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作者:加密韋馱
轉載:Daisy,火星財經
一個月前,Pump ICO,全網都在FUD,只有我看多 (原帖)。結果評論區都在罵我“廣告狗”、“收錢”
如今Pump市佔回到80%,Bonk跌到3%,被Bags超過,爭論已無意義
我們跳出立場,從結果來回看我當時的一些觀點,可能對未來的項目方和P小將仍然有意義👇
*注: 以下討論的對象都是Pump和Bonk臺子本身,而不是臺子發的幣,請勿爭論
“大衆傳媒說”:比起Pump,Bonk像傳統電臺
我贊同 @ed_x0101 和 @Michael_Liu93 所說,meme資金無忠誠度。但這恰恰解釋了爲什麼Bonk沒贏
8090年代生人的應該還記得智能手機前的中國媒體: 中央臺 - 省臺 - 地方電視臺,晚上7點準時所有臺放新聞聯播
那時的媒體人 = 喫公家飯,大家靠批條子喫飯,經濟利益在管廣告投放的副臺長手上,不看流量只看政治風險
像不像BSC和BONK的”二聖“打法?
流量集中在官方關鍵人物,只有二聖點過頭的才能起飛,讓Tom和蚌殼蓋承擔了過重的背書責任。
一邊又需要喊單來招攬Dev,一邊又怕跟一姐遇到"BNBCARD"一樣被利用。結果就是坐莊成本高,新莊不來。作爲一個互助盤,卻做不上去流轉率,只能天天喊那幾個,最後價格一崩,全體套牢
”給流量“和”喊單邊際效應“兩件事本身就是矛盾的:喊崩一個完蛋,不喊也完蛋
我爲什麼說Pump是大衆傳媒?
我這個說法被一堆人嘲諷過,但是請先看完:
大衆傳媒,或者說自媒體,允許更多流量玩家變現,不需要任何人背書
Pump做的事,是讓自己變成真正意義上的流量門戶
你去看一下他們的官推,就好像Facebook的9GAG,他的工作是創造/精選全網meme,在評論區創造一個互動場。從9GAG評論區長出來的是初代流量矩陣號,從Pump評論區長出來的是角度和CA,比如 $tokabu
每條推隨便就2-3十萬閱讀,是Letsbonk的幾十倍。巔峯期 @theunipcs 也有幾條達到這個數,但靠的是明確給社區雞血
Bonk在做市值,Pump在培養Dev和KOL集團
Pump和Alon不需要背書,因爲Threadguy、Gainzy、Rasmr、Yenni、Scooter這類流量玩家人隨便涉及一些drama,都會被當成角度
他們可以是人渣,你可以不信任他們,只要Pump作爲一個meme門戶本身的流量在、這些流量玩家還在、矛盾點在、評論區活性在就行 —— Pump的流量成本,是被證實顯著低於Bonk的
傳播和背書完全是兩回事,傳播需要的只是注意力,而不是公信力
如同這個時代已經很少有人想去電視臺當主持人一樣,中心化廣播電視體系必定會被去中心化的大衆傳媒替代
旁氏有用,“社區”無用
Bonk是“成也社區,敗也社區”的典型
機制和Pump幾乎一樣,但產品完成度遠不如,所以只能靠三個賣點:回購銷燬、質押 $SOL、獲得Solana“官方支持”。
本質是試圖通過這些形式營造出“社區優先”的形象,用來博得Solana忠實社區的錢,並講出一個Bonk飛輪的DeFi邏輯:
$Bonk 上漲 → Bonk平臺回購銷燬 → 再推高
$Bonk爲什麼結果是失敗的?
