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交易當打卡,反而讓我年年有餘

三年前,我還是個“夜盤遊魂”:燈不關、眼不閉,K 線每跳一下都像在抽我的耳光。

直到有天電腦藍屏,我才發現自己已經連着 37 個小時沒閤眼,而賬戶裏只剩三位數。

那一刻,我意識到:再這樣下去,幣沒炒到,命先炒糊。於是我乾脆把交易當成一份兼職上班打卡,沒想到收益曲線從此止跌回升,年化穩穩超過 50%。

我的“打卡表”只有三行:

第一行:時間卡——只打“晚班”。

晚上 9 點後市場才進入“真刀真槍”階段,白天全是新聞帶節奏,拉盤砸盤都是廣告。9 點以後,盤口說話,我只聽盤口。

第二行:利潤卡——只領“日薪”。

當天盈利超過 200U,立刻提 30% 到銀行卡,剩下的繼續當子彈。銀行卡到賬短信響得比任何技術指標都安心。

第三行:情緒卡——只按“指紋”。

下單前,先在紙上寫下理由:MACD 金叉 + 布林帶開口 + 成交量放大,三項缺一則按兵不動。寫完按手印,防止手滑。止損同理,寫 3% 就 3%,手印蓋完誰也別改。

至於技巧,我只用兩條“笨辦法”:

1. 1 小時圖上出現兩根連續放量陽線,且第二根收盤價高於第一根最高點,就掛突破單;止損放在第一根陽線的最低點。

2. 行情橫成一條線時,切 4 小時,把最近 20 根 K 線的低點連成支撐,價格踩線再考慮,不踩線堅決看戲。

踩過的坑,用血淚寫成了“四不”:

不碰槓桿超過 10 倍,槓桿是電梯,不是火箭。

不碰推特熱搜幣,熱度兩小時,收割兩分鐘。

不碰當日第四單,三單之內我還算理性,第四單開始賭命。

不碰借貸資金,借錢炒幣等於把方向盤交給債主。

最後給自己也給你一句:把交易當成下班後的副業,而不是凌晨三點的救命稻草。

到點關機,去樓下擼串,回來洗個熱水澡。作息穩了,賬戶就穩了。@小花生说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