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三亞的慶功宴上,老周把 4200 萬的賬戶截圖投在大屏幕上,海風混着啤酒沫子濺在他臉上。“你們以爲我靠的是消息?” 他猛灌一口酒,“早年間那波牛市,我跟你們一樣,盯着 K 線能忘了喫飯,結果從不少資金虧到只剩少量本金。”
全場安靜下來,他掏出手機翻出一張截圖 —— 某次熊市暴跌日,他的賬戶餘額停在僅夠東山再起的數字上。“那天我握着鼠標的手在抖,想加倉抄底,又怕徹底歸零。最後按了關機鍵,去樓下買了包煙。”
就是那次 “按住手” 的經歷,讓他悟透了幣圈的生存法則:能把情緒捏在手裏的,市場就是臺任你取錢的機器。他後來靠少量本金賺到 4200 萬,慶功宴上拆的 6 個操作口訣,每個字都沾着市場的血淚。
一、入場:別人急着衝,你先畫 3 條線
某次新幣上線,社羣裏刷滿 “錯過拍大腿”,老周卻在 Excel 裏畫了 3 條線:
近 3 天高低點線:看價格是否突破震盪區間
短期均線支撐位:沒站穩短期均線,再好的故事也不碰
成交量放大臨界點:至少比前 3 天均值高一定比例
他用 5% 倉位試錯,直到第 5 天,新幣突破高點線,成交量突然放大到合適倍數,才補到 20% 倉位。後來這幣漲了多倍,那些第一天就梭哈的人,早在震盪期割肉離場。
“新幣就像剛開的火鍋店,排隊再兇,也得等服務員擦乾淨桌子再進去。” 老周這話,我記到現在。
二、橫盤:別人熬不住砍倉,你按計算器補倉
某次主流幣在關鍵區間橫盤許久,社羣裏 “割肉”“跑路” 的消息刷得像瀑布。老周每天早上打開社羣搜關鍵詞,當 “割肉” 出現足夠多次時,他打開計算器:用之前賺的利潤,分 3 批補倉,每跌一定比例補 1/3。
補到第三批時,主流幣突然放量上漲。他後來笑着說:“別人罵孃的時候,就是市場在發錢,你得拿着筐去接,別用手。”
關鍵是補倉的錢必須是利潤,絕不動本金。去年有個新手學他補倉,結果動用了準備交房貸的錢,橫盤期還沒結束就被逼割肉,教訓慘痛。
三、波動:暴跌查支撐,暴漲算止盈
某次大盤暴跌那天,老周的操作堪稱教科書:
打開行情軟件,看前低支撐位是否守住
查恐慌指數(當時處於極度恐慌區間)
打開倉位表,發現總倉沒超預設比例,現金足夠補倉
而那些慌着割肉的人,根本沒看支撐位,純粹被 K 線的大陰線嚇破了膽。
反過來,某次主流幣漲勢迅猛時,老周先賣了 30%,剩下的設了移動止損(每漲一定比例,止損線上移相應比例)。最後在合適時機全部清倉,比最高點只少賺少量比例,卻睡得安穩。
“暴跌時先看地基牢不牢,暴漲時先把口袋紮緊。” 這是他常掛在嘴邊的話。
四、逆向:買陰等 3 信號,賣陽要狠
老周買陰線有個鐵規矩,必須同時滿足 3 個條件:
陰線長度超過前 3 天平均的一定倍數
沒跌破最近的低點
成交量比前一天放大至少一定比例
某次山寨幣出了根大陰線,剛好符合這 3 個信號,他果斷買入。後來這幣漲了不少,那些看到陰線就躲的人,只能拍大腿。
賣陽線則更簡單:只要陽線實體超過一定比例,先賣一半再說。“別等‘再漲點’,市場給你送錢時,先接住再說。” 他有次賣完某幣種,第二天又漲了一些,有人笑他賣飛了,他卻說:“落袋的纔是錢,飄在賬戶裏的是數字。”
五、風險:不滿倉,留 30% 現金當緩衝墊
老周的賬戶永遠有 30% 現金,單幣倉位絕不超過 20%。某次知名幣種暴雷時,他手裏的現金剛好夠抄底主流幣,而那些滿倉的人,只能眼睜睜看着機會溜走。
“現金就像汽車的安全氣囊,平時用不上,出事能救命。” 他算過一筆賬:總倉 70% 運作,30% 待命,雖然少賺點,但能扛住多次一定比例的暴跌,而滿倉的人,一次暴跌就可能歸零。
六、覆盤:別人罵市場,你記錯題本
老周有個厚皮本,每筆虧損都記 3 個問題:
是不是聽了社羣的喊單?
止損是按規則執行的,還是猶豫了?
加倉用的是本金,還是利潤?
某次他買錯一個山寨幣,虧了一定資金,本子上寫着:“跟風進場,止損晚了片刻,加倉用了本金 —— 罪加三等。” 後來再遇到類似情況,他條件反射般就會想起這個 “錯題”。
而大多數人虧損後,只會罵 “狗莊”“騙子”,從不回頭看自己踩了什麼坑。就像學生考試不及格,卻怪出題太難,永遠也別想進步。
散席時,老周把我拉到海邊:“你以爲 4200 萬是賺的行情?其實是賺的別人控制不住情緒的錢。”
下波行情來的時候,不妨試試這些規則:別人急着進場,你先畫 3 條線;別人熬不住砍倉,你按計算器補倉;別人罵市場的時候,你翻開錯題本。
市場永遠不缺機會,缺的是能在機會來臨時,按住自己手的人。而那些能把情緒捏在手裏的,終會發現:幣圈這臺提款機,密碼早就寫在了 “冷靜” 兩個字裏。
如果你也想試試這套方法,可以關注@花生说币 跟着高手的腳印走,至少不會在情緒的泥坑裏打滾。
記住:幣圈真正的高手,不是預測行情的神,是能管住自己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