爲什麼合約明知道有爆倉風險,卻還有那麼多人拼命衝?

答案很簡單:

回報夠快、利潤夠高,就有人願意冒險。

現實裏,苦幹一個月拿八千,時間長、壓力大,換不來什麼自由感。

可在合約市場,拿五千本金,上五十倍槓桿,行情波動1%,可能幾分鐘就翻倍。

而在幣圈,這種1%~2%的波動,幾乎每天都在上演。

不管是SOL、ORDI還是BTC,只要市場情緒起來,幾分鐘就能劇烈起伏。

行情一極端,合約就從交易工具變成了純粹的財富賭場。

讓人真正上癮的,是那種“無限裂變”的幻想:

五千變一萬,一萬變兩萬,接着四萬、八萬……

每一次翻倍看似容易,你以爲是在賺錢,其實是在被刺激機制牽着走。

你拿5萬做現貨,漲1%賺500;

我開50倍槓桿,漲1%到賬2萬5。

同樣的行情,差距驚人。

但大多數人看不到的是——

真正長期賺錢的人,賬戶從來不是隻有一個。

他們會用大倉位做底倉防守,小倉位搏波段機會。

你看到的是他一個小賬戶翻了幾倍,

你沒看到的是背後有風控、有體系、有倉位調配的完整打法。

賺錢快靠運氣,賺得久靠系統。

我6月初拿3000U的小倉,一步步做到75000U,

靠的不是梭哈衝刺,而是節奏感:覆盤、等待、控制、進退。

行情對了,出手果斷;行情不明,學會空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