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 年,我懷揣着對未來的憧憬來到深圳打拼。2015 年初,一次偶然的機會,我闖入了幣圈,那時的我既興奮又忐忑,殊不知這一步,讓我的人生軌跡發生了巨大的改變。
如今,我在長沙有兩套房,兩輛車,一輛路虎,一輛奔馳,每個月拿出 10 萬消費沒什麼壓力,其他大部分資產都在交易所。但交易並非如外界想象般光鮮,它其實是一件極其枯燥的事情。長期從事下來,我早已過了那個因一些波動就驚喜的階段。
兄弟們,提到 “滾倉” 這倆字,幣圈老炮腦子裏多半會蹦出兩個名字:涼兮和 Tony。
去年暴跌那波,涼兮用 1 萬塊做空,靠着滾倉硬生生賺出 1000 萬,全網都在喊 “瘋了”;而更早的 2021 年,Tony 揣着 5 萬本金,一年滾到 2000 萬,他的 “滾倉寶典” 到現在還被人翻出來當聖經。
同樣是做空,同樣是滾倉,爲啥別人血本無歸,他們能封神?今天就把這層窗戶紙捅破 —— 滾倉不是 “賭徒的狂歡”,是 “用紀律套住利潤的手藝”。
一、先搞懂:滾倉到底是啥?不是瞎加槓桿,是 “用利潤當子彈”
很多人以爲滾倉就是 “滿倉 + 高槓杆 + 死扛”,這純屬瞎搞。真正的滾倉,Tony 在他的筆記裏寫過:“就像滾雪球,先用一小撮雪(本金)打底,沾上一層雪(利潤)就裹緊,再去沾新的,越滾越穩,而不是拿雪去砸石頭。”
拿涼兮那波行情舉例:他 1 萬塊本金,先開 1000 塊 10 倍空單(只用 10% 倉位),跌 1% 就賺 100 塊。這時候他不清倉,而是把賺的 100 塊加進去,變成 1100 塊倉位繼續空 —— 這就是 “用利潤加倉”,本金 1 萬始終沒動。等再跌 1%,賺的就是 110 塊,再把 110 塊加進去…… 就這麼滾,一波 20% 的跌幅,1 萬本金能滾出 100 萬,這纔是精髓。
而多數人敗就敗在:一開始就梭哈本金,跌了就加本金補倉,最後槓桿越疊越高,行情稍微反彈就爆倉。
二、Tony 的滾倉三板斧:能複製的,才叫真本事
Tony 從 5 萬到 2000 萬,靠的不是運氣,是三條鐵規矩,現在看依然不過時:
1. 先用 “試錯倉” 探路,錯了就認,對了再滾
Tony 永遠先用 5% 的本金開單,比如 5 萬本金,先開 2500 塊的單,槓桿 5-10 倍。他說:“這步叫‘摸水溫’,水溫不對(方向錯了),趕緊縮腳,最多虧 2500,不傷筋動骨;水溫對了(方向對了),再慢慢加。”
2021 年那波 ETH 上漲,他先用 2500 塊開多,漲 3% 賺 75 塊,就把 75 塊利潤加進去,變成 2575 塊倉位。再漲 3%,賺的就是 77 塊,繼續加…… 就這麼一點點滾,絕不一開始就重倉。
2. 每滾一次,就 “鎖死” 一部分利潤,本金永遠安全
這是 Tony 最狠的招:每賺 50%,就把利潤的 30% 轉成 USDT。比如 5 萬本金,滾到 7.5 萬(賺 2.5 萬),就轉 7500 到冷錢包,剩下的 2.5 萬 - 7500=1.75 萬繼續滾。
他說:“這錢是‘保命錢’,哪怕後面爆倉,至少揣兜裏的是自己的。” 2021 年牛市頂峯,他靠這招提前鎖了 500 萬,後來熊市來了,別人虧光,他還能笑着抄底。
3. 見好就收,不貪 “最後一個銅板”
Tony 給自己定死:單品種滾倉最多不超過 5 次,總利潤到 10 倍就清倉。5 萬滾到 50 萬,他就停,換個品種重新來。他說:“滾倉就像摘果子,熟了就摘,別等爛在樹上。”
