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標題:(401(k) Plans Will Get More Fun)
原文作者:Matt Levine
原文編譯:jk,星球日報
401(k)計劃
傳統的退休儲蓄方式是這樣的:你在一家公司幹幾十年,公司給你發工資,等你退休了,公司繼續給你發養老金。公司有義務每個月給你支付固定數額,爲了履行這個義務,公司會把錢存起來投資,確保有足夠資金支付你的養老金。如果投資賺錢了,公司就有多餘的資金可以留着;如果投資虧了,公司就得自掏腰包補足欠你的錢。這種情況對公司不好(要額外掏錢),對你也不好,因爲這讓你承擔了信用風險。美國有個法律叫 ERISA((僱員退休收入保障法)),要求公司必須謹慎管理養老基金,作爲退休員工的受託人,不能把錢搞丟了。
還有一種退休儲蓄方式:你在公司幹幾十年,公司給你發工資,你自己拿一部分工資去儲蓄投資,退休後公司不給你發養老金——你沒有養老金——全靠自己之前投資的錢過日子。如果你投資得好,錢夠花還有富餘;如果投資砸了,錢不夠用也是你自己的事,不關僱主什麼事。願意的話,你甚至可以把所有錢都投到Meme股票或者體育博彩上,搏一把大的,當然結果可能很慘。
但在 2025 年的美國,最主流的退休儲蓄方式是第三種——介於前兩者之間的 401(k)計劃。這種方式下,你沒有養老金,公司退休後不會給你發固定工資。跟第二種方式一樣,你每年得自己存錢投資(公司可能會往你的投資裏補貼一些錢)。但跟第二種方式不同的是,你不能隨便投資,不能把錢投到體育博彩或者你姐夫的自動售貨機生意上。公司會給你一個投資選項的菜單,你只能從裏面選。[1] 公司作爲受託人,有義務給你提供合理謹慎的投資選擇。如果菜單裏有個選項是"我們把你的 401(k)資產拿到拉斯維加斯全押紅色",你選了這個,結果球落在黑色上,你的退休儲蓄全沒了,你絕對能告贏你的僱主。(這不是法律建議。)
換句話說:個人要爲自己的退休儲蓄負責,但不是完全負責。僱主有一定的受託義務來指導員工投資,不能讓他們亂來。這也屬於 ERISA 的管轄範圍,這在歷史上似乎有些偶然。過去公司提供養老金,必須謹慎管理,所以積累了退休投資的專業知識。現在的退休儲蓄需要員工個人做投資決策,但公司仍然掌握着退休投資的專業知識,而個人員工嘛,有時候就是喜歡賭一把。所以公司要扮演家長的角色,指導員工的投資決策,防止他們把錢全賠光。如果公司不認真履行這個角色,就會被告。
這裏的關鍵就是"會被告"。關於什麼樣的投資算謹慎、可以放進 401(k)計劃,標準一直在變。19 世紀時——那時還沒有 401(k)計劃或 ERISA——法院有時認爲投資普通股票(相對於政府債券或抵押貸款)就是不謹慎的,受託人可能因此被告。1970 年代指數基金剛推出時,一些僱主不敢碰,擔心投資所有股票而不對每隻股票做盡職調查會違反受託義務。
到了 2015 年,我當時寫過"監管觀點正在凝聚"——特別是負責 ERISA 的美國勞工部——認爲"指數基金是好的,應該鼓勵;主動管理是壞的,應該抵制。"邏輯是:
主動管理的股票基金通常跑不贏指數,而且收費比指數基金高得多,所以買指數基金可能比僱傭主動管理者更謹慎。
這個觀點並非人人贊同,公司的401(k)計劃裏仍然經常提供主動管理的共同基金,但確實有壓力要求提供指數基金,更大的壓力是要控制費用。大家都知道投資有風險,401(k)菜單裏的基金虧錢不一定是僱主的錯。但如果菜單裏的基金收費是其他幾乎相同基金的兩倍,這確實顯得不夠謹慎,可能被告。
最近,ESG 投資(環境、社會和治理投資)成了 401(k)的爭議焦點。我們 1 月份講過美國航空集團怎麼因爲 401(k)的 ESG 問題惹上麻煩。美國航空甚至沒在 401(k)計劃裏提供 ESG 基金——就是普通的低成本指數基金——但這些基金是貝萊德管理的,而貝萊德以前經常談 ESG,德州的一個法官就認爲用員工的錢搞 ESG 不夠謹慎。
現在人們討論 401(k)計劃該放什麼、不該放什麼時,主要焦點是:
私募股權、 私人信貸和加密貨幣。
核心問題不是你該不該被允許投資這些東西,而是如果投資這些東西虧了,你能不能告你的公司。因爲 401(k)系統既有個人投資選擇,又有僱主的家長式管理,而且如果僱主不謹慎地讓你投資虧錢的東西,你可以告僱主,所以僱主傾向於只提供當前標準下明確"謹慎"的投資選項。2025 年,指數基金明確算謹慎。ESG 基金在 2025 年有點說不清楚。但私募和加密貨幣呢?僱主把這些放進 401(k)菜單算謹慎嗎?
