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去一週以來,比特幣走勢如坐雲霄飛車 —— 先是從 11.4 萬美元一路攀高,衝破 12.2 萬美元大關,寫稿時又回落至 12 萬美元附近。照理來說,假如幣價逼近歷史高點,往往都伴隨著沉重的獲利了結賣壓,但這回情況卻異常平靜 —— Glassnode 數據顯示,投資人每日平均套現金額不到 7.5 億美元,遠低於今年 1 月、 7 月高峯時的水平。

鏈上數據機構 Glassnode 指出,今年 1 月,比特幣每日平均已實現利潤高達 20 億美元;而在 7 月幣價觸及歷史高點 12.3 萬美元時,市場也曾掀起相同規模的獲利了結潮。也因此,如今的冷靜,顯得格外耐人尋味。

Glassnode 的「已實現利潤(Realized Profit)」指標,是以每枚比特幣「最後轉移時」的價格,與「前次轉移時」的價格為依據,去計算每天有多少比特幣進行獲利了結。

Glassnode 進一步將持幣者分成「長期持有者(Long-Term Holders,LTH)」與「短期持有者(Short-Term Holders,STH)」後,藉此觀察投資人行為的細微變化。

數據顯示,「長期持有者」幾乎一直是市場獲利了結的主力,然而在今年 7 月比特幣行情高漲時,來自「短期持有者」的獲利了結賣壓卻急速放量,據推測,這些很可能是在 3 月「關稅恐慌」拋售潮中,趁比特幣急挫至 7.6 萬美元時進場的短線投資人。

如今,不論是長線資金還是短線買盤,面對比特幣逼近歷史高點的價位,依舊選擇按兵不動—— 這種惜售氛圍,對多頭而言無疑是一股暖流。

若這股穩定力量持續,市場不僅有望守住當前漲幅,甚至可能蓄勢再衝高峯,進一步推動比特幣挑戰新高。

"市場「惜售」氛圍濃、比特幣漲勢火力猶存?Glassnode 數據曝關鍵訊號"這篇文章最早發佈於(區塊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