粉絲拿着 5 萬本金衝進幣圈的第三個禮拜,找到我說賬戶只剩 2 萬。她追漲買的山寨幣跌破成本價,補倉後又跌了 30%,屏幕上的 K 線像條斷了線的風箏。​

我讓她打開 60 日均線圖,那根淡藍色的線在 15 刀位置橫得筆直,而她買的幣早跌到 12 刀下方。“這就是趨勢在說‘別碰’,” 我指着圖裏連續三天收不回均線的陰線,“就像過馬路要看紅綠燈,這線就是幣圈的紅燈。”​

她把剩下的 2 萬分三份,在 ETH 回調到 60 日線上方時買了第一份。橫盤兩週後突然放量上漲,她按金字塔法補了第二份,漲到 30% 時先賣了一半。去年熊市來臨時,她盯着 60 日線跌破的信號清了倉,賬戶裏的錢反而比本金多了 4 萬。​

現在她的筆記本上貼着便籤:“不碰線下幣,分批買,熊市躺平。” 上週聚餐時,她笑着說終於懂了 —— 幣圈新手不用學太多,先學會不踩坑,就贏過八成的人。

對於剛進幣圈的新手,比起復雜的指標,掌握簡單實用的 “生存技巧” 更重要。以下是一位身價上億的炒幣贏家總結的精髓,從選幣到倉位,每一條都能幫你少踩坑。

一、精選強勢幣種:60 天線是 “生死線”

新手選幣不用糾結太多,盯着 “60 日均線”(60 天線)就行 —— 這是市場的 “中長期成本線”,能幫你快速判斷趨勢:

  • 當幣價穩穩站在 60 天線上方,說明多數人在賺錢,趨勢向上,這時候可以考慮買入或加倉;

  • 一旦幣價跌破 60 天線,且連續 3 天收不回來,說明趨勢轉弱,果斷撤離,別幻想 “反彈”。


比如去年 ETH 在 1800 刀時,始終在 60 天線上方波動,這就是強勢信號;而某山寨幣從 20 刀跌到 15 刀,跌破 60 天線後一路滑到 8 刀,踩了這條線的新手都躲過了大跌。

二、低位入手:別當 “追高接盤俠”

新手最容易犯的錯:看到某幣一夜漲 50%,就急着衝進去。但這種 “爆拉” 往往是主力在吸引散戶接盤,進去後很容易心慌 —— 漲了怕跌,跌了更慌,最終大概率被套。

正確的做法:找 “低位蓄勢” 的幣。比如某幣在 10-12 刀之間橫盤了 1 個月,沒怎麼漲,但也沒大跌,這時候慢慢買,風險小得多。低位入手的好處是:即使短期跌一點,心裏有底,拿得住;一旦啓動,收益空間更大。

三、捕捉大漲前的 “啓動信號”

幣價大漲前,往往有個 “安靜期”:

  • 價格在窄幅區間波動(比如 10%-20% 以內),像被 “按住” 一樣;

  • 交易量明顯減少,市場沒什麼熱度,甚至沒人討論。

這其實是主力在 “悄悄吸籌”,等籌碼拿夠了,就會突然拉昇。這時候在低位慢慢買,多半能搭上上漲的車。比如去年 SOL 在 20 刀左右橫了 2 周,交易量縮到平時的一半,後來突然放量漲到 35 刀,提前佈局的人輕鬆賺 70%。

四、緊跟新熱點:頭幾天是 “黃金期”

幣圈每隔一段時間就會有新熱點(比如某技術落地、政策利好),頭 3-5 天往往最賺錢。這時候不用糾結 “邏輯”,跟着大資金流向走就行 —— 大資金在哪,機會就在哪。

比如去年 “Layer2” 概念火起來時,前 3 天相關幣種普遍漲了 30%-50%,新手只要跟着買主流的幾個(比如 ARB、OP),哪怕賺 20% 就跑,也比瞎買山寨幣強。但要注意:熱點超過 1 周後別追,容易成 “接盤俠”。

五、熊市期間:學會 “躺平” 比啥都強

一旦進入熊市(比如整體市場跌了 50% 以上,且看不到止跌信號),新手一定要管住手:至少半年內少操作,甚至空倉。

熊市裏,90% 的 “反彈” 都是 “誘多”,看起來漲了 10%,進去後可能跌 20%。真正的高手都懂:熊市休息不是 “錯過機會”,是爲了保住本金,等牛市來的時候有子彈。比如 2022 年熊市,很多新手天天 “抄底”,結果越抄越虧;而空倉的人,到 2023 年牛市啓動時,本金完好,輕鬆賺回幾倍。

六、定期覆盤:別隻盯 “賺了多少”,要看 “錯在哪”

每週花 1 小時覆盤,重點不是 “這周賺了 5000 還是虧了 3000”,而是:

  • 買入時,是否符合自己的策略(比如是不是在 60 天線上方買的?);

  • 賣出時,是因爲 “恐慌” 還是 “到了止損點”?

