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到底,是沒人真正搞懂什麼叫信息狩獵。​

去年深更半夜兩點,我剛經歷第七次爆倉,坐在電腦跟前,整個人都懵了。就在那時候,一個神神祕祕的大佬,扔給我一份暗網裏的交易手冊。

看完那玩意兒,我腦子裏 “嗡” 的一聲,像被打通了任督二脈。照着上面的法子幹了半年,3000U 硬生生變成了 28.7 萬 U。​

第一步得先止血。好多人剛進場一週就栽了,不是說不會做單,而是手太欠,總惦記着百倍槓桿能一夜暴富。

我當時把 3000U 拆成了三份:2000U 搞現貨,只買市值前 20 的幣,但特意跳過第 3、7、15 名;800U 用來做套利;剩下 200U 留着,以防萬一救急用。​

第二步叫 “吸血”,這步才真叫過癮,每天穩穩當當地從交易所薅 3%-5% 的收益。就盯兩個信號:要麼是某家二線交易所的 BTC/USDT 價差超過 1.5%,要麼是永續資金費率連續 12 小時低於 - 0.02%。

信號一出來,立馬對衝搬磚:在 A 所全倉買現貨,同時在 B 所開等額的空單,這樣一來,價差、資金費率、波動這三筆收入能一塊兒揣兜裏。

上個月單靠這招,我就多賺了 4273U。​

第三步纔是殺招。等賬戶裏的錢超過 2 萬 U,就去玩次新幣,那纔是真正的獵殺場,翻個兩三倍都不算啥新鮮事。​

3000U 變成 30 萬,沒什麼玄乎的,全憑執行力和信息差。

別再讓情緒牽着你走,規則纔是你在幣圈安身立命的武器。真想在這兒翻身的,來跟我聊聊@船长趋势

幣圈缺的從來都不是機會,而是執行力,1000U 和10000U 還有10wU 操作都是一樣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