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联储利率决议 美聯儲FOMC會議再次以"維持利率不變"落幕,將基準利率鎖定在4.25%-4.50%區間,這是連續第五次維持政策不變。然而,與以往不同的是,此次會議暴露出美聯儲內部三十多年來罕見的政策分歧,疊加鮑威爾發佈會上釋放的模糊信號,市場正在重新評估美聯儲的政策路徑。


政策僵局與內部裂痕

吵的核心在於“通脹”和“增長”誰更重要

此次會議最引人注目的並非維持利率的決定本身,而是投票環節出現的顯著分歧。理事沃勒與鮑曼公開主張降息,成爲1992年以來首次有兩位決策者對維持利率投下反對票。

簡單來說就是分爲兩派:一派人覺得,現在物價(通脹)還沒完全穩住,離目標還差得遠,要是現在降息,物價可能又漲回去,得再等等;另一派人擔心,經濟增長已經變慢了,利率一直這麼高,可能把經濟拖垮,得趕緊降息防風險。


從聲明內容看,美聯儲對經濟的判斷趨於謹慎:一邊說“上半年經濟增長慢了,前景說不準”,一邊又說“物價還是有點高”

這種措辭既不同於此前的鷹派立場,也未釋放明確的鴿派信號,凸顯了當前貨幣政策的困境——說白了,就是既怕通脹反彈,又怕經濟下滑,夾在中間難辦。


鮑威爾的模糊藝術與市場反應

雖然我已習慣,但是市場有點懵

鮑威爾在發佈會上延續了其"數據依賴"的敘事策略,強調"尚未就9月會議作出任何決定",並直言無法依據6月點陣圖決策。這種表態看似中性,實則加劇了市場的不確定性。

值得注意的是,他首次量化了關稅對通脹的影響——核心通脹中有30%至40%與關稅相關,這一表述既爲通脹粘性提供瞭解釋,也爲未來政策調整預留了空間。

市場對這種模糊性作出了劇烈反應。聲明公佈後黃金日跌幅迅速擴大至50美元,美元指數逆勢上漲,10年期美債收益率回升至4.38%,美股承壓走低,$BTC 比特幣一度跌破11.6萬美元。這種跨資產類別的同步反應,顯示投資者正在快速調整對降息的預期:9月降息概率從會議前的60%驟降至49.6%,全年降息預期從44個基點收縮至36個基點。


未來政策路徑的關鍵變量
未來美聯儲會不會降息,主要看三件事:

1. 物價(通脹)能不能接着降,以及就業市場會不會變冷。鮑威爾說了,“物價離目標比就業遠”,意思是物價沒穩住,就別想降息;但要是工作崗位變少了,可能又得改主意。

2. 關稅政策變不變。儘管鮑威爾認爲關稅對通脹的影響是短暫的,但30%-40%的佔比意味着貿易政策變動可能顯著干擾通脹路徑,特朗普要是突然加關稅,物價可能又漲,美聯儲的計劃就得跟着變。

3. 經濟會不會更差。會議承認經濟增長放緩,但強調經濟"處於穩固地位",這種矛盾表述反映了對衰退風險的警惕,意思就是說現在經濟增速已經慢了,要是接下來的消費、投資再不行,可能就得先保增長,就不管物價如何了。

另外,特朗普還說“9月肯定降息”,雖然美聯儲說自己獨立,但被這麼盯着,估計也有不少壓力。9月的會議,會是關鍵節點。

總的來說,美聯儲現在就是摸着石頭過河,不敢輕易動。內部吵歸吵,但能讓政策更貼合實際。對咱們來說,別瞎猜啥時候降息,盯着數據就行:物價降沒降?工作好不好找?經濟有沒有更差?這些纔是關鍵。

接下來六週的經濟數據,會決定9月到底降不降息。這種“吵吵鬧鬧”,可能就是美聯儲應對複雜經濟的新常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