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 年那次 ETH 暴漲 20%,我差點重蹈覆轍。日線圖看着紅彤彤一片,手已經摸到買入鍵,突然想起鐵律第一條 —— 翻出 30 分鐘 K 線,果然看到後半段縮量跳水,大盤也在悄悄破位。

真正讓我長記性的是半年後。靠着 "先畫圈再開槍" 的計劃,我在 SOL 上賺了 40%,腦子一熱想加倉。當晚強制自己空倉,在筆記本上寫滿 "趨勢秩序已破"。三天後 SOL 暴跌,我盯着賬戶裏安然無恙的資金,突然懂了:鐵律不是束縛,是給衝動裝的剎車。

現在每天開盤前,我都會對着那 8 條鐵律發呆。它們不像指標那樣花哨,卻像老中醫的脈案 ——30 分鐘 K 線辨真假,空倉期治貪婪,驗過的觀點纔敢信。去年教徒弟看盤,他死死守住 "不碰冷板凳",只追 AI 熱點,三個月就回本了。

在幣圈摸爬滾打 10 年,從爆倉 3 次到穩定盈利,每天開盤前我都會把這 8 條鐵律看一遍。它們像護身符,讓我在一輪又一輪大跌中沒被淘汰。今天把這些真金白銀砸出來的經驗,連同一套 “看透市場本質” 的真理,分享給有緣人 —— 能讀懂的,至少少走 5 年彎路。

第一部分:10 年實戰 8 條鐵律(每天必看)

1. 入場別隻看日線,30 分鐘 K 線藏着 “真假信號”

做短線時,光看日線容易被 “假動作” 騙。比如一根帶長上影線的日線,看起來像 “上漲乏力”,但翻 30 分鐘 K 線,可能發現是 “洗盤後企穩”—— 前半段衝高回落,後半段縮量橫盤,第二天直接拉大陽。


關鍵:入場前必須看 “30 分鐘 K 線 + 大盤共振”。30 分鐘圖要出現 “縮量回調不創新低”,同時大盤(BTC/ETH)企穩,纔是真機會。

2. 趨勢和秩序不對,多看一眼都是錯

上漲趨勢的 “秩序” 是:低點越來越高,高點越來越高,回調不破前低。一旦這個秩序被打破(比如跌破關鍵支撐位,或連續兩根大陰吞掉多根陽線),哪怕你再看好,也得離場。


趨勢是船,秩序是帆,帆破了,船再大也會沉。

3. 短線不碰 “冷板凳”,只追熱點或潛在熱點

短線賺的是 “資金共識” 的錢。一個幣要是不在熱點裏(比如現在的 AI、DePIN),也沒潛在利好(比如即將上大所、有重大升級),哪怕 K 線再好看,也別碰 —— 資金不關注,漲不動,跌起來卻很兇。


就像去年 MEME 幣熱潮,沾邊的幣隨便漲,冷門幣卻跌成殭屍,這就是 “共識的力量”。

4. 衝動入場 = 送錢,交易要 “先畫圈再開槍”

我早年最虧的一次,是看到某幣 5 分鐘漲了 10%,腦子一熱衝進去,結果當天就套 20%。後來才懂:交易你的計劃,計劃你的交易。


開盤前花 10 分鐘寫清楚:買什麼幣、爲什麼買(支撐位 / 趨勢信號)、買多少、跌到哪止損、漲到哪止盈。寫下來的計劃,能捆住你 90% 的衝動。

5. 別人的觀點再香,也得過 “自己的腦子”

大 V 喊單、羣友曬盈利、媒體吹利好…… 這些都只能當 “線索”,不能當 “指令”。去年有個 “機構重倉” 的幣,羣裏都在傳 “必漲 5 倍”,我查了鏈上數據,發現機構早在悄悄出貨,果斷沒碰,後來這幣跌了 80%。


驗證步驟:別人說 “好”,你就查 K 線趨勢、鏈上資金流向、項目進度 —— 自己驗證過的,纔敢下手。

6. 先定方向,再挑幣:方向錯了,努力全白費

牛市裏,哪怕你隨便買個主流幣,都可能賺;熊市裏,你再精挑細選,也大概率虧。這就是 “方向比努力重要”。


怎麼定方向?看大盤(BTC/ETH)的周線:周線站穩 20 日線,且 MACD 金叉,就是 “可操作方向”;周線破位下跌,MACD 死叉,就空倉看戲。

7. 別猜底,只買 “正在漲的幣”

總有人想 “抄在最低點”,結果抄在半山腰。2022 年有個朋友盯着某幣從 100 刀跌到 30 刀,覺得 “跌透了”,重倉抄底,最後這幣跌到 5 刀 —— 猜底是散戶的致命傷。


真正安全的是 “介入正在上漲的幣”:比如幣價連續 3 天收陽,站穩 5 日線,成交量放大 —— 這是 “阻力最小的方向”,資金在推,跟着走就對了。

8. 大賺或大虧後,必須空倉冷靜 3 天

我發現一個規律:大賺後容易飄,覺得 “自己是神”,會亂加倉;大虧後容易急,想 “立刻翻本”,會亂抄底。這兩種心態下,操作正確率不到 10%。


鐵規矩:單月盈利超 50%,或虧損超 30%,立刻空倉 3 天。覆盤清楚 “賺在哪、虧在哪”,再出手 —— 這一步讓我避開了至少 10 次爆倉。

第二部分:8 條扎心真理(看懂了才叫入門)

1. 拉盤的本質是 “找人接盤”,別當最後一棒

突然暴漲的幣,別急着羨慕 “錯過機會”。莊家拉盤前永遠靜悄悄,拉到高位纔開始喊單(大 V 吹、羣裏曬),目的就是讓散戶接盤。狗狗幣被喊 “1 美元” 時,ETH 被喊 “5000 刀” 時,都是一個套路:熱鬧處,多是陷阱。

