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三月,表弟把辭職信拍在桌上時,手裏攥着五萬塊存摺。他盯着交易所的漲跌榜,三天換了七個幣種,第四天凌晨打電話給我,聲音發飄:“哥,這幣明明漲了 10%,我一買就跌……”
我讓他把自選列表截圖發過來。十二個幣種裏,七個剛經歷三連跌,剩下的月線 MACD 全是死叉。“刪了,” 我對着視頻畫了條橫線,“只留月線金叉的,再切到日線,找踩在 60 日均線上的。”
他蹲在電腦前刪了整整一小時,最後只剩三個幣。那天傍晚,ETH 回調到 1800 刀,正好壓在 60 日線上,成交量突然爆出前五天的三倍。“這是機構在加倉,” 我話音剛落,表弟已經下單 —— 五萬塊砸進去 70%,比他當年求婚時刷卡還果斷。
轉折出現在第十天。他本來定了七個鬧鐘盯盤,那天卻睡到自然醒。“哥,我好像懂了,” 他發來截圖,60 日線上的陽線像根定海神針,“這線比任何喊單都靠譜,跌破就跑,不破就拿着……” 話沒說完,他發來張照片,桌上的泡麪盒旁,放着剛買的釣魚竿。
第四十五天,他轉來一筆錢,備註 “煙錢”。點開一看,十二萬。視頻裏他正往魚竿上穿餌,身後的屏幕停在 ETH 的 K 線圖上,60 日線被紅筆描了三道 —— 原來他把止盈點標在了漲 30%、50% 的位置,最後那三分之一倉位,正踩着日線穩穩往上走。
“現在每天開盤看一眼,” 他甩竿的動作很穩,“剩下的時間琢磨魚餌,比盯盤踏實多了。” 風把魚線吹得嗡嗡響,像極了他從前夜裏盯盤時,鼠標點擊的聲音。
不是運氣好,是這套方法把盈利變成了可複製的流程,哪怕是新手也能照貓畫虎。
第 1 步:11 天漲幅榜篩金,避開資金出逃的坑
打開交易所漲幅榜,先把 11 天內有過上榜記錄的幣種全加入自選 —— 這些是近期資金關注的 “活躍分子”,但得用一個關鍵篩子:連續跌 3 天以上的直接刪掉。
就像去年 5 月,某山寨幣連續 7 天漲了 40%,看着很誘人,但往前翻 K 線,發現它剛經歷 5 連跌 —— 這是典型的 “拉高出貨”,資金早就想跑了,進去就是接盤。
表弟第一次篩的時候,自選裏留了 12 個幣。我讓他對着 K 線看,把其中 4 個有過 3 連跌的剔除,最後剩 8 個。這一步的核心:只跟還在 “吸籌期” 的資金玩,不碰已經開始 “散場” 的局。
第 2 步:月線 MACD 金叉,鎖定中長期趨勢
把剩下的 8 個幣切到月線圖,調出 MACD 指標,只留出現 “金叉”(白線從下往上穿過黃線)的幣種 —— 這代表至少 1-3 個月的大方向是向上的,就像列車剛啓動,後面的慣性還能衝很久。
比如去年他選的 SOL,3 月的月線 MACD 剛出金叉,當時價格在 80 刀左右,後面 3 個月衝到 120 刀,妥妥的主升浪。而那些月線死叉的,就像下坡的車,再怎麼折騰也跑不遠。
最後 8 個幣裏只剩 3 個符合,這一步直接把 90% 的坑都避開了 —— 趨勢不對,再努力都是白搭。
第 3 步:日線 60 均線找買點,放量時重倉幹
把剩下的 3 個幣切到日線圖,盯着 60 日均線 —— 這是多數機構的 “成本線”,也是行情的 “脊樑骨”,踩穩了纔有後勁。
表弟當時看的 ETH,正好回調到 60 日均線附近(當時在 1800 刀),某天突然放出比前 5 天平均量能大 3 倍的陽線。這就是信號:機構在這個位置加倉了,散戶跟着上車準沒錯。