而多數人敗在 “想滾到天荒地老”:1 萬滾到 10 萬,想 20 萬;到 20 萬,想 50 萬,結果行情回頭,連本金都虧進去。
三、從 300 美元到數萬美金:小白能抄的滾倉模板
別覺得滾倉只適合大佬,300 美元(2000 塊人民幣)照樣能玩,關鍵按步驟來:
第一步:拆錢:300 美元裏,200 美元當 “本金池”,100 美元當 “試錯倉”(最多虧完,不影響本金)。
第二步:開單:每次用 10 美元開 10 倍槓桿(100 美元試錯倉能開 10 次),方向要明確(比如看空就一直空,別來回換)。
第三步:滾起來:賺了就把利潤加進去(比如 10 美元賺 1 美元,就用 11 美元繼續開單),虧了就換 10 美元重新試,絕不加本金。
第四步:鎖利潤:滾到 200 美元(翻倍),就轉 60 美元到本金池,剩下 140 美元繼續滾。
去年有個粉絲用這招,300 美元滾到 8000 美元,他說:“關鍵是‘虧小賺大’,10 次錯 9 次都不怕,只要 1 次對了,就能滾起來。”
四、爲啥你玩滾倉必爆倉?這三個坑,90% 的人都踩
涼兮和 Tony 能成,不是因爲他們敢賭,是因爲他們避開了這些致命錯誤:
忍不住手,頻繁開單:有人一天開 10 單,手續費比利潤高,還沒等行情來,試錯倉就虧光了。Tony 規定:每天最多開 3 單,沒信號就空倉,哪怕錯過行情也不瞎動。
沒耐心,想一口喫成胖子:剛開單就盼着暴跌 / 暴漲,跌 1% 就慌,漲 1% 就貪。滾倉靠的是 “複利”,1% 的波動滾 10 次,就是 1.1^10≈2.6 倍,急不得。
不執行計劃,情緒化操作:明明定了 “賺 50% 鎖利潤”,結果看行情還在漲,就想 “再等等”;虧了就想 “加槓桿撈回來”,最後越陷越深。
記住:滾倉的核心是 “紀律>判斷”。方向錯了可以改,但紀律破了,必爆倉。
最後說句實在的:滾倉不是 “窮人的暴富捷徑”,是 “狠人的修行場”
涼兮賺 1000 萬之前,爆倉過 8 次;Tony 從 5 萬到 2000 萬,中間有 3 次差點歸零。他們的故事裏,運氣只佔 10%,剩下的 90% 是 “熬得住寂寞、扛得住波動、守得住紀律”。
如果你手裏有 1 萬、300 美元,想試試滾倉,先問自己:能接受連續 10 次虧損還不慌嗎?能做到賺 10 倍就收手嗎?能嚴格按計劃執行,不被情緒帶偏嗎?
能做到,滾倉就是你的工具;做不到,它就是你的墳墓。
幣圈的錢,從來不是 “賭出來的”,是 “算出來的”—— 算好風險,算好利潤,算好每一步的退路,再下手。這纔是滾倉的真相。
交易日常:不爲人知的另一面
熬夜成家常便飯
熬夜對我們這個羣體來說根本不叫熬夜,那就是家常便飯。所以你們時常看到所謂的天才交易員年紀輕輕大腹便便,看着顯老十歲。幸運的是我還是非常注重外觀的,畢竟靠臉喫飯的嘛,哈哈哈~
並非想象中瀟灑
也不是你們想象的那樣天天燈紅酒綠,更多的時候實際上是隨便應付的狀態。就算出去玩兒,也無法完全進入狀態,一種名爲焦慮的狀態促使着我不要停下腳步。因爲信任我們的人太多了,每一份信任對於我們來說其實都是一種壓力,壓力又促使着我們變得更好。
每天不是大喫大喝應酬,而是無止境的盯盤,看消息面,以及總結反思,至少我是這樣的。手機的消息是回不完的。
壓力如影隨形
