炒幣十年,前三年大虧70%,經歷各種壓力、痛苦、迷茫,最終大徹大悟,將交易技術做減法,化繁爲簡,終於實現6年持續穩定盈利,如果你未來三年不打算離開股市,立志把炒幣當第二職業,一定要看完這10條鐵律,都是炒幣養家的乾貨,建議收藏!
炒幣十條核心建議
一、直麪人性弱點:用紀律對抗散戶本能
加密貨幣市場波動劇烈,散戶「虧時死扛、賺時快跑」的本能會被無限放大。必須建立剛性止損止盈規則:例如單筆虧損達本金5%立即止損(避免小虧拖成大虧),盈利超過15%後設「移動止盈」(如回撤10%離場)。關鍵不是技術,而是通過機械執行規則,克服「僥倖心理」與「貪婪恐懼」。記住:市場不缺機會,缺的是未被大幅虧損摧毀的本金。
二、量價是核心:成交量比K線更誠實
加密貨幣無漲跌幅限制,成交量是資金動向的「照妖鏡」:
縮量創新高(量能低於近期均值50%):若處於上升趨勢(如站穩20日均線),說明拋壓枯竭,莊家控盤度高,可逢低輕倉試錯;
放量滯漲(量能突增1.5倍以上但價格停滯):警惕頭部信號,尤其是在歷史高位或重要阻力位;
縮量回調(突破關鍵均線後量能萎縮至前期一半):若趨勢未破,可能是洗盤,回調企穩後可加倉。遠離無量陰跌或突然放量暴跌的幣種(多爲資金出逃)。
三、精簡持倉:少而精才能「看得住、拿得住」
加密貨幣市場80%的幣種缺乏流動性,散戶常因「貪多求全」持有5只以上幣種,結果精力分散、顧此失彼。持倉建議:1-3只核心標的+1只觀察倉,且需滿足:
市值排名前50(避免小盤幣歸零風險);
有明確應用場景或機構資金關注(如比特幣、以太坊等主流幣,或Layer2、AI等賽道龍頭);
嚴格執行「破位即賣」(如跌破5日均線且無法快速收回),弱勢行情下果斷空倉,而非補倉攤薄成本。
四、尊重日內規律:24小時交易≠全天候操作
加密貨幣24小時連續交易,但資金波動有隱性規律:
亞洲時段(9:00-18:00)波動較小,歐美時段(20:00-次日2:00)成交量放大,行情多爆發於此;
日內急跌(跌幅超10%)若未破趨勢,可等待反彈後減倉(避免情緒化割肉);
尾盤(如23:00後)突然放量拉漲:若無利好消息,多爲「誘多」,次日低開概率極高,需及時止盈。多數時候「不操作」比「頻繁操作」更重要。
五、趨勢是朋友:不與趨勢爲敵
加密貨幣牛熊週期明顯,「順勢而爲」是唯一正確的方向:
短線趨勢(1-3天):看5日均線+成交量,放量站穩5日線則做多,跌破則離場;
中長線趨勢(1-3個月):看20日均線+MACD金叉,20日線向上且價格在均線上方,可輕倉持有;
永遠不要「抄底」下跌趨勢中的幣種(如比特幣從6萬刀跌到3萬刀,中間任何「抄底」都是接飛刀),也不要「摸頂」上漲趨勢(趨勢反轉需要明確信號,如放量跌破20日線)。
六、分歧與一致:反人性的交易機會
「分歧買、一致賣」是加密貨幣市場的經典邏輯:
分歧買點:強勢幣種(如連續3天漲幅超20%)出現「放量炸板」「長上影線」等分歧信號,若後續1-2天未跌破啓動點,且成交量逐步萎縮,可能是洗盤,可輕倉試錯;
一致賣點:當社羣、媒體集體喊多(如「某幣必上100刀」)、交易所熱搜排名第一、連不懂幣的人都開始討論時,往往是頂部信號,果斷減倉。
警惕「首陰反包」陷阱:加密貨幣波動極大,「首陰」後反包成功率遠低於股市,除非是比特幣、以太坊等大盤幣,否則小盤幣「首陰」多爲出貨,切勿重倉博弈。
七、大賺後空倉:讓利潤落袋,給認知留白
加密貨幣牛市中「連續盈利」易讓人產生「自己是神」的錯覺,從而盲目加槓桿、追高垃圾幣。大賺後強制空倉1-3天:
覆盤交易記錄,確認盈利是否源於邏輯(如趨勢+成交量),而非運氣;
觀察市場情緒:若「羣聊全是曬單」「新韭菜瘋狂入場」,說明市場過熱,風險積聚;
記住:加密貨幣熊市週期遠長於牛市,一次盲目操作可能回吐所有利潤。
八、不順時停手:交易是概率遊戲,接受「暫時失敗」
連續虧損3次以上(或單日虧損超10%),立即停止交易:
加密貨幣市場「虧錢效應」具有傳染性,不順時強行操作只會越虧越多;
此時需反思:是趨勢判斷錯誤?還是倉位管理失控?或被情緒左右?