顯而易見的答案是"去年不算謹慎,但標準變了,現在算了。" 這不是什麼財務層面的答案。不是說私募股權和加密貨幣在 2024 年還很動盪、收費很高,現在突然有了結構性變化變得安全便宜了。而是 2024 年美國聯邦政府對加密貨幣和 401(k)裏的高費用不透明投資比較懷疑,2025 年換了個政府,新政府就喜歡這些東西。現在這種轉變正在變成正式政策:
特朗普總統於週四簽署行政命令,允許私募股權、房地產、加密貨幣和其他另類資產進入 401(k)計劃,這對希望分食約 12.5 萬億美元退休賬戶資金的行業來說是重大勝利。
據知情人士透露,該命令將指示勞工部重新評估關於受 1974 年(僱員退休收入保障法)約束的退休計劃中另類資產投資的指導意見。勞工部還需要澄清政府對提供包含另類資產的資產配置基金相關受託責任的立場...
華盛頓的高官們已經考慮這個指令好幾個月了,目的是緩解長期以來阻止另類資產進入大多數員工定額繳費計劃的法律擔憂。退休投資組合主要集中在股票和債券上,部分原因是企業計劃管理者不願意冒險投資流動性差、結構複雜的產品...
另類資產和傳統資產管理公司都渴望從定額繳費市場分一杯羹,他們把這看作下一個增長前沿。許多機構投資者,比如美國養老基金和大學捐贈基金,在交易放緩、缺乏向客戶分配資金的背景下,對私募股權的投資已經達到了內部上限。
從基本原理看,把流動性差的私人資產放進 401(k)是合理的:401(k)的核心理念就是把錢放進去直到退休才取出,所以你不需要流動性,如果非流動性資產有溢價收益,你就應該賺到這個錢。而且,私人市場就是新的公開市場:正如 Byrne Hobart 指出的,"私募股權加上公開市場擁有的公司,看起來很像 30 年前本來都會上市的那些公司",所以如果 401(k)擁有股票是謹慎的,那擁有私募股權也說得過去。
從更深層次看,"金融行業想向個人投資者賣東西,因爲賣不動給機構投資者了,而且費用很高",這簡直是投資產品最糟糕的廣告。當最精明的資產管理公司急着向你推銷東西時,你應該考慮也許你不該買這些東西,當然這不是投資建議。當加密貨幣管理公司急着向你推銷時,這可能也是某種信號。
話說回來,我不確定這到底多大程度上是私人資產(和加密貨幣)崛起的故事,多大程度上是 401(k)家長式管理衰落的故事。總的來說,在 401(k)之外,美國人現在有比幾年前多得多、刺激得多的投資選擇。你以前能買股票,現在能買模因股票,更荒唐。你能買當日到期期權。你能搞各種私人信貸。你能在 Coinbase 買 10 倍槓桿永續加密貨幣期貨。你甚至能,我真不能再強調這一點了,在券商賬戶裏進行體育博彩。你還買不了 OpenAI 的代幣化股份,但再給一個月時間吧。
在加密貨幣、Meme股票和合法體育博彩的推動下,關於普通人應該進行什麼投資、應該被允許進行什麼投資、可能喜歡進行什麼投資的普遍觀念已經改變了。人們更普遍地接受,你當然應該能在投資賬戶裏進行各種瘋狂的賭注,一點刺激是金融市場的好特色,給你提供一些娛樂性賭注是金融系統的好功能。如果是這樣,那 401(k)系統也會給你提供一些這樣的賭注。
順便說一句:你仍然能買低成本的廣泛公開股票指數基金!你能在個人券商賬戶裏買——就在"體育博彩"按鈕旁邊——在可預見的未來你也能在 401(k)裏買。但你的 401(k)計劃可能會給你提供一些額外的、更瘋狂的選擇。如果你選了這些結果不好,那是你自己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