說起交易中的壓力,那可真是如影隨形。一開始,我還想着怎麼解決壓力,可時間久了,我發現只能不斷增強自己承受壓力的能力。有人問爲什麼總要盯盤?因爲合約以做短線爲主,所以基本都會看合適的機會。然後就是回覆各種各樣的別人的問題,我人還是很好的,哈哈,而且點位的差距還是非常大的,懂的都懂。
我的交易準則
告別感覺交易,尊重市場情緒。憑感覺交易往往會偏離市場實際,就像有時自己覺得某個幣會漲,可市場情緒卻偏向看跌,結果往往不盡如人意。只有尊重市場情緒,才能更貼合市場的走向。
嚴格設置止損位,止損位一要看市場去定,二即是你所能承受的損失。這是控制風險的關鍵,一旦觸及止損位,就要果斷離場,不能抱有僥倖心理。
堅持原有看法,錯了就買單。自己經過分析得出的看法,要堅定執行,就算最後證明是錯的,也要勇於承擔後果。
交易不是比誰賺的多,而是看誰走的遠。一時的高收益不代表什麼,能在這個市場長期生存下去纔是王道。
交易教我的人生道理
從交易中,我看穿了生命的意義,學會從波動性和概率角度審視思考身邊的一切,看清自己想要的是什麼,這是我在交易學習研究中最大的收穫。
從我自以爲開悟以來,我開車系上安全帶,我戒了煙,我戒驕戒躁,踏實做人,愛學習,愛工作,善待身邊所有人和物。戒掉惡習,水到渠成,毫不費力。我買了塊廉價的玉,刻上 “謙謙君子溫潤如玉” 自勉。
我悟出很多道理,隨便說一條,所有正確的目的是爲了自證錯誤。我很搞笑的驗證了它。現在,交易要我戒掉交易。真的,我忽然覺得開掛的人生沒意義,這種賺錢方式活着沒意思,會毀掉我對未來的希望。
我想暫時脫離孤獨的生活,工作之餘做點愛做的事。我開始每天學寫毛筆字,學素描,欣賞名畫,彈電子琴,傾聽音樂,學心理學,讀四書五經,主動跟人微笑聊天,有機會就請人喫飯,有時間就去公園漫步,看樹看山看水。而這些最快樂的事,跟錢毫無關係。而我也從未想改變什麼,能多看看多體驗這個世界,已經很開心。人類傳承着那麼多有趣可愛的文化,你又何苦將畢生託付給 K 線而堅守一輩子孤獨?
這些都是交易教給我的,交易的真諦就是折射自己的內心,看清自己!你做到有張有弛,市場也會對你謙恭禮讓;你貪得無厭,市場定會讓你燈枯油幹;你試圖擊敗市場,市場定會讓你死無葬身之地。
“我這一生很失敗!” 這是諸位望塵莫及的成功投機前輩自殺時的反思。投機太快太瘋狂,肉體既然跟不上,何不慢下來?
再問我交易的真諦是什麼?在下唯求一敗。再問我人生的真諦是什麼?在下唯求一死。你以爲這是悲觀嗎?你以爲這是狂妄嗎?No!這是一種不悲不喜不畏不懼安靜祥和的遊戲態度。
交易中的知行合一
知行合一,顧名思義就是你的思想和思路必須和你的行動是一樣的,其實這個是非常難做到的。我常常喜歡用 “思想與行動做鬥爭” 這句話來形容交易時候的矛盾。
這一點如果能長期堅持的就是一種突破。其實很多人分析行情都是對的,並且分析的都很到位,但是最後做的單子卻虧損了,這就是因爲行動和自己的思路不一樣導致的。
還有一種情況,就是自己看不準行情的時候,主觀看法很不確定的時候,最好就不要做單。爲什麼呢?其實也很簡單,連自己都不敢相信的時候,事情是很難做好的。很多人開始就選擇博一把或者是問別人怎麼操作。這讓我想起了一個投資朋友的一句話 “博就錯誤,而不博就是錯過”,這話的確很有道理,但是我當時就反駁了他,在這個市場裏,寧願錯過也不願意錯誤。
因此這個時候最好就不要去博了,既不要多也不要空。其實很多人停不下手來,行情只要在走,他就想做單,這個毛病也普遍存在。因此就 “多看少動” 這一條簡單的準則就淘汰了一批人。你不停的做單,有 3 種人是很喜歡你的(交易所的人,期貨公司的人,你的經紀人),我認爲一個投資者在這個市場交易的次數多了,他活的時間相應也就少了,相比而言對雙方有百害而無一利。
