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觀點:GAIB聯合創始人兼CEO Kony
在淘金潮期間,致富的並不是礦工。人們以爲可以通過簡單工具一夜暴富,但結果往往並不如意。而真正受益的人是那些提供基礎設施的,包括土地所有者、工具供應商和交通運輸商。今天的情況依然如此,投資於'繁榮'基礎設施的人比追逐風口的人收益更高。今年第一季度,AI代幣主導了加密貨幣的敘事,佔投資者興趣的37.5%。不少人希望下一次投資能讓他們一夜暴富,然而很多人只是盲目跟風。
未被注意的計算瓶頸
到2030年,數據中心將需要近7萬億美元以滿足計算需求。沒有計算能力,AI項目或代幣無法存在。計算是AI的生命線:它是營收的來源,同時也是稀缺資源。雖然加密貨幣界可能還沒有注意到這一點,但傳統金融機構很早就看到了這一趨勢。大科技公司正在大規模購入芯片,投資於數據中心。然而,這些交易的承保問題導致AI運營商的資金流匱乏。
加密貨幣需要把注意力從風口轉向基礎設施。雖然零售投資者追逐熱門概念,機構投資者已經在購買硬件。一個基於注意力的市場不可持續,而一個基於所有權的市場則能長久存在,推動雙方走向雙贏。
計算作爲第一個實質性RWA
計算是數字化、本質獨特且有明確產出的資產。相比投機性代幣設計,更具實質收益的資產within我們的掌握中。投資者可以直接擁有計算基礎設施,這些基礎設施支持着下一個AI應用。我們需要做的只是轉移關注,明確其潛力。
相關鏈接:比特幣礦工如何從AI中獲益35億美元
計算是活躍的,它與傳統的靜態RWA不同。它推動實時需求,供給AI模型並實時產生收益。這不僅是代幣化紙資產,更是AI時代的基本經濟材料。如果加密貨幣希望在AI領域發揮作用,它必須從這裏開始,進入新的RWA類別。
加密貨幣若要塑造AI,需投資基礎設施
淘金潮的經驗:基礎設施比風口更長存。加密貨幣的真正力量在於建設開放、無可阻擋的市場。AI或許新鮮,但這一課是永久的:掌控基礎設施的人才能塑造未來。
作者觀點:GAIB聯合創始人兼CEO Kony。
本文僅供一般信息參考,不應視爲法律或投資建議。本文所表達的觀點僅代表作者個人意見,並不反映Cointelegraph的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