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b3數據革命的「隱形發動機」:騰訊押注的Chainbase,爲何選擇「慢熱」突圍?
在Web3世界,「數據」正從邊緣角色走向舞臺中央。當多數項目還在追逐短期流量時,Chainbase——這個獲騰訊領投1500萬美元的「數據基建狂魔」,正以「去中心化超數據網絡」重新定義行業規則。其技術架構與生態策略,或許藏着未來十年Web3的勝負手。
一、解構Chainbase的「數據鍊金術」
Chainbase的核心價值,在於打破「數據孤島」與「可信性缺失」的雙重困局。通過四層架構設計:
1. 數據訪問層:整合ETH、Solana等20+鏈數據,刷新間隔<3秒,確保實時性;
2. 協處理層:獨創Manuscript協議,將數據處理流程標準化,開發者可一鍵生成結構化數據集;
3. 執行層:CVM虛擬機支持50萬QPS峯值吞吐,ChainbaseDB融合向量與圖數據庫,專爲AI訓練優化;
4. 共識層:CometBFT+EigenLayer再質押,實現「以太坊級安全」,日均處理6億次數據調用。
這套架構讓Chainbase成爲「Web3的AWS」——目前已服務8000+項目、15000+開發者,累計處理超5000億次數據請求。騰訊等資本看中的,正是其作爲「AI+Web3融合底座」的底層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