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ialo 憑何拿下 Pantera Capital 領投、Sui 開發商 Mysten Labs 等參投的 2000 萬美元種子輪融資? (前情提要:Fireblocks宣佈已集成Sui:數位資產管理新增SUI鏈上資產 ) (背景補充:VISA:穩定幣正席捲現實世界,2024 年結算額上看 5.2 兆美元 ) 儘管 Crypto 在華爾街和散戶投資者中獲得了越來越多的關注,但一個尷尬的現實始終存在:現有公鏈大多困在「加密圈」的閉環中,與現實世界的服務、資料和使用者習慣脫節,讓區塊鏈始終難以融入普通人的生活。同時,開發者也希望專注於業務邏輯,而非耗費大量精力對接預言機、維護節點或處理鏈下資料。 在這樣的背景下,現實世界區塊鏈 Rialo 旨在通過打破區塊鏈與現實世界的壁壘,使團隊能夠像 Web2 開發一樣輕鬆交付可用於生產環境的應用程式,讓區塊鏈像智慧手機一樣,無縫嵌入現實世界的執行邏輯。 Rialo 是什麼? Rialo 是由 Subzero Labs 專為現實世界開發的區塊鏈,但其定位跳出了過往的 Layer1、Layer2 或 Layer3 框架,全稱為「Rialo isn’t a layer 1」。 用 Subzero Labs 共同創辦人 Ade Adepoju 在(財富)雜誌上的比喻:「這就像當年 iPod 到 iPhone 的進化 —— 我們不需要另一個只能聽歌的裝置,而是需要一個能整合相機、網路、GPS 的全能工具。」 Rialo 的核心目標是降低區塊鏈的使用門檻,讓非加密領域的開發者也能輕鬆構建應用。它最顯著的特點是「原生連線現實世界」:例如,開發者可以直接在智慧合約中呼叫網頁資訊(如 FICO 信用分),無需依賴第三方預言機;使用者可以用社交帳號、郵箱等熟悉的身份登入,無需從零開始學習錢包操作。 Fabric Ventures 解釋其為何投資 Rialo 時表示,Rialo 通過將現實世界開發者所需的核心功能嵌入協議本身,改變了區塊鏈 L1 的側重點。呼叫、資料流、 timers 和跨鏈操作都變成了原生指令,而非依賴外呼。預言機、跨鏈橋、索引器和其他「傳統」基礎設施可能不再有必要。 團隊和融資背景 8 月初,Subzero Labs 宣佈完成 2000 萬美元種子輪融資,領投方為 Pantera Capital,參投方除 Sui 開發商 Mysten Labs 之外,還包括 Variant、Hashed、Fabric Ventures、Coinbase Ventures、Mirana Ventures、Susquehanna、Edge Ventures、Flowdesk 等。據財富雜誌,CEO Ade Adepoju 表示,這筆融資於今年一季度完成,涉及股權和代幣認股權證。 Subzero Labs 團隊成員曾任職於 Meta、Apple、Amazon、Netflix、Google、TikTok、Citadel、Mysten Labs、Solana 等公司或專案,在區塊鏈、人工智慧、分散式系統和硬體領域擁有比較豐富的經驗。 共同創辦人兼 CEO Ade Adepoju:今年 30 歲,居住在紐約市,早期曾在晶片製造商 AMD 工作,後陸續在戴爾和 Netflix 擔任工程師。2021 年年底,Ade Adepoju 投身加密領域,作為創始工程師加入 Mysten Labs(截至 2024 年 2 月)。 共同創辦人兼 CTO Lu Zhang:曾任 Mysten Labs 工程師。 Rialo 如何執行? 儘管 Rialo 尚未披露其區塊鏈架構,不過從其簡要介紹可以看出執行邏輯圍繞「結合 RISC-V 、Solana VM 相容性」、「降低摩擦」和「原生整合」等展開,具體可從幾個層面理解: 結合 RISC-V 、Solana VM 相容性:Rialo 致力於減少對跨鏈橋、預言機等中介軟體的需求,並結合 RISC-V 智慧合約、Solana VM 相容性。 值得一提的是,今年 4 月份,Vitalik Buterin 還在在 Ethereum Magicians 論壇提議將以太坊 EVM 更換為開源指令集架構 RISC-V,以提升擴展套件性。在以太坊基金會研究員 Justin Drake 8 月份釋出的未來十年以太坊「lean Ethereum」發展願景中頁指出,以太坊將在共識層、資料層和執行層進行重大升級,可能基於開源 RISC-V 指令集構建 EVM 2.0。Vitalik Buterin 解釋稱,用 RISC-V 替換 ZK-EVM 可以大幅提升以太坊執行層的效率 ,解決主要的擴展套件瓶頸之一,並大幅提升執行層的簡潔性。 開發者友好的技術架構:與傳統公鏈不同,Rialo 在設計時就嵌入了「現實世界互動」的能力。例如,使用智慧合約中的一行 HTTPS 呼叫即可將即時資料提取到任何地方,且可以無縫整合智慧合約中的任何鏈下 API。同時,Rialo 優化智慧合約的程式設計體驗,引入了類似傳統軟體開發的 「事件驅動」「非同步處理」等機制,開發者可以寫出像普通程式碼一樣簡潔的邏輯。 使用者體驗的「去區塊鏈化」:Rialo 希望重構身份系統,使用者可以用電子郵件、SMS 或現有社交身份登入作 Web3 護照。此外,Rialo 也將支援傳送加密資訊。Rialo 宣稱交易確認採用亞秒級速度,費用穩定且可預測,避免了傳統公鏈「Gas 費暴漲」、「三明治攻擊」等問題;同時 Rialo 支援 2FA、定時交易等 Web2 使用者熟悉的功能。 生態協同,打破「鏈上鏈下」壁壘:Rialo 的底層協議將支援與各類現實服務直接互動,例如支付系統、天氣等。這種「原生整合」能力,讓 Rialo 上的應用能覆蓋更廣泛的場景。 小結 當應用足夠簡單、場景足夠日常,加密技術纔有可能能真正從「小圈子」走出來。 當然,Rialo 仍面臨挑戰:如何在連線現實世界的同時保持去中心化特性?如何平衡去中心化和合規性?又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