀桌。
每天就兩件事,雷打不動:
上午10點發信號,幣名、區間、止損點,一條推文全說明白;
晚上10點貼交割單,盈虧全裸着曬,賺一塊不藏,虧一塊不掖。
勝率?公開賬戶裏82筆交易,68筆賺錢,回撤從沒超過本金的5%。
哪有什麼預測的祕訣,全靠執行狠:
止損,砍就得像砍在脖子上,絕不拖泥帶水;
止盈,要像分蛋糕,分批落袋才踏實;
掛完單就關電腦,該散步散步,該喝茶喝茶,躺下就能睡安穩覺。
翻倍的機會,總藏在情緒最黑的角落裏:
屏幕上哀嚎一片時,我悄悄點下“買入”;
羣裏開始吹噓“永恆牛市”時,我默默按了“賣出”。
要是你也被市場揍得沒脾氣了,記好這句話:
天天盯着盤瞎忙,不如盯住狼王;
擺弄一堆複雜指標,不如瞅準一行持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