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太坊財庫企業須在 ETH 的流動性與收益優化之間找到平衡。

撰文:James Rubin

編譯:Saoirse,Foresight News

華爾街投行伯恩斯坦(Bernstein)在週一的報告中指出,以太坊財庫在管理資產時與比特幣財庫存在顯著差異:以太坊財庫通過質押獲取收益,但這一過程伴隨着流動性受限與智能合約安全等風險,企業需在資金部署的侷限性中尋找平衡。

分析師認爲,這些因素是企業在平衡以太坊資產流動性與「收益優化」時的關鍵考量。

分析師指出:「若以太坊財庫爲獲取收益而質押 ETH,質押合約雖通常具備流動性,但有時解鎖需排隊數日。因此,以太坊財庫企業須在 ETH 的流動性與收益優化之間找到平衡。此外,像再質押(例如 Eigenlayer 再質押模式)和基於 DeFi 的收益生成這類更復雜的收益優化策略,還需應對智能合約的安全風險管理問題。」

伯恩斯坦補充道:「以太坊財庫模式的優勢在於,質押收益能爲運營帶來實際現金流,但流動性風險與安全問題仍需重點關注。」

質押是指將代幣抵押至網絡以支持其運行的過程。以太坊、Solana 等權益證明(Proof-of-Stake)網絡,與比特幣等工作量證明(Proof-of-Work)系統不同,後者依賴資源密集型的挖礦操作。

目前,越來越多企業開始構建以太坊財庫。伯恩斯坦提到,包括 SharpLink Gaming(SBET)、Bit Digital(BTBT)和 BitMine Immersion(BMNR)在內的以太坊相關企業,在 7 月已累計持有 87.6 萬枚 ETH。

上週,BMNR 的以太坊持倉價值突破 20 億美元,該公司還表示目標是持有並質押 5% 的以太坊總供應量。SharpLink 則持有價值超 13 億美元的 ETH。

「在數字美元與代幣化資產的推動下,互聯網金融經濟的增長將帶動以太坊生態(包括 Coinbase、Robinhood 等平臺運營的 Layer2 鏈)的交易與用戶規模擴張。以太坊作爲底層原生資產,依託交易費用產生的質押收益及代幣回購銷燬機制,有望從這一增長中實現價值增值。」

以太坊在週一交易中一度突破 3900 美元,創 12 月初以來新高,隨後回落。過去一個月,該資產漲幅超 50%,其上漲與以太坊財庫的興起、(GENIUS 法案)通過後以太坊生態環境改善,以及市場對其應用潛力的認可密切相關。

多位分析師預測,ETH 今年可能突破此前 4800 美元的歷史高點,BitMEX 創始人 Arthur Hayes 近期甚至預計 ETH 年內將達 10000 美元。

BitMine Immersion 董事長 Tom Lee 在社交媒體平臺 X 的報告中稱,基於研究分析師提供的重置價值,ETH 可能達到當前價格的 18 倍,即約 60000 美元。當然,BitMine 作爲持倉企業,其預測難免帶有利益傾向。

以太坊財庫模式借鑑了 Strategy(前身爲 MicroStrategy)的經驗。該公司在多年業績不佳、股價低迷後,於 2020 年從軟件開發轉型爲比特幣購買,按當前價格計算,其比特幣持倉價值近 720 億美元。但分析師指出,「以太坊財庫的風險管理比 Strategy 模式更復雜。」

分析師稱:「Michael Saylor 堅持將比特幣以流動性形式保留在資產負債表上,不通過借出獲取被動收益。Strategy 極度注重資產負債管理(ALM)和流動性管理。」

「且 Strategy 常根據市場情緒在債務融資與股權融資之間調整,以維持保守的債務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