2. 山寨幣跌下去,90% 再也起不來

別信 “跌多了就會反彈”。現在新幣每週都冒出來,資金就那麼多,絕大多數山寨幣跌下去就是 “死亡螺旋”——VC 解鎖砸盤,散戶割肉,沒人接盤,最後慢慢歸零。記住:山寨幣沒有 “最低”,只有 “更低”。

3. 幣圈本質是 “零和遊戲”,有人賺就有人虧

這裏不產生實際價值,你賺的每一分錢,都來自別人的虧損。馬斯克喊單賺的錢,機構做空賺的錢,本質上都是散戶的本金。認清這點,纔不會輕信 “人人都能暴富” 的鬼話。

4. 活下來比賺快錢重要 100 倍

我見過有人 30 萬梭哈賺到 1000 萬,又在 3 天內爆倉歸零;也見過大佬從 10 萬滾到 300 萬,一夜虧光負債。梭哈一點都不酷,能活過 3 輪牛熊的人,纔是真贏家。記住:保本永遠是第一位,用閒錢玩,虧了不影響生活。

5. 像獵豹一樣等獵物,別當 “追兔子的狗”

獵豹捕獵時,能蹲在草叢裏等 3 天,只抓最有把握的那一次;散戶卻像狗,看到 “兔子”(小波動)就追,最後累死在途中。


正確姿勢:等幣價 “躺平”(縮量橫盤超 2 周),再等一根放量陽線(資金進場信號),這時候出手,勝率至少提高 60%。

6. 純靠炒幣喫飯?99% 的人會餓死

真正在幣圈活得好的,要麼有穩定主業(炒幣只是副業),要麼靠 “場外賺錢”(帶單、自媒體、擼空投)。馬斯克靠特斯拉賺錢,大 V 靠流量賺錢,散戶靠 “賭” 賺錢?太難了。先保證生活穩定,再談炒幣盈利。

7. 小白想賺錢,別碰 “賭博式炒幣”

除了猜漲跌,還有更穩的路子:擼空投(新項目白嫖代幣)、幣安阿爾法(新幣打新)、網格交易(震盪市自動低買高賣)。去年一個寫作空投,很多小白靠寫文章賺了幾十萬 —— 這種 “確定性機會”,纔是普通人該抓的。

8. 幣圈不會消失,但你可能隨時被淘汰

別擔心 “幣圈完了”,它就像賭場,只要有人想暴富,就會一直存在。BTC 是數字黃金,ETH 是炒作標的,機會永遠有。但請記住:市場不缺機會,缺的是 “活着等機會的人”。

最後想說:

10 年幣圈生涯,我最大的感悟是:能賺錢的從來不是技術多牛,而是紀律夠硬、認知夠透。鐵律管行爲,真理管認知,兩者結合,才能在風浪裏站得住腳。

每天開盤前,花 5 分鐘看看這 16 句話,你會發現:很多坑,其實一開始就有信號;很多錢,其實不該你賺。

活着,比什麼都重要。活着,纔有機會等到屬於你的行情。

這些年對着 K 線熬的夜,爆倉時捏碎的煙盒,其實都在教我一件事:幣圈最該學的不是怎麼賺錢,是怎麼守住自己 —— 守住不被貪心裹挾的清醒,守住對生活的敬畏,守住 “賺快錢不如過踏實日子” 的本分。

剛爆倉那陣,我總在想 “要是能重來,肯定能贏”。後來蹲在江邊看釣魚,老頭說 “釣不上魚不可怕,怕的是魚沒釣着,把魚竿折了”,突然就懂了:那些鐵律哪是束縛?是給衝動裝的剎車,是怕你贏了數字,輸了日子。

現在帶徒弟,第一堂課從不說指標,先問 “這錢虧光了,家裏月供能不能續?孩子學費夠不夠?” 有個小夥子說 “是借的高利貸”,我直接把他賬戶凍了,陪他打了三個月工還債。真的,這市場最狠的不是跌,是讓你爲了數字,把家人的安穩當賭注 —— 那樣賺來的錢,沾着生活的血,花着也不安心。

見過太多人把 “炒幣” 活成了 “賭命”:老婆住院還在盯盤,孩子上學錢拿去梭哈,父母打電話不敢接。其實啊,幣圈哪有什麼 “非賺不可” 的行情?倒是有太多 “能等” 的機會。我現在每天開盤看半小時,剩下的時間接孩子放學,陪老人下棋,賬戶裏的數字漲得慢了,可日子過得紮實,這種踏實,比任何爆拉的 K 線都值錢。

有人問我 “這些鐵律藏着多少賺錢的祕密?” 我總說:祕密就藏在 “不貪” 裏 ——30 分鐘 K 線看真假,是怕你被貪心騙;大賺大虧後空倉 3 天,是怕你被貪心衝昏頭;只買正在漲的幣,是怕你貪心不足去抄底。說到底,能在這市場活下來的,從來不是算得最精的,是懂得 “有些錢不該賺” 的。

最後想跟你說句掏心窩的:幣圈會一直有行情,但你的生活只有一次。別爲了那些跳動的數字,把日子過成了 K 線 —— 漲了狂喜,跌了崩潰。真能賺錢的人,是能在紅綠之外,把柴米油鹽過穩的人。

慢慢來,別急。錢會來的,但日子要過好,比什麼都重要。

如果你剛踏入幣圈,看着 K 線一臉懵;或者總在追漲殺跌裏來回虧,不妨留個關注@币来财MAX

幣圈賺錢的核心,從來不是複雜的指標,而是把簡單的邏輯練到成條件反射。關注@币来财MAX 讓你少交學費,多賺穩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