上述還包含了一個情況,就是自己不確定的時候問其他人的意見來下單。首先這個問題要明白一點,這個單子不是以你的主觀意識下的,但是確又是你自己下的,這個時候也許你會這樣想,別人都這樣做了,我這樣做應該問題也不大吧。這個問題可大了,簡直是天壤之別。
爲什麼呢?首先,在別人的意識裏這個單子一般都打算好了萬一做錯了該怎麼辦,或者是做對了時候止盈,而在你自己的概念裏沒有一切的策略,因此一旦遇到異常情況,你就開始慌了,不知道從何下手。即使對了,你知道什麼時候止盈嗎?在你的潛意識裏沒有止盈的概念了,只有別人什麼時候平倉的概念了。
而這時候又因自己的資金和倉位,心態和別人是不一樣的。所以要做的策略是相距甚遠的。還有一些交易者的毛病就是自己明知道自己的看法是什麼了,還去問身邊的人怎麼看行情,這個時候會出現以下的不良現象:
你和他的看法和方向都大概相同。
兩個人的思路完全不一致。
前者還好,兩人都可以沾沾自喜(但是也會助長自己的貪婪),後者就麻煩了,比如別人的分析覺得比自己的到位和全面的時候就會開始懷疑自己的判斷,這個時候思路就會一片雜亂。
這個時候做單就完全沒有了大局觀,會很有侷限性。因此我個人覺得討論行情固然有必要,但是要注意情形而定,最好多交流心態方面的東西,和交流過去犯過的錯誤,而不是交流怎麼樣看以後的行情,我認爲交流怎麼樣看以後的行情意義根本就不大,誰知道以後的行情會是怎麼樣呢?
因爲我們要做的不是預測行情有多少準確,而是做出行情對我們不利的時候該用什麼策略,行情對我們有利的時候賺錢是水到渠成的事。因此策略做好了你分析行情大可不必如此傷神和神祕,並且個人認爲一味的去預測行情本來就是一種不切實際的行爲。
投資成功的關鍵
投資成功就是簡單的、正確的事情重複做。市場就象非洲的原始森林,最重要的就是求生存。技術分析的原則:務求簡單,要簡單到不必用大腦的地步,不必迷信複雜的技術分析法。
對自己設定的系統要有信心,而不是依個人的情緒,偏見或一廂情願的想法,想要超越,改進它,對自己準備運用的系統必須經過時間和實戰的檢驗。
你必須要有耐心在場外等候系統發出的操作信號,一旦建好倉位,要有一樣的耐心持倉不動,直到系統發出翻轉信號爲止。你必須嚴守原則,依照系統所指的信號去操作,只有在市場展現出強烈的趨勢時,才放手進場。判斷趨勢錯誤時,立即砍倉出場,趨勢分析正確時,金字塔加碼,錢是 “坐” 着賺出來的,不是靠操作賺來的,只有用客觀的方法判斷趨勢翻轉時才平倉。
如何打發長線持倉的無聊時間也是能否長線持倉的關鍵,必要時可以用 “鴕鳥政策” 迴避在大行情中段市場波動最爲劇烈時所產生的緊張情緒。
價格包含的風險和收益是一個可能性,而不是一個絕對能實現的東西。我們可以通過技術工具判斷這種可能發生的概率,但不能說它一定就發生,這就是爲什麼要止損的原因。
你只能就你對市場的觀點進行交易,人一旦對事物進行預測,虛榮心就會體現其中,使得他很難去接受在交易過程中出現的與他的預測相異的任何事情。然而真正的財富是通過精明的退出來實現的,因爲它允許交易者止住損失、滾動利潤。
總之人們是通過發現自己、實現自我潛能並與市場步調一致而賺到錢的。反彈行情或整理行情出現時,人們開始變得猶疑,交易大多也有所慌亂,短線出擊開始頻頻出現,多空頻繁換手,迷失的不止方向,迷失的還有自我。這種自我,就是信念,及其交易系統!