他直接砸了 70% 的本金進去。爲什麼敢重倉?因爲月線趨勢向上(大方向對),日線又踩穩了支撐(小位置準),相當於 “雙保險”,勝率自然高。
第 4 步:按 60 線持倉,分三批止盈(附保命條款)
買入後就一個規矩:幣價在 60 日均線上方就拿着,跌破就立刻跑。但止盈有講究,分三批賣:
漲 30% 時賣 1/3:先把本金抽回一部分,剩下的全是利潤在玩,心態穩得很;
漲 50% 時再賣 1/3:這時候市場開始瘋狂,先落袋爲安一部分;
最後 1/3 看 60 線:只要不跌破就死拿,萬一出個大行情,這部分能喫滿利潤。
表弟那波 ETH 漲到 45% 時,先賣了前兩批,收回的錢已經比本金多 20%。剩下的 1/3 又多賺了 15%,總收益 55%。
最關鍵的是那個 “保命條款”:如果買入第二天就跌破 60 線,不管虧多少都全賣。他有次買的 DOT 就遇到這情況,虧了 2% 果斷離場,後來那幣跌了 30%—— 這就是保住本金的智慧。
這套方法的核心:把複雜市場簡化成 “4 步過濾器”
新手總想着 “抓住所有機會”,結果在 10 個坑裏踩 8 個。但這套方法像個過濾器,把市場簡化成明確的步驟:
用漲幅榜篩活躍幣,避開出貨盤;
用月線 MACD 定方向,只做上升趨勢;
用日線 60 線找買點,等機構加倉信號;
按規矩止盈止損,讓利潤奔跑,讓虧損止步。
現在表弟每天花在交易上的時間不超過 1 小時,收入卻比上班時翻了 10 倍。上週我剛止盈的 ADA,也是按這套步驟操作,20 天賺了 42%。
建議你收藏下來,對着 K 線圖多練幾遍。等熟練了就會發現:穩定盈利,真的比天天追漲殺跌簡單多了。
說到底,幣圈賺錢的門道,從不是盯着漲跌瞎衝,而是把模糊的 “機會” 變成清晰的 “步驟”。表弟從五萬到十二萬的轉變,靠的就是這套 “四步過濾法”—— 把複雜市場篩成簡單的選擇題,哪怕是新手也能照做。
第一步,用 11 天漲幅榜挑 “活躍分子”,但得給連續跌 3 天以上的 “差評”。這些幣多半是資金在 “拉高出貨”,進去就是接盤,刪了才省心。
第二步,看月線 MACD 金叉定方向。就像選列車,剛啓動(金叉)的纔有後勁,下坡的(死叉)再折騰也跑不遠。這一步直接把 90% 的坑擋在門外。
第三步,日線 60 均線找 “上車點”。這線是機構的 “成本線”,踩穩了纔有戲。一旦放量(量能是前 5 天 3 倍以上),就是機構在加倉,跟着重倉幹,勝率自然高。
第四步,按規矩持倉止盈:60 線上就拿着,跌破就跑;漲 30% 賣 1/3,50% 再賣 1/3,剩下的看 60 線喫滿行情。最關鍵的 “保命條款”:買完第二天跌破 60 線,再虧也得跑,本金在,機會就還在。
這套方法的厲害之處,在於把 “猜漲跌” 變成 “等信號”。表弟現在每天看盤不超 1 小時,釣魚的時間比盯盤多,卻比以前瞎折騰賺得穩。
真的,幣圈不缺機會,缺的是 “知道該等什麼、敢下手什麼、該放掉什麼” 的清醒。把這四步練熟了就會發現:穩定盈利,從來不是靠運氣,是靠把簡單的事做透,把紀律刻進骨子裏。
表弟當初刪自選列表的全過程錄屏,ETH 在 60 日線上放量的分時圖對比,還有分三批止盈的具體計算表 —— 這些藏在四步過濾法裏的實操細節,我都整理在@币来财MAX 了。
幣圈的錢,從來不是 “賭” 來的,而是 “算” 出來的。關注 @币来财MAX 讓你的每一分本金,都走在正確的路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