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聯儲主席鮑威爾近期公佈的穩定幣監管框架,給喧囂的幣圈帶來強烈衝擊。這一醞釀已久的規則從口頭警示變爲實際行動,意味着 USDT、USDC 等主流穩定幣或將迎來根本性變革。​

穩定幣宣稱的 “1 美元錨定” 並非鐵板一塊。許多發行方採用類似 “影子銀行” 的運作模式,儲備資產中混雜美債、商業票據甚至垃圾債,而非足額現金。去年 Terra 幣崩盤導致 400 億美元蒸發的案例,已充分暴露穩定幣脫鉤後的災難性後果。更令美國政府警惕的是,90% 的美元穩定幣交易在海外循環,相當於美元被轉化爲 “數字替身” 在全球流動,卻脫離了美國金融監管體系,這種失控狀態最終促使美聯儲出手。​

此次監管框架的核心在於 “管住” 與 “堵死”。在監管權責劃分上,結束了此前 SEC 與 CFTC 相互推諉的局面:用於日常支付和跨境轉賬的穩定幣納入銀行體系監管,需滿足 100% 儲備金和實時審計要求,與傳統銀行存款標準看齊;側重技術創新、掛鉤加密資產的穩定幣則由 SEC 監管,強制公開資產明細以杜絕 “空氣儲備”。在跨境監管方面,新規徹底堵死了離岸擦邊球 —— 在開曼羣島等避稅地註冊的空殼公司發行的穩定幣,若想進入美國市場,必須完整披露儲備資產和發行方背景,隱匿操作空間被大幅壓縮。​

但監管落地不意味着博弈終結。技術迭代速度往往領先於法律更新,當前針對 “算法穩定幣” 的監管措施,可能很快就會遭遇 AI 動態調節儲備金、跨鏈技術規避監管等新玩法的挑戰。更值得關注的是,鮑威爾明確表示監管穩定幣不影響央行數字貨幣(CBDC)推進,暗示民間穩定幣或許只是過渡形態,美聯儲主導的 “數字美元” 纔是最終佈局。​

隨着監管細則逐步落地,穩定幣野蠻生長的時代正在走向終結。

#鲍威尔谈话后市场调整降息预期 #美联储比特币储备 #特朗普允许401(k)投资加密货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