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不少粉絲問我:“看 K 線總被短期波動繞進去,一會兒買一會兒賣,最後虧多賺少,到底該怎麼看?”
其實我早年也犯過這毛病 —— 盯着 5 分鐘圖來回折騰,一天能開七八單,手續費交了不少,賬戶卻越做越瘦。後來琢磨出多週期配合的法子,纔算把節奏穩住。
今天就把我日常看盤的三步法拆開來講,簡單直接,照着練就能少走彎路。
第一步,4 小時圖定大方向。
通過該週期判斷趨勢:上升趨勢(高低點同步擡高)回調低吸;下降趨勢(高低點同步降低)反彈做空;橫盤震盪則觀望,避免無效操作。順勢而爲更省力,逆勢操作易虧損。
第二步,1 小時圖找關鍵區間。
確定大方向後,用 1 小時圖定位進場範圍:上升趨勢找支撐區(前低、趨勢線、均線等);下降趨勢找阻力區(前高、下行趨勢線等)。不到關鍵位置不動手,可避 80% 無效波動。
第三步,15 分鐘圖抓進場時機。
到關鍵區間後,看 15 分鐘圖信號:反轉形態(看漲吞沒、底背離等)或指標配合(MACD 金叉、成交量放大)。需確認量價配合,突破時成交量需放大 50% 以上,避免假突破。
幾個實操技巧得記牢:
三個週期方向得一致才動手。比如 4 小時看漲,1 小時在支撐區,15 分鐘出了買入信號,這時候開單心裏才踏實。要是 4 小時看空,1 小時卻在反彈,哪怕 15 分鐘有信號也別碰,容易翻車。
小週期波動快,止損必須帶。我一般根據 15 分鐘圖的近期波動幅度設止損,比如最近每次波動不超過 3%,就把止損卡在 3%,避免被小幅震盪掃出去。
其實這套方法的核心就三個字: “等、看、動”:等方向、看位置、動在信號出現時。交易拼的是看準和忍耐,而非手快。
要是你對着 K 線圖還犯迷糊,或者想看看具體幣種的週期分析,隨時找我聊@bit多多 。把方法喫透了,節奏自然就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