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在幻想銘文了?
銘文的主力是誰?不就是深圳那幫人嘛。人家早在一年前就收割完退場了,現在還在做夢,銘文都沒有車頭了。
要明白一點:別人是來賺錢的,不是來幫你搭什麼建設的。銘文最初的定義不就是投機嗎?怎麼還指望它像 DeFi、Layer2 那樣,能不斷迭代、持續發展?
銘文能不能漲一波?或許能但是漲起來跟別的生態對比也是個垃圾。即使漲看你還是不會跑,最後還是留下的還是一地雞毛。
銘文吹起來的時候,全場高潮,好像它就是新敘事的起點。可最終結果呢?除了留下曾經和賺麻的礦工
銘文的邏輯其實很簡單:
1️⃣
把“稀缺”包裝成價值;
2️⃣
把“上鍊垃圾”包裝成資產;
3️⃣
再靠情緒,把籌碼短時間炒到天價。
問題是,這一切都缺乏持續性。銘文不像 或有真實的應用場景和不斷疊加的新故事。銘文本質就是一次性收割,後面根本沒有東西能續上。
所謂“銘文帶來的生態繁榮”,更是虛假的。除了搶銘文、砸銘文、吹銘文,誰真心願意在這堆垃圾數據上深耕?無論是開發者、機構還是資金,都不會長期陪跑。
有人說銘文是未來“新時代的起點”。拜託,大餅本身就是最純粹的敘事,它還需要銘文來加戲嗎?銘文唯一的貢獻,就是放大散戶的幻想,然後把他們的籌碼送進礦工和莊家的口袋。
所以我的判斷是:銘文或許還能掀起幾次局部的炒作,但它註定短命,更是要被核心甩下幾條街,持有銘文就等於拿着垃圾,不捨得丟進垃圾桶!
你看那ordi、sata、rats周線恨不得橫成高速公路,你覺他們能有什麼機會,沒有主力只有散戶即使漲點也漲不出共識,最後還是踩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