第一,Bonk搞盤卻不懂盤
Memecoin本質是互助盤,也是Sol的拆分盤。每個 meme都在幫 Sol 化解泡沫
然而Bonk錯把它當成了 $Bonk 的拆分盤。實際上,回購銷燬本質是分紅的變體,母幣價格上漲,只會出現更多的泡沫。Bonk巔峯不過2M總盈利就算全回購也不可能托住一個20億的盤子,這個飛輪不成立
原本臺子作爲互助盤,只需要不斷想辦法拉出小金狗,就能保持活性。結果被Bonk "社區優先“綁上了大卡車搞成有沉沒成本的分紅盤。一個大跌破位,直接雙殺崩盤
第二,Bonk自己被“社區”洗腦了
Bonkguy言必稱社區,但我覺得他並不懂“社區”對項目方是什麼
我說“社區”無用,是指“公域上捧你,但實際上是對手盤“的人無用
Meme 和分紅盤本來就是零和場景,零和場景裏你講“PVE”講“社區”,這不是自欺欺人嘛?這裏“社區”本就100%是對手盤
最謎的操作是去鼓勵中文CTO,如果說想辦法建設到上交易所,去割交易所的外部流動性,算是PVE。那麼明知Sol meme不太可能上所,讓沒做市能力又是全球最“螃蟹心態”的國人CTO,是純把人往火上架了。
Bonk勢能的崩壞,和那幾個中文CTO的drama有直接的關係
殘酷的事實是:絕大多數項目的“社區”都沒有意義。如果Dev真信“社區”“長期貢獻者”,掉入“分紅”“回購”這種冠冕堂皇的“代幣用途”陷阱,只會讓自己流血越快,後面被罵的越狠
真正的社區是利益方向一致的人:賭廳老闆、賭徒、掮客、承兌商。他們不是來抱團,是來賺錢的。你要做的不是讓他們感動,而是讓他們持續有錢賺,不變成你的對手盤
堅信Pump不會空投
對Pump有用的只有三種人:
- 堅持下注的長期P小將- 親自喊單的流量玩家
- 持續發盤的大小Dev
這些人利益方向一致,纔有補貼的必要:
- 給淨虧損的P小將根據虧損和歷史產生的手續費發空投,補貼降低殺率,讓他們玩下去
- 給流量玩家做喊單激勵,對應給疊碼仔發碼糧
- 做cabal市值基金,時不時買入二段點火,形成競爭對手無法匹敵的低發盤成本(做市成本、傳播成本)
所以即使Pump發過推,我也認爲他們不會也不該發那種“陽光普照”“獎勵長期用戶“空投,甚至不該做100%回購。任何可預測的回購本身對二級市場都不會產生方向性意義,頂多是上漲區間“找理由”
這個錢,完全可以以其他方式來用
對P小將和項目方的啓示
對項目方:
1. 臺子的命門是綜合發射成本。已經上桌的玩家,都能拿得出做零星金狗的資源,但是護城河在於如何做好基於Web2注意力的流量分發。這就是爲什麼今天的Pump,越來越像MCN
2. SOL的鏈上敘事已經窮盡: Sol的臺子戰爭到今天,其實已經摧毀了所有的鏈上發行敘事:AI、ICM...只要是鏈上基於bonding curve和AMM公平發射的,玩家已經感覺不到任何的區別。Bonk已經是資源咖的天花板
3. 如果你還在SOL做臺子,那麼建議你直接放棄。這是當前全網最貴的賽道,沒有之一。一般人你活不下去的
4. 如果你做的產品是一個交易產品,爲了你的流水躺賺着想,不要搞陽光普照空投的預期
對P小將:
1. 有平臺自己去背書“龍一”“龍二”概念的臺子必死
2.但是如果這個臺子想在Sol做,就必須拉出一個5-10M以上市值、客觀上的“龍一”,只是在Bonk/Launchcoin都失敗後,這些龍一的天花板會越來越低。不要戀戰
3. 牢記“沒有PVE,只有PVP”。Meme是無法做空的50倍槓桿合約。可以做超短線的鑽石手,但一定要設止損,絕不能再下跌擴大後戀戰
4. 不要搞CTO, 不要搞CTO,不要搞CTO。不要被臺子當槍使
5. P小將是食物鏈的末端,一定要想辦法當KOL,一定要上桌
最後
希望大家不要只在本文裏看到“踩一捧一”
Bonk沒有成功挑戰Pump,不是他們水平、資源不行。他們做的很棒,但他們定位爲Sol的launchpad,面對Pump,在當下市場中,超水平發揮也只能做到這樣
Pump和Bonk在Sol的競爭是非對稱的,好比頂尖T72坦克手在烏克蘭戰場遇到無人機。Bonk對比起這個行業99%的項目,他們並不“失敗”
對我們來說,更重要的是理解爲什麼,以便自己對號入座,以便未來更好的知難而退、及時止損、毫米級復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