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天的平臺幣賽道上,是否還可能出現像 2021 年那樣的十倍行情? (前情提要:快訊)OKX平臺幣OKB上衝至134美元,短時間漲幅超過160% ) (背景補充:OKX 交易所傳「赴美國IPO」,OKB 突暴漲13% )   敢燒掉錢的人,纔有機會印新錢。 今天下午,OKX 在市場上投下了一顆重磅訊息:一次性大規模銷燬 6,525 萬枚 OKB,市值按現價計算高達數億美元。公告發布後,OKB 價格迅速拉昇,短短時間內漲幅超過 100%,在相對低迷的市場環境中瞬間成為焦點。這樣的波動,讓不少投資者有了似曾相識的感覺。 市場的聯想很快回到四年前:2021 年,那場轟動一時的「平臺幣銷燬大戰」。當時,交易所間用真金白銀回購並銷燬自家平臺幣,不僅減少了市場流通量、製造了稀缺性,還通過這種方式向外界傳遞盈利能力和業務增長的訊號。這是一場沒有硝煙卻異常激烈的軍備競賽:一次次銷燬公告推動著幣價攀升,也推動著市值排名的重新洗牌。 如今,當 OKB 再次打出大規模銷燬的動作時,市場的情緒與記憶被同時點燃。不同的是,2025 年的行業環境早已不似當年:全球監管更加嚴格,交易所之間的競爭模式和生態佈局也發生了顯著變化。 然而,這並不妨礙我們去問同一個問題,在今天的平臺幣賽道上,是否還可能出現像 2021 年那樣的十倍行情? 覆盤 2021 年平臺幣銷燬大戰 我們把時間軸倒回到四年前。 2020 年底到 2021 年初,加密市場迎來史詩級牛市。比特幣突破 2 萬美元關口後持續攀升,以太坊重回千美元區間,帶動山寨幣板塊全面爆發。大量投機資金先湧入價格低、波動大的山寨幣,推高短期漲幅,市場情緒被迅速點燃。 隨後,隨著山寨幣獲利資金的兌現與迴流,交易所的成交量和利潤被顯著推高。 這時,平臺幣具備了「後漲」的條件:牛市帶來的高利潤,使交易所有能力大規模回購並銷燬代幣,減少流通量、製造稀缺性;而市值管理的需求,又讓交易所樂於用銷燬來向市場展示實力。 頂級平臺敏銳捕捉到這一機會,把銷燬當作品牌競爭與投資者信心博弈的利器。 一場由山寨幣熱潮催化、由交易所利潤加持的「銷燬秀肌肉」就此開場,平臺幣在行情中完成了從「補漲」到「領漲」的位置轉換。 在那場銷燬大戰裡,沒有人願意做沉默的旁觀者。 各大交易所的動作頻率、規模、花樣,幾乎和價格曲線一樣刺激。為了在市值榜上佔據更高的位置,他們用不同的方式向市場展示實力:有的猛攻一次就震撼全場,有的選擇穩定節奏建立信任,有的直接在二級市場硬剛,有的則靠高頻刷存在感。 最終,戰場上逐漸浮現出四個風格迥異、各自代表一種打法的陣營:BNB、HT、OKB 和 FTT。它們不僅塑造了 2021 年平臺幣的格局,也為後來者提供了可供模仿甚至改良的樣本。 在那場硝煙瀰漫的銷燬大戰中,BNB 是第一個開火的巨炮。 2021 年 4 月,Binance 一次性燒掉 1,099,888 枚 BNB,按當時價格計算高達 5.95 億美元,直接重新整理了加密史的單筆銷燬紀錄。這不僅讓流通盤驟減,更像是在向市場示範什麼叫「利潤兌現的速度」。緊接著,CZ 又丟擲更激進的訊號:提前完成 1 億枚的銷燬目標,並引入自動銷燬機制,讓這一動作變成可持續、可預期的利好。這樣的大手筆與穩節奏,讓 BNB 在那一年的牛市裡從 37 美元一路攀升至 690 美元,市值殺入全球前三。 與 BNB 類似,HT 的上漲並不是第一波領漲,而是經歷了「山寨幣先漲,平臺幣後漲」的節奏。2021 年 1-2 月,資金主要流向熱點山寨幣,等這些資金迴流到交易所利潤和平臺幣上時,HT 才迎來集中爆發。從 2021 年 1 月初約 4 塊,到 5 月高點接近 39 塊,漲幅接近 10 倍。 OKB 則選擇了一條更直接的路線。它取消了中間的回購環節,直接在二級市場買入並銷燬。這種打法像是把子彈直接打進價格曲線裡,一方面減少了投機者提前埋伏的空間,另一方面也能在公告瞬間製造顯著的市場衝擊。2021 年全年,OKB 共銷燬近 3000 萬枚,價格從個位數直奔 40 美元,牢牢佔住了第二梯隊的位置。 圖片來源:CCTV 採訪視訊 而 FTT 作為新秀,顯然不願在節奏上輸給老牌對手。FTX 選擇了高頻出擊 —— 每週回購銷燬,將交易手續費、槓桿代幣贖回費、期貨資金費等收入全部納入彈藥庫。這樣的節奏感,讓它在 2021 年的牛市中一直佔據話題中心,價格最高衝到 85 美元,僅次於 BNB 和 OKB。但這套模式高度依賴交易量,一旦行情逆轉,火力就會枯竭。果不其然,2022 年交易所暴雷,FTT 的故事戛然而止,從明星跌成廢墟。 整場銷燬大戰的火力集中在 2021 年初至春季的前四個月。 1-4 月間,BNB、OKB、HT、FTT 等平臺幾乎隔三差五丟擲創紀錄的回購與銷燬資料,單次動輒上億美元,配合牛市高成交量,幣價一輪接一輪拉高,市場情緒被持續推向頂點。 進入 7-9 月,銷燬節奏依舊,但規模較上半年縮減,公告更多是維持預期,幣價反應趨於溫和,進入餘溫期。到了四季度,隨著 BTC、ETH 轉入調整,交易所成交量明顯下降,銷燬的規模和頻率雙降,新聞效應也難再帶動平臺幣強勢上漲,熱度迅速回落。 最終,這場持續近一年的銷燬軍備戰,不僅在價格曲線上留下了陡峭的峯谷,也重塑了平臺幣的江湖格局。BNB 憑藉火力與節奏的雙重優勢,穩坐絕對龍頭;OKB 以穩健的機制和乾脆的執行,牢牢佔據第二梯隊的位置;而 FTT 雖然在牛市中一度風頭無兩,卻因模式過度依賴交易量和外部環境,在 2022 年轟然倒塌,成為平臺幣歷史上的警示案例。 這場大戰的餘波延續至今,也為後來者提供了清醒的註腳 —— 在平臺幣的世界裡,能燒得起,更要活得久。 2025 年暴漲的那些平臺幣 平臺幣的漲勢,往往不是線性爬升,而是「臺階式」跳躍:平時看似波瀾不驚,一旦觸發關鍵事件(鉅額銷燬、重大產品上線、牌照落地、生態爆發),價格會在短時間內出現陡峭拉昇,然後在新臺階上構築新的價格中樞。 在過去的多個週期裡,這種「超級暴漲型」的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