交易的本質是「活着等到機會」,而非在逆境中證明自己。
九、初心與風險:別把「賭徒心態」當「財務自由夢」
加密貨幣確實創造過財富神話,但90%的參與者最終虧損離場:
若你抱着「一夜暴富」的心態入場,大概率會被高波動收割(如合約爆倉、追空氣幣歸零);
「炒幣」本質是高風險投資,需用「閒錢」參與(虧損後不影響生活),且投入不超過可投資資產的10%;
真正的「財務自由」源於認知變現,而非運氣,若缺乏對區塊鏈、代幣經濟的基本理解,建議先學習,而非盲目跟風。
十、認知與堅持:市場永遠在獎勵「理性且耐心的人」
加密貨幣盈利的核心是**「認知差」+「執行力」**:
認知:理解區塊鏈技術、代幣模型、監管政策、資金動向(如美聯儲加息對加密貨幣的影響);
執行:嚴格按規則交易,不被FOMO(錯失恐懼)或FUD(恐懼、不確定、懷疑)左右;
長期主義:加密貨幣市場牛熊週期約4年,耐心等待熊市底部佈局(如比特幣跌破挖礦成本價),牛市情緒頂點離場,遠比日內短線博弈更可靠。
炒幣不是比誰看的指標多,而是比誰用的精。
今天就跟大家掏心窩子分享,經過15年市場毒打後,我最終留下的6個救命指標。
一、SAR 指標:新手的 “保命符”
很多投資者誤以爲指標越複雜越有效,實則不然,SAR 指標堪稱 “藏在民間的高手”。它的形態是一個個小點點跟隨幣價移動,價格在點上方即爲上漲趨勢,在點下方則爲下跌趨勢,簡單易懂,5 分鐘就能掌握。
(一)判斷多空,比 MACD 更可靠
當價格處於 SAR 點上方(點點在 K 線下方)時,屬於 “多頭市場”,此時不宜急於賣出,即便中途出現回調,只要未跌破 SAR 點,就應繼續持有。2021 年以太坊從 2000 美元上漲至 4000 美元期間,SAR 點始終位於下方,遵循 “不破點不賣” 的原則,讓我多賺了 100 萬。
而當價格跌破 SAR 點(點點跑到 K 線上方)時,意味着進入 “空頭市場”,必須果斷賣出。去年比特幣從 6.9 萬美元下跌至 3 萬美元,在 SAR 點位於 5 萬美元時就 “翻到上方”,我及時清倉,成功躲過了後續的腰斬行情。
(二)關注角度信號,避開多數陷阱
SAR 點向上運行的角度大於 45 度,表明上漲勢頭強勁,不應輕易賣出。例如 2023 年 SOL 從 20 美元漲到 100 美元時,SAR 點幾乎垂直向上,此時賣出無疑是錯失收益。
SAR 點向下運行的角度大於 45 度,說明下跌幅度較大,千萬不可抄底。像 2022 年 LUNA 崩盤時,SAR 點角度接近 90 度,此時抄底的人全部爆倉。
需要注意的是,SAR 指標在 “震盪行情” 中會失效(點點反覆變化),此時不宜操作,應等待趨勢明確後再行動,因爲它的優勢在於 “抓趨勢”,而非 “猜震盪”。
二、支撐位和壓力位:提升利潤的關鍵
很多投資者在買賣幣種時感到迷茫,不知何時買賣,其實關鍵就在於把握 “兩個點”:支撐位(跌不動的位置)和壓力位(漲不動的位置)。
(一)點位的轉換關係
支撐位一旦被跌破,就會轉變爲壓力位;壓力位一旦被突破,就會成爲支撐位。比如某幣種在 6800 元多次衝擊失敗,無法上漲,這一位置就是 “壓力位”;後來伴隨巨量跌穿 6000 元(支撐位),那麼 6000 元就成爲了新的壓力位,當價格再次漲回 6000 元時,會遭遇大量套牢盤拋售,難以突破。
去年操作 FIL 時,我就利用了這一規律:FIL 在 40 美元有 3 次支撐(跌至此位便反彈),我每次都在 40 美元買入,漲到 50 美元(壓力位)時賣出,來回操作 3 次,獲利 60%。
(二)判斷真假突破,成交量是關鍵
壓力位被突破時,成交量必須放大(比平時大 2 倍以上),纔是 “真突破”,此時可以加倉;如果沒有放量,則爲 “假突破”,應趕緊賣出。比如今年 BTC 突破 4 萬美元時,成交量是平時的 3 倍,我果斷加倉,後續漲到 5 萬多美元,多賺了 20 萬。