這種迷失最終多會令交易者不會走得更遠。只要切切實實按信號交易,按規則行事,不經意間定會發現交易原來並不那麼難。堅持一種做法,把它研究透,控制心態,你就能成功了。
大多數投資者認識不到,每個月只有少數幾天可以賺大錢。其餘的時間如果不陷入困境就是做好了分內的事。記住時刻保持賬戶完好無損,等待大行情來臨。
交易如用兵,五分把握你不戰,七分把握你也不戰,非要等到十分把握再全力一擊,但戰事瞬息萬變,哪裏會有十分把握的事情?技術分析是交易者的行爲紀律,主要不是預測。它幫助你識別趨勢、順應趨勢。行於不得不行,止於不得不止。在強勢市場中,技術指標中的買點準、賣點不準;在弱勢市場中,技術指標中的賣點準、買點不準。“順勢而爲” 的倉位,可能有很大的利潤,所以千萬不要輕易 “棄船”,在這個過程中,可能出現許多誘惑,引誘你見到一些小波動,急於逆勢搶帽子。除非你熟悉此道,而且設了止損點,否則不要隨意進出。
人投資是根據價格的起伏作出判斷,但如果人心比價格更快更大地起伏,就失去了最寶貴的定力,因此對趨勢的判斷很容易走偏,當然也更容易一次次地推翻自己的既定投資計劃,而陷入追漲殺跌的困境中。
幣圈成功祕訣
盈利就是把別人放棄的順勢單子堅持下來,把別人不要的機會拿過來自己把握,把別人不敢做的事情做了。投資只有不夠堅持的放棄,而沒有徹徹底底的失敗,交易一樣,本來看好一個方向,但隨着行情的波動,卻改變了自己原有的方向,原本看跌,卻因盤面漲了一點而出局反手做多了單,最終既耽誤了下跌趨勢又逆勢造成了虧損,這樣的例子在交易當中不勝枚舉,任何成功都需要堅持。
成功炒幣人應有的四種心態
盈利時不驕傲自滿:一個驕傲的人,結果總是在驕傲裏毀滅了自己。在投資理財的過程中,如果一個人因盈利賺了錢而驕傲自滿,也總會有虧錢的一天。而原因就在於,驕傲自滿的人會因所取得的一點點的成績就聽不進別人的意見及建議。即便市場發生變化,他也會一廂情願地相信自己,認爲自己的決策都是對的,同時也會疏忽對風險的防範,最終很可能遭遇損失。
虧損時不急於翻本:炒幣有盈有虧是正常現象,說完了盈利,那下面就來說說虧損。盈利會讓一些人驕傲自滿,而虧損,則會激發很多人內心翻本的慾望。但翻本也是要看時機的,如果急於翻本,就會讓人做出不理智的決策。比如一些人急於翻本,會將所有炒幣資金都押注在某一隻似乎很有 “錢景” 的幣上。然而市場向來是不定的,不爲人所控制的,萬一該只股票下跌,最後不僅沒能翻本,還會虧損更多。
不貪心圖快:通過炒幣理財積累財富,那是一個漫長的過程。如果在此過程中,既貪心還圖賺錢快,那基本是無法實現財富增長的。因爲這兩種心理都會讓人一味追逐利益,當面對高收益時,就會失去理智。但高收益就意味着高風險,盲目投資只能造成失敗。只有追求財富的穩定增長,才能均衡風險和利潤。
不患得患失:患得患失的投資者往往在投資前就會糾結很長時間,生怕自己的錢出現虧損。等好不容易下定決心投資後,這種心理就會更明顯。只要看到自己賬戶上的餘額有所減少,就會焦慮煩躁,如果減少過多,要麼就是撤資走人,要麼就會打聽小道消息,希望快點翻本,最終基本都以虧損收場。同時,如果聽到平臺跑路、提現困難等消息,也會由此擔心自己的投資不安全,哪怕自己的平臺並未出現任何狀況,也會選擇不再投資,那投資理財之路也就很難走下去了。
日內看盤技巧及注意點
市場人氣、情緒:從成交量和持倉量的變化中可以分析出多空的人氣強弱情況。放大量價格卻不跌,可能就要止跌了,放大量而價格卻漲不上去了,短線就可能漲到頭了。上漲過程和下跌過程中量的要求是不同的。上漲過程:需要持續均勻放量,3 分鐘 K 線圖中均勻的放量,說明漲勢還將繼續,如果出現大幅減量或者出現一個非常大的量,上漲就可能告一段落了。下跌過程:只要在下破一些關鍵位置的時候放量,下跌趨勢就還會繼續。價格在漲到某個價位時不漲了,持倉卻一直在增加,買賣掛單的價格一個比一個低,說明價格有可能要跌。增倉滯漲,是非常好的拋空時機,或者說增倉滯跌,容易反彈。
