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ENIUS 法案禁止穩定幣「直接發息」,USDe 與 USDS 靠著質押套利,市值近期竄升。 (前情提要:發行一個穩定幣要多少錢? ) (背景補充:香港穩定幣法案出爐:持幣者需 KYC 引爭議,禁止 DeFi 與隱私協議 )   美國(GENIUS穩定幣法案)生效後,條文禁止穩定幣發行方直接向持有人發息,傳統金融原以為收益型穩定幣前景黯淡。然而短短三個月,Ethena 的 USDe 和 Sky 的 USDS 供應量分別飆升 70% 與 23%,總額達 143 億美元,反映「政策空隙」催生出套利市場。 政策衝擊下的收益穩定幣逆襲 Cointelegraph 2023 年 10 月 3 日報導指出,USDe 市值衝上 94.9 億美元,USDS 亦升至 48.1 億美元。CryptoQuant 研究主管 Julio Moreno 分析,投資人把資金轉進「原生產息」產品以避開禁令;Artemis 聯合創辦人 Anthony Yim 甚至在 X 平臺驚呼: 「後 GENIUS 時代的贏家竟是收益穩定幣。」 USDe:資金費率、循環套利 Ethena 發行的 USDe 屬於「合成美元穩定幣」,靠資金費率套利維持收益。Ethena 收 ETH 或 BTC 作抵押,同步在永續期貨市場開空,形成價格中性部位,多頭持續支付的資金費率即為收益來源。若在牛市裡,正資金費率可提供年化上看雙位數的回報。 除此之外,用戶能把 USDe 轉為質押版 sUSDe 抵押於 Aave 借出其他穩定幣,再去 Pendle Finance 買進收益代幣,完成「循環槓桿」。 過程同時獲得 Ethena 積分獎勵,放大整體報酬。但鏈上槓桿提高清算風險,一旦標的劇烈波動或流動性枯竭(簡單說就是大行情轉差),套娃玩法可能在非常短的時間內反虧。 USDS:超額抵押、質押收益 MakerDAO(Sky) 發行的 USDS 採超額抵押模型,鑄造前必須鎖入價值更高的加密資產,透過治理引導套利者在二級市場調節價格。收益來自抵押資產參與鏈上質押與流動性挖礦,而不是直接派息,從而避開法案限制。目前,協議保留「可升級功能」與「凍結機制」以應付未來監管的封鎖。 當前 sUSDe 年化收益率 11%,sUSDS 為 4.75%,在美國 2.7% 通膨率環境中,兩者都提供正實質回報,成為資金避險很甜的新管道。 未來風險 USDe 的高度槓桿與智能合約複雜性、USDS 對 DeFi 市場狀況的依賴,都可能在監管趨嚴或行情逆轉時放大系統風險。傳統金融資產代幣化腳步加快,未來若推出受監管支持的同類收益產品,市場版圖或再度變動。 (GENIUS穩定幣法案)本意收緊市場,卻意外催生 USDe 與 USDS 兩條套利路徑。它們利用資金費率、質押收益與治理套利,把不能直接發息轉變成「協議內原生報酬」。當然,這是鏈上的玩法,往後大型發行商進場之後,會有什麼「迴避法律」但分潤給用戶的穩定幣機制,就看各有本事了。 相關報導 彭博觀點:香港計程車示範了「穩定幣日常生活」完美案例 Falcon Finance 發布 18 個月發展藍圖,穩定幣 USDf 流通量突破 10 億美元 "USDe與USDS市值暴漲!「能質押套利」對抗GENIUS法案禁給穩定幣利息"這篇文章最早發佈於動區BlockTempo(動區動趨-最具影響力的區塊鏈新聞媒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