三、布林帶:把握行情方向的神器
橫盤行情讓人頭疼,買了不漲,賣了就漲。但布林帶能幫助提前察覺大行情,它就像一條 “鬆緊帶”,收窄時預示着即將變盤,開口時則表明趨勢形成。
(一)收窄信號
當幣價橫盤,布林帶的上軌、中軌、下軌擠成一條線,說明多空雙方勢均力敵,即將分出勝負。此時切勿開槓杆,也不要進行短線操作(手續費都難以賺回),等待向上下突破後再行動。突破時幅度越大,後續行情越強勁,例如 2023 年比特幣橫盤 1 個月,布林帶收窄後暴漲 30%。
(二)開口信號
高位開口放大後開始收縮,是 “賣信號”,比如幣價上漲 3 倍後,布林帶開口達到最大,突然收窄,後續大概率下跌;低位開口放大,且幣價從中軌往上運行,是 “買信號”,比如幣價下跌 50% 後,布林帶收窄後突然開口,中軌向上拐頭,此時買入勝率較高。
需要提醒的是,布林帶具有滯後性(價格變動後它纔會變化),不要用它來猜測 “反轉”,僅用它判斷 “趨勢是否會延續”。
四、量能:判斷行情的真實信號
很多人關注 K 線的漲跌,卻忽視了 “成交量”(下方的紅綠柱子)。實際上,幣圈 90% 的 “暴漲暴跌” 都由 “量能” 決定,沒有成交量支撐的漲跌,往往是莊家在 “自導自演”。
(一)四句實用口訣
高位放量必跌:當幣價上漲較多(比如漲了 5 倍),突然成交量放大(柱子比平時高 3 倍),無論 K 線形態多麼好看,都要趕緊賣出,因爲這可能是莊家在出貨。
低位放量可買:幣價下跌較多(比如跌了 70%),成交量突然放大,且不再創新低,這表明有資金進場,可以分批買入。2022 年比特幣跌到 1.5 萬美元時放量,我加倉後賺了 3 倍。
無量上漲是 “騙炮”:幣價上漲但成交量沒有放大(柱子依然較矮),很可能是莊家 “自拉自唱”,上漲快下跌也快,切勿追漲。
量價背離要小心:幣價創新高,但成交量比上次高點時小(柱子變矮),說明 “買盤不足”,應當賣出。比如 2021 年比特幣漲到 6.9 萬美元,量能比前高小,我清倉後躲過了暴跌。
五、“傻瓜交易法”:新手也能輕鬆操作
將上述工具結合起來,就形成了一套簡單易行的交易流程:
用 SAR 指標確定方向:價格在 SAR 上方,只做多;在下方,只做空。
用支撐 / 壓力位尋找點位:靠近支撐位且 SAR 在下方,買入;靠近壓力位且 SAR 在上方,賣出。
用布林帶等待時機:橫盤時布林帶收窄,等待突破;趨勢中布林帶開口,順着方向操作。
用量能驗證真假:買入前查看成交量,未放量就放棄,放量後再行動。
我運用這套方法,去年在 SOL 上操作了 4 次,每次獲利 15%-30%,總共翻了 2 倍。複雜的指標只會讓人猶豫不決,簡單的規則才能讓人果斷行動。從爆倉到翻倍,我最大的感悟是:幣圈從不缺少機會,缺少的是 “可落地的方法”。SAR、支撐壓力位、布林帶、量能這些工具看似簡單,卻能幫助避開大多數陷阱。只要掌握這些簡單的技巧並嚴格執行,新手也能在幣圈有所收穫。
在幣圈投資中,許多人常常陷入虧損的困境,要麼是因爲盲目跟風,要麼是因爲缺乏有效的分析方法。其實,幣圈投資並非遙不可及,掌握一些簡單實用的技術指標和實戰技巧,即使是新手也能在市場中有所收穫。本文將爲你詳細介紹四個 “傻瓜都能學會” 的技術指標和一套 “傻瓜交易法”,助你在幣圈投資中避開陷阱、抓住機遇。
如果當下的你,在交易方面感到無助、迷茫、 想了解更多幣圈的相關知識和一手的前沿資訊,點點頭像關注我,不再迷路!@加密大師兄888 行情看得清,操作纔有底氣。穩定喫肉,遠比幻想暴富更實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