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全球金融體系經歷百年未有之大變局的當下,區塊鏈技術正在從邊緣創新走向核心基礎設施,推動傳統金融與加密金融的深度融合。2025 年,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SEC)主席 Paul S. Atkins 在 7 月 31 日的演講中正式宣佈啓動 “Project Crypto” 計劃,旨在讓美國成爲全球加密之都。這一計劃的核心,是推動股票、債券、美元等資產全面遷移至公鏈,並通過“超級應用”模式,讓傳統證券交易、加密資產、穩定幣支付、DeFi 借貸等多種金融服務在同一平臺上完成。
這不僅意味着監管政策的根本性轉向,更預示着一場涵蓋結算架構、資產形態和交易生態的系統性變革正在加速到來。
一、區塊鏈正成爲傳統金融的核心基礎設施
區塊鏈的可編程、開放和全球化特性,使其天然適合承載下一代金融基礎設施。全球活躍加密地址的增長曲線,正在接近互聯網邁向十億用戶時的節奏;穩定幣交易量甚至已經超越部分傳統法幣體系。在監管明朗化的推動下,傳統金融(TradFi)正在全面進場,並集中發力於三大方向:
存款代幣化(Tokenized Deposits)
跨境支付與財資結算時間從過去的數天縮短至秒級,顯著降低運營和對賬成本,並釋放沉澱資金的資本效率。結算基礎設施重構(Settlement Infrastructure Upgrade)
利用 Layer 2 技術(如 zkSync)實現準實時的跨境結算與回購市場操作,爲全球金融市場提供近乎無延遲的資金流轉能力。抵押品代幣化(Tokenized Collateral)
將債券、票據等資產“可編程化”,釋放流動性,降低資本緩衝需求,並可直接接入鏈上金融市場進行再利用。
這一趨勢已經在全球落地。貝萊德推出的 BUIDL 將鏈下基金代幣化包裝;富蘭克林的 BENJI 直接使用區塊鏈作爲登記與結算系統,並選擇 Aptos、Arbitrum、Avalanche、Base、Ethereum、Polygon、Solana、Stellar 等多鏈分發。
更進一步,這些代幣化基金正在接入 DeFi 協議(如 Morpho Blue),作爲可產生收益的抵押資產。與此同時,穩定幣支付網絡正加速替代 SWIFT 等傳統跨境通道,Revolut、Nubank 已引入閃電網絡提升資金流速度。
二、交易所新格局:IPO潮與多維度競爭力
隨着 Project Crypto 推動監管環境改善,資本市場的窗口期重新開啓,中心化交易所正在迎來新一輪 IPO 熱潮。Kraken、Gemini、Bullish 等多家平臺已宣佈啓動上市計劃,這不僅能顯著提升融資能力,也意味着它們將接受更嚴格的透明度和合規性審查。在新的競爭格局中,評估一家交易所的長期潛力已不僅僅取決於交易量,還需綜合考量營收結構、數據真實性、合規水平以及用戶黏性等多個維度。
Coinbase 是最具代表性的轉型案例。2021 年,Coinbase 的收入幾乎全部依賴交易手續費,商業模式單一且高度依賴市場行情波動。然而到 2025 年第二季度,交易收入佔比已降至 51%,訂閱與服務收入佔比提升至 44%,剩餘 5% 來自利息收入。這種多元化的收入結構大大提高了業務的穩定性和抗週期性。與此同時,交易所的交易量真實性也日益受到投資者關注。迴轉交易、刷量等問題一旦存在,不僅會誤導市場,也會影響估值參考。因此,像 Coin Metrics 推出的交易真實性檢測工具,正成爲投資機構評估交易所質量的重要參考。未來的交易所競爭,將是一個以合規、透明、業務多元化和流動性穩定性爲核心的綜合實力比拼。
三、新興賽道:鏈上美股與 Web2.5 混合創新
在交易所業務的多元化探索中,鏈上美股和股票代幣化成爲炙手可熱的新賽道。這種“Web2.5 混合創新”模式,將傳統資產的投資邏輯與區塊鏈的開放性、可編程性結合,既保留了傳統金融的成熟機制,又引入了鏈上金融的靈活性與可組合性,爲全球投資者打開了全新的交易空間。
鏈上美股的出現,直接切中了投資者在傳統市場中的痛點:美股開戶門檻高、T+2 結算週期長、交易時間有限;國際投資者還面臨開戶難、美元兌換複雜等問題;小額投資和組合投資門檻高,股票資產無法用於鏈上抵押或流動性管理。鏈上證券通過 7×24 小時全天候交易、分佈式託管降低單點風險、Token 可組合參與借貸與 DEX 做市、以及與穩定幣體系的深度綁定,有效解決了這些痛點。
這一領域的代表案例包括 Dinari 的合規託管與美股映射 Token 模式、Backed Finance 在 Solana 發行的股票 Token、Robinhood 在歐洲市場的鏈上證券試水,以及採用 Vote 與 sTSLA 模型將股票 Token 質押進入 DeFi 場景獲取收益的創新玩法。這些模式的共同特點,是在合規框架下,將傳統證券引入鏈上生態,形成可疊加、可組合的多層次金融應用。
四、 Nivex 的戰略應對與生態佈局
面對傳統金融深度進場與加密行業格局重構的雙重趨勢,作爲新興交易所,Nivex 選擇了從“加密交易所”向“鏈上多資產運營系統”升級的路徑。在技術核心上,Nivex 以 AI 策略引擎爲中心,將鏈上數據、宏觀市場因子、量化信號與專家策略融合,形成可主動管理的收益解決方案,並通過 API 與 SDK 接口對外開放,幫助銀行、券商、資管機構和支付平臺等快速接入鏈上資產的智能化管理能力。
在合規與基礎設施層面,Nivex 主動適配多地監管體系,積極申請牌照,並構建透明可審計的鏈上交易與託管架構,確保平臺既能符合監管要求,又能保持鏈上金融的開放性與可組合性。同時,Nivex 在跨境資金與穩定幣生態上持續佈局,藉助穩定幣與鏈上資產的組合能力,打造覆蓋入金、交易、收益分配的閉環解決方案,特別針對亞洲、中東、拉美等高增長市場提供定製化服務。
當區塊鏈被納入傳統金融核心系統,當“超級應用”成爲監管認可的模式,全球金融的競爭格局正在被重構。對交易所而言,這是一次從撮合引擎到全能資產平臺的結構性升級機遇。
Nivex 把握這一歷史性窗口,依託 AI 策略、合規基礎與多資產覆蓋能力,力爭在鏈上多資產運營的新時代,佔據不可替代的戰略位置,成爲連接 TradFi 與 Web3 的核心樞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