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 年北京的冬夜,我坐在出租屋牀沿,盯着賬戶上 “-86 萬” 的紅字,一夜沒閤眼。那是我七年積蓄加親朋借款的總和,全砸進比特幣,一場暴漲暴跌後,夢碎了,債卻生了。
十年後的今天,資產邁過八位數的瞬間,我沒有歡呼。反而更確信一點:能走到現在,不是運氣,是活下來的代價。
今天不想聊 “暴富祕籍”,只想說六條用十年血淚煉出的 “生存守則”—— 它們救過我的命,或許也能救你的。
真理一:順勢者生,逆勢者亡
曾經我最得意的事,是 “抄底抄在地板上”。後來才發現,多數時候,我抄的是 “地獄門口”。
2017 年 BTC 從 2 萬美元跳水那天,我盯着 K 線拍大腿:“跌透了!” 盲目加倉,結果單日虧掉 23 萬,賬戶差點爆倉。那晚我才懂:市場永遠不缺 “更低的底”,逆勢而爲,就是在賭命。
後來我給交易定了鐵律:只做趨勢向上的行情,空倉也是一種倉位。
✅ 我的進場鐵律(缺一不可):
幣價必須在 30 日均線上方穩定三天(趨勢向上的證明);
若在大跌後入場,需同時滿足三個條件:
成交量縮至 30 日均值的 40% 以下(拋壓快沒了);
穩定幣淨流入周增長>15%(資金在悄悄進場);
合約資金費率由正轉負(市場恐慌情緒明顯,該反彈了)。
案例回溯:
LUNA 暴雷後第 11 天,BTC 量能縮到均值 38%,穩定幣周流入 20%,資金費率從 + 0.05% 跌到 - 0.03%—— 三個信號全中。我按紀律買入,三個月後 BTC 反彈 127%。這不是 “抄底”,是 “順流而行”。
真理二:止損是求生,不是認輸
很多人能忍一次虧 30%,卻受不了連虧十次 3%。這不是心理問題,是資金結構扛不住:虧 30%,要賺 43% 才能回本;虧 3%,賺 3.1% 就回來了。
我見過太多高手,輸不在判斷,在 “不肯認錯”。2019 年有個朋友,ETH 從 200 刀跌到 180 刀,他說 “肯定反彈”,扛到 120 刀爆倉 —— 明明設個 3% 止損(194 刀)就能保住 80% 本金。
✅ 我的三道止損防線(刻在交易軟件上):
時間止損:持倉 24 小時沒盈利跡象,立即離場(別耗着,時間也是成本);
空間止損:浮虧超本金 3%,強制止損(不管 “會不會反彈”,先保命);
情緒止損:連續兩次誤判後,停手三天(情緒上頭時,操作正確率不到 10%)。
經典戰役:
2020 年 3 月 “黑色星期四”,BTC 從 8000 刀斷崖式跌到 3800 刀。我提前按 “空間止損” 掛了單,在 7760 刀自動離場,躲過後面 40% 的暴跌。那天爆倉的人裏,有不少比我懂技術的 —— 但他們少了 “認慫” 的勇氣。
真理三:讀懂 “量價行爲”,看穿主力心思
幣圈從不缺 “信仰者”,缺的是看得懂 “錢往哪流” 的人。漲不靠喊,跌不是情緒,所有波動背後,資金的腳印都藏在量價裏。
✅ 主力動作識別術(看這幾個信號):
建倉信號:
突破上漲時,成交量達 30 日均值的 3 倍(真金白銀在進場);
鏈上大額轉賬頻繁(巨鯨在悄悄囤貨);
交易所 USDT 淨流出持續三天以上(資金從穩定幣轉向現貨)。
風險信號:
價格創新高但成交量 “掉隊”(漲不動了,主力在出貨);
借貸利率大幅下降(沒人願意借錢買,熱度在退);
籌碼集中度提升(少數人握大量籌碼,隨時能砸盤)。
實戰回顧:
2021 年 ETH 連續創歷史新高,但成交量一天比一天小(從均值的 2 倍降到 1.2 倍),借貸利率從 5% 跌到 2%。我按信號提前撤離,躲過後面近 60% 的回調。那些喊 “ETH 能到 1 萬刀” 的人,多半沒看量價 —— 主力早跑了。
真理四:機會留給會等的人,不留給亂買的人
牛市裏不缺漲幅,缺的是 “拿住幾倍幣” 的耐心。我從不追 “剛啓動的熱點”,只做看得懂的 “回調 + 反轉” 結構。等待不是躺平,是蓄勢。
