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有人問我合約開多少倍比較合適?我覺的在回答這個問題之前先看看合約的本質是什麼?

合約的本質,是用槓桿放大你的認知優勢——可惜,大多數人放大的不是優勢,而是弱點。

我最近看到一個觀點,有人平時只做單邊,比如行情漲的時候就一味做多,跌的時候就一味做空。這樣的問題在於,市場並不會總按某一個方向運行,尤其是在區間震盪的時候,單邊思路很容易被來回洗掉。與其只守着一個方向,不如靈活切換,多空都要敢於下手。

短線做合約,最常見的毛病就是隻盯一個方向。有人只做多,因爲“市場長遠是漲的”;有人只做空,因爲“下跌才快才爽”。這種想法放到合約裏,就是自縛手腳——行情漲跌都能賺錢的工具,你卻只用了一半的可能性。尤其在區間震盪時,這種單邊執念簡直是給平臺送錢。

合約市場每天的波動空間,假設是上下各3%、甚至5%。你只看一個方向,就相當於主動放棄一半的盈利機會。而真正的短線合約玩家,眼裏只有波動,沒有情緒——無論多空,只要價格在動,就有肉可切。

很多人合約爆掉,不是因爲看錯方向,而是倉位管理徹底失控。槓桿高到心跳跟K線一起抖,要麼一波回撤直接清零,要麼倉位太小贏了也沒感覺。合約的節奏不是天天開單,而是有機會時敢上,沒機會時能忍。寧願等半天,也不在沒把握的點位去硬碰。

短線合約的精髓其實就兩個字:輕盈與果斷。輕盈,是倉位的呼吸,讓你有迴旋的空間;果斷,是止盈止損的刀鋒,乾脆利落,不帶情緒。能把這兩點刻進交易習慣,合約就不再是賭場,而是你和市場平等博弈的工具。

賺錢或者虧錢取決不永遠不是你的倍數!$ETH $BT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