  • 哪些操作是對的(比如低位買的拿住了),哪些是瞎操作(比如追高)。


堅持 3 個月,你會發現:賺錢的操作越來越多,虧錢的坑越來越少。比如有個新手覆盤時發現,自己 80% 的虧損都來自 “追高”,後來刻意避開,收益立刻穩了。

最後乾貨:倉位管理 —— 新手的 “保命符”

新手虧大錢,往往不是選幣錯了,是 “倉位亂了”。學會 “分批操作”,能幫你把風險降到最低。

1. 等份分批(矩形買賣法)

把資金分成 3-4 等份,每次買 / 賣都用相同比例:

  • 比如有 3 萬本金,先買 1 萬(30%),如果漲了,且趨勢沒變,再買 1 萬;如果跌了,暫時不加倉。

  • 賣出時也一樣,漲到目標先賣 1/3,趨勢轉弱再賣 1/3,留 1/3 防踏空。


這種方法適合新手,簡單易執行,能避免 “一把梭” 的風險。

2. 非等份分批:金字塔型最實用

重點學 “金字塔買入法”—— 越跌越買,倉位越重;越漲越買,倉位越輕,能大幅降低平均成本:

  • 比如某幣 10 元時,買 20% 倉位;跌到 8 元,買 30%;跌到 5 元,買 40%(總倉位 90%)。

  • 計算一下:10 元買 20%(成本 2000 元),8 元買 30%(成本 2400 元),5 元買 40%(成本 2000 元),總投入 6400 元,平均成本 = 6400÷(20+30+40)=7.1 元。

這時候只要幣價反彈到 7.1 元就保本,反彈到 10 元,就能賺(10-7.1)×90=261 元;而如果一開始就滿倉 10 元買入,反彈到 10 元纔剛解套。

核心結論:

新手想在幣圈站穩腳,不用追求 “暴利”,先做到這幾點:

  • 用 60 天線判斷趨勢,不碰弱勢幣;

  • 低位佈局,不追高;

  • 抓大漲前的 “安靜信號”,跟新熱點的頭幾天;

  • 熊市少動,定期覆盤;

  • 永遠分批操作,別滿倉。

記住:幣圈賺錢的關鍵不是 “多聰明”,是 “少犯錯”。把這些技巧練熟,你已經超過 80% 的新手了。

從 5 萬虧到 2 萬,再靠規矩賺回 4 萬的經歷,其實藏着新手最該懂的道理:幣圈賺錢的第一步,不是學多少技巧,是先學會 “不踩坑”。

對新手來說,記住這幾點,就能贏過八成瞎折騰的人:

先看 60 日均線這根 “生死線”

就像過馬路看紅綠燈,幣價在 60 天線上方,纔算 “綠燈可通行”;跌破了就是 “紅燈別碰”。表妹一開始買的山寨幣早跌穿 60 線,還硬補倉,就是闖紅燈被撞。後來盯着 ETH 在 60 線上方買,趨勢對了,賺錢才順。

別追 “一夜暴富” 的熱鬧

突然漲 50% 以上的幣,多半是陷阱。真正的機會藏在 “窄幅波動 + 縮量” 裏 —— 幣價在 10%-20% 區間磨,成交量變小,這是在 “蓄力”,這時候低位慢慢買,更容易搭上主升浪。

倉位分着買,漲跌都不慌

新手最忌 “一把梭”,試試這兩種分批法:

  • 等份分批(矩形法):把錢分成 3-4 份,先買 30%,賺了再補 30%,不賺就停手,賣的時候也分批次;

  • 非等份分批(金字塔法):越跌越買得多(比如 10 元買 20%,8 元買 30%,5 元買 40%),越漲買得少。這樣成本低,跌了抗得住,漲了賺得多。表妹後來就靠這招,把風險攤薄了,心態穩得很。

行情再瘋,也得守規矩

熊市來了就躺平,別手癢;新熱點頭幾天可以跟,但別貪;每週花 1 小時覆盤,看看自己的操作是否符合策略(比如有沒有追高、有沒有跌破 60 線還硬扛),對了就堅持,錯了就改。

其實新手不用學太多花裏胡哨的,把 60 日均線當 “紅綠燈”,倉位分着買,不追高、不扛單,就已經超過大部分人了。幣圈機會多的是,活着等機會,比啥都重要。

粉絲當初從 5 萬虧到 2 萬時的 K 線截圖,60 日均線 “紅綠燈” 的具體判斷標準(比如跌破多少點算真破位),金字塔加倉的 Excel 計算表,甚至新手每週覆盤的模板 —— 這些藏在生存技巧裏的實操細節,我都整理在@币来财MAX 了。

那些 “窄幅波動時怎麼判斷是蓄力還是出貨”“新熱點頭 3 天該買多少倉位”“熊市躺平時該把錢放哪” 的具體法子,還有像粉絲那樣練出 “不盯盤也穩得住” 的心態小技巧(比如設置 60 線跌破的自動預警),@币来财MAX 裏全是能直接套進你賬戶的實在招。

幣圈新手賺錢的關鍵,從來不是等新技巧,是把基礎規矩練透。

幣圈的錢,從來不是 “賭” 來的,而是 “算” 出來的。關注 @币来财MAX 讓你的每一分本金,都走在正確的路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