✅ 四要素模型判斷 “反彈臨界點”(四個條件全中才動手):
從歷史高點回調幅度超 30%(跌透了纔有空間);
120 日均線走平(長期趨勢止跌);
周線 RSI 回落至 40~50 區間(既不超買也不超賣,情緒穩了);
永續合約持倉量觸及 3 個月低點(沒人敢賭了,機會就來了)。
經典機會:
2023 年 SOL 從 120 刀腰斬到 58 刀,剛好貼近走平的 120 日均線,周線 RSI45,合約持倉量是 3 個月最低 —— 四要素全中。我果斷建倉,之後 5 個月 SOL 漲到 320 刀,漲幅超 5 倍。這不是運氣,是 “等對了”。
真理五:篩選優質標的,拒絕 “殭屍幣” 耗能
一個幣沒波動、沒交易量、沒人氣,就等於沒未來。我早年盯過 30 多個幣種,結果精力分散,哪個都沒做好。後來才懂:精力比本金珍貴,盯緊少數強勢幣,比什麼都強。
✅ 我的幣種管理機制(每月更新一次):
5 日波動率<3% 直接剔除(沒波動,賺不到錢);
市值排名下跌超 10 名的,永久移出自選池(被資金拋棄了);
標的池保持 “活性”:只留 13% 的核心幣種(多了管不過來)。
2024 年我清理了 87% 表現不達標的幣種,只盯 BTC、ETH、SOL 等 7 個幣。結果賬戶收益比之前提升 70%—— 不是幣變好了,是我不浪費精力在 “殭屍” 身上了。
真理六:讓本金跑贏時間,靠複利做大
一口喫不成胖子,靠爆倉搏翻身,只會越套越深。真正的逆襲,從資金紀律開始。
我見過太多人:10 萬本金賺 5 萬,就敢加槓桿賭 20 萬;虧 5 萬,就想梭哈翻本。但複利的邏輯是 “慢即是快”:月均 15% 收益,三年就是 100 倍。
✅ 我的複利規則(寫在筆記本第一頁):
每筆投入不超過總本金的 20%(單幣別押太重);
單筆盈利達 10%,立即提回成本(利潤再滾,本金先落袋);
剩餘利潤設 3% 移動止盈(比如賺 10% 後,止損提到 7%,保證不虧)。
按這個規則,2020 年我用 10 萬起步,2023 年滾到 300 萬 —— 沒一次爆倉,沒加過高槓杆。慢嗎?但比那些 “賺快錢爆倉” 的人,我活下來了。
尾聲:活下來的,都是 “老實人”
這十年,我見過太多技術大神、短線天才,一個個死在行情裏。而留下來的,多是像我這樣的 “老實人”:執行簡單規則,持續覆盤,敬畏市場。
到現在我還有三個習慣:
每天早上看鏈上數據和資金流向(知道錢往哪去);
每週覆盤三次交易錯誤(比如 “這次沒設止損,爲什麼?”);
每月回測一次策略(市場變了,規則也要微調)。
如果你正在掙扎,不妨試試:
把你虧得最慘的交易打印出來,一條條對照這六條真理,找漏洞;
下一筆交易,強制控制單次虧損不超過 3%;
別滿倉,先留夠 6 個月生活費 —— 活着,比什麼都重要。
幣圈的盡頭不是暴富,是清醒。別追 “下一根翻倍 K 線”,先想清楚:我能不能再活十年?
能活下來,機會總會來的。
2014 年那 86 萬的虧損單,我現在還能背出具體數字 —— 七年積蓄加親朋借款,全砸在逆勢抄底的衝動裏。後來從暴雷的 LUNA 到腰斬的 SOL,每一次翻盤都藏着這六條守則的影子:30 日均線怎麼看纔不算逆勢,量價背離時主力出貨的 5 個信號,四要素模型抓反彈的具體參數…… 全是血摔出來的落地招。
關注@币来财MAX 主頁裏藏着更實在的東西:BTC 在 30 日均線上站穩三天的分時圖對比,穩定幣淨流入周增長 15% 的查詢步驟,120 日均線走平的判斷模板,甚至複利規則裏 10 萬滾到 300 萬的年度計劃表。這些不是理論,是我每天看盤必翻的 “保命手冊”。
你要是也在逆勢扛單、止損心軟、亂買殭屍幣裏打轉,關注@币来财MAX 。少走我十年摔的那些坑,比什麼都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