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年前揣着 3 萬本金衝進幣圈時,我和大多數人一樣,眼裏也閃着 “一夜暴富” 的光。


結果呢?爆過倉,拿錯過山寨幣從 8U 跌到 0.03,也試過全倉押注暴漲山寨,5 天被腰斬清倉 —— 那一年白乾的滋味,現在想起來還發澀。
但現在,賬戶裏的數字停在了七位數。這十年穿越 3 輪牛熊,我最確定的事是:幣圈從來不是賭場,能活得久、賺得到的人,都在偷偷做同一件事 —— 把交易變成按部就班的流程,而非靠激情下注的賭局。
今天不聊雞湯,就把我熬出來的 “活命方法論” 攤開給你看。

一、幣圈拼的不是聰明,是 “活到老” 的本事

剛進場時總覺得,賺錢靠的是猜得準、敢下注。後來才明白,高波動市場裏,“先活下來” 比什麼都重要。

1. 風控不是選項,是保命底線

我現在的倉位鐵律,是當年虧到心疼才刻進骨子裏的:


  • 本金永遠拆成 6 份,每次出手只動 1 份;

  • 單筆交易最多虧 8%,到點就砍,絕不猶豫;

  • 當月賬戶回撤超 15%,直接停手一週 —— 管它行情多誘人,先讓腦子冷靜。


見過太多人越虧越補,把 “翻身” 變成 “翻船”。記住,留着本金纔有翻盤的資格,不然連熊市抄底的門票都買不起。2. 趨勢是老天爺的手,別跟它較勁2021 年 ETH 從 1200 漲到 4300,我能拿住,不是預測準了,是認慫 —— 趨勢這東西,犟不過。
我只看兩條線判斷大方向:

  • 60 日均線翹頭,穩穩站在 200 日均線上方,這是 “長多信號”,跟着走;

  • 60 日線下穿 200 日線,兩條線一起往下拐,趕緊避險,甚至可以順着空。


漲跌從來不是情緒,是市場的 “結構”。你非要逆着趨勢幹,就像在浪尖上硬踩剎車,最後只會被拍進海底。3. 技術指標別當算命先生以前我也沉迷 MACD、RSI,研究到半夜,結果越算越錯。現在只信兩個 “確認信號”:

  • MACD 在 0 軸上二次金叉,同時成交量連漲 3 天,這是 “強信號”;

  • MACD 在 0 軸下二次死叉,加上縮量破位,趕緊躲。


指標從來不是預測未來的水晶球,是幫你 “確認當下” 的工具。高手用它當佐證,新手拿它當賭注,這就是差距。

二、散戶死得快,都栽在這三個坑裏

1. 死抱山寨等翻倍?醒醒,95% 的項目活不過兩輪牛熊

我曾拿着一個公鏈幣,從 8U 熬到 0.03,眼淚都流乾了才捨得割。後來定了鐵規矩:


  • 長線只碰 BTC、ETH,最多佔總倉位 40%;

  • 其他山寨只做波段,到了目標價就跑,絕不幻想 “再漲漲”。


這不是慫,是懂了幣圈的現實:多數項目的使命,就是讓早期玩家套現,讓後來者接盤。2. 槓桿是火藥桶,不是提款機見過一個哥們,5 倍槓桿梭哈,一天虧掉 5000 萬。槓桿這東西,新人碰了就是送命:

  • 前 3 年堅決不碰,先練 “不借錢也能賺” 的本事;

  • 熟練了最多用 3 倍,而且只用 20% 的倉位上槓杆;

  • 止損必須砍在 5% 以內,哪怕砍錯了也認 —— 槓桿市場裏,活下來比 “賺對” 更重要。

3. 熱點是陷阱,不是機會

每次 AI 幣、meme 幣、銘文幣一火,總有人衝進去當最後一棒。我從不追熱,只等 “橫盤 + 放量突破”:比如某幣橫盤兩個月,突然一根大陽線衝破前高,這時候進場才穩。


機會永遠有,但本金就一套。別讓 “怕錯過” 的焦慮,把你變成接盤俠。

三、短線 + 長線,纔是穿越牛熊的組合拳

總有人問我:“該做短線還是長線?”
這就像問 “喫飯用筷子還是勺子”—— 得看喫什麼。我的節奏是:


  • 牛市:80% 倉位做長線,只拿 BTC、ETH 和 2-3 個龍頭,只要趨勢線沒破,就死拿不動;

  • 熊市:80% 倉位做短線,盯着 30 分鐘和 1 小時線,賺點就跑,不貪;

  • 永遠留 20% 現金在手裏 —— 既是熊市補倉的子彈,也是讓你晚上能睡踏實的 “定心丸”。


真正厲害的散戶,從不在 “賭行情” 上較勁,而是靠節奏和執行力。牛熊都能賺的人,纔是真贏家。
最後想說:這十年我能活下來,從 3 萬熬到千萬,靠的不是 “猜漲跌” 的本事,是把交易變成了 “按流程辦事” 的習慣。
幣圈最狠的逆襲,從來不是一把梭哈贏了,而是每一次出手都在 “對的地方”。你的耐心和紀律,纔是最鋒利的刀。
如果現在還在虧,別急着找幣、找消息 —— 先停下來,把自己的交易系統搭起來。
畢竟,能在幣圈笑到最後的,從來不是最敢賭的,是最會 “活” 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