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來,家居行業一直與墜樓、留置、資不抵債等負面關鍵詞綁定在一起,讓上游的塗料圈心情沉重。
紅星美凱龍創始人車建新賣掉控股權,被監察部門留置;靚家居資不抵債,創始人曾育周墜樓身亡;居然之家創始人汪林朋解除留置才3天,也選擇墜樓尋求解脫;富森美創始人劉兵被留置……如今顧家也出事了。
2025年8月5日,顧家集團有限公司法定代表人顧江生新增一條被執行記錄,執行標的達10.92億元,執行法院爲廣東省佛山市中級人民法院。天眼查顯示,這已是顧家集團第七次被列爲被執行人,累計執行標的額30.38億元。
何劍鋒是美的集團創始人何享健的獨生子。這位美的太子爺不願到美的接班,反而自立門戶,拿出102.99億元收購顧家家居29.42%的股份,成爲其實控人。從接手到現在,顧家股價從36.72元/股 ,跌到現在的26元/股,浮虧近30%
美的太子爺何劍鋒
顧江生,是浙江樹人大學的一名體育教師。2000年辭去公職,接手家族企業,2006年成立顧家家居。2016年主板上市,成爲國內軟體家居行業的領軍企業,多次登上胡潤富豪榜。
登上富豪榜的顧江生有點飄了。2018年,喊出了千億銷售目標,並在海內外展開密集併購,先後收購德國Rolf Benz、意大利Natuzzi(中國業務)、澳大利亞Nick Scali,以及國內的璽堡家居、班爾奇等十餘個項目。
顧家創始人顧江生
房地產行業暴雷後,在以舊換新、刺激內需等政策之下,智能家居成爲家居行業的未來風口,家居行業大佬成了塗料企業眼中的大客戶,但家居大佬給塗料供應商的回款週期,並不那麼友善。
煎餅爲什麼會漏?貪(攤)大了。
在市場疲軟的大形勢下,盲目併購帶來的負面效應開始顯現。顧家的負債總額也從25.35億元上升至59.59億元,資產負債率飆升至52.28%,遠高於當時的歐派、索菲亞。
爲緩解資金壓力,顧江生自2020年起開始大規模減持股份,3年共套現80.40億元。
截至目前,公司累計向股東分紅9次,累計金額63.39億元,顧江生作爲主要股東共獲分紅約20億元。
2023年11月9日,顧江生家族將所持顧家家居29.42%的股份轉讓給何劍鋒的盈峯睿和投資,總價款102.99億元。
何劍鋒收購顧家的目的很簡單。美的是做家電的,顧家是做傢俱的,在全國有7000家門店。
傢俱、家電、智能控制系統組合在一起就是智能家居,所以何劍鋒收購顧家是爲了在智能家居風口提前佈局。
但理想是豐滿的,現實是骨感的。
何劍鋒接盤時顧家的股價是36.72元/股 ,現在是26元/股,浮虧近30%。
2024年,顧家營利雙降,實現營收184.8億元,同比下降3.81%,淨利潤14.17億元,同比下降29.38%。經營活動產生的現金流26.8億元,流動負債卻高達69.98億元,帶息負債更是達到74.44億元。
從顧家創始人顧江生套現200億離場,留下60億債務,到顧家集團被強執30.38億,再到美的太子爺豪擲百億接盤,智能家居的佈局仍未完成,尚未形成反哺。
今年5月,顧家家居發佈定增公告,向何劍鋒控制的盈鋒集團以19.15元/股的價格,定增1.04億股,募資19.97億元。募集資金將用於家居產品生產線智能化技改項目、智能家居產品研發項目、AI 及零售數字化轉型項目等。注資完成後,何劍鋒通過盈峯睿和投資、盈峯集團合計控制的公司的股份比例將達到37.37%。
家居與地產聯動的黃金時代已經結束,但智能家居的黃金時代尚未到來。在這個時間節點,市場疲軟依然繼續,一些依賴地產、重資產、激進併購、高槓杆融資的家居巨頭,正在因誤判形勢加速離場。
據人民法院公告網,截至2025年上半年,全國已有至少131家家裝企業破產,刷新了近三年行業破產速度紀錄。
繼房地產之後,家居家裝行業進入深度調整。塗料、防水供應商要想在這個週期活下來,低成本的穩健經營是必不可少的。因爲這既是家居企業的生門,也是塗料企業的活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