關鍵點位:畫出圖表中的壓力、支撐、趨勢線等,在價格達到或是突破這些關鍵點位時迅速採取行動。我自己是用黃金分割來預測壓力與支撐。
交易規則:一個階段性時間內所操作的品種只能爲 1 個。對所操作的品種進行持續性的跟蹤,直到該品種不具備投機價值才放棄。
看行情窗口:一分鐘窗口是爲進場和出場時機把握準備的;3 分鐘窗口用來監視進場後的波段情況;30 分鐘或 60 分鐘窗口用來隨時監視日內趨勢的轉變。
操作叮囑:操作機會天天有,如果被止損了千萬不要着急立馬要挽回來。止損了,這筆單子就完成了,下一筆單子是新單,該賺多少就是多少,不要以前面的操作來定製下一次操作的目標,那樣會次次都虧。
務必要做記錄:儘量把你當時的感受和操作細節都記錄下來,因爲文字是不會撒謊的。只有通過真實的記錄並認真總結,你才能爲下一次的正確決策找到方向。
永遠不要滿倉:不論是在幣圈還是股市,真正成熟的投資者都不會選擇一直滿倉。因爲黑天鵝事件,那些極端情況,是一定會發生的,特別是在像幣圈這樣波動劇烈的市場。這是一個看似簡單的道理,但在實際執行中卻非常困難。當然,你可能會有各種理由去滿倉,比如本金少,或者剛買入的標的馬上就要漲了。無論如何,你總是會不甘心讓錢閒置,隨時都有把它投出去的衝動。我完全理解這種心情。但現實總是無情地給我們這些滿倉的人上一課。因此,我決定在下一波上漲後,至少拿出 15% 左右的倉位空出來。本來是想留更多的,但我知道自己可能捨不得,所以慢慢來,畢竟修行不是一蹴而就的。這個預留的資金以後只在市場出現 30% 左右的跌幅時再投入。
暴跌是對人性的最佳試煉:暴跌既是人性的照妖鏡,也是人性的試金石。就像大多數人可以同甘但難以共苦一樣,每次暴跌不僅讓幣價直線下滑,更揭示了人性的真相。過去,我曾幫助幾個素未謀面的人賺了好幾倍的錢,有些人對此心存感激,甚至非要給我轉幣表示感謝;而有些人則在賺了錢時覺得自己很厲害,但一旦虧損,就把責任推到我身上。這次暴跌尤其讓這些差異顯現得更爲明顯,當然,我也不傻,這次之後,我心裏已經清楚應該如何對待這些人了。
永遠只買那些讓你安心持有的幣:老實說,這次我之所以沒有特別慌張,是因爲這麼多年來,無論是買幣還是炒股,我都只買那些我認爲即使放個 5 年以上也完全沒問題的標的。這成了我能安穩睡覺的護身符。當然,我也得承認,最近市場上的各種波動讓我也沒忍住,買了一些小幣種,不過因爲金額較小,即使歸零我也能接受,所以並沒有太過慌張,希望大家都能記住並遵循這個原則,這樣你會避免很多麻煩,同時大大提高生活質量。只有持有真正優質的資產,才能真正做到心安。
深刻的啓示
幣圈生存法則不是追求短期暴利,而是構建穩定的盈利系統。複利效應如同滾雪球,時間越久威力越大。只有建立科學的倉位管理和風險控制機制,才能讓資產在市場波動中持續增值。
面對風雲變幻的市場,我們需要建立動態觀察體系:當比特幣突破關鍵阻力位時,當主流幣出現背離信號時,當市場情緒指數進入極值區間時,這些都是值得關注的重要節點。
真正的幣圈贏家,既能在牛市中收穫利潤,更能在熊市裏保存實力。
炒幣悟道,它的過程是一樣的,從七虧到二平再到一賺,無非就是做到心無旁騖,不貪圖各種各樣的盈利模式;堅定做這一種交易系統,時間長了這種系統就會成爲你的提款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