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轉載來源: Tim
作者:Pix
編譯:Tim,PANews
每個週期,都有炫富時刻。
炫耀的不僅僅是鏈上數據,也不只是錢包截圖,更重要的是現實世界中的財富展示。
有人一年前還默默無聞,如今卻走進錶行豪擲現金買下名錶,還網上曬出手腕照片。
這個時候看似微不足道,卻標誌着市場心理的重要轉變。
讓我們從最基本的開始分析這個現象。
爲什麼是手錶?
這道理很簡單,勞力士屬於韋伯倫商品。(PANews注:韋伯倫商品是指價格越高需求反而越大的奢侈品,這看似違背了需求定律。)
商品越貴,越有人想買。
他們不以功能性彰顯價值,而以價格彰顯價值。
人們購買商品並非實用性,而是背後所代表的地位。
暴發戶們一旦暴富後,最巴不得的就是讓全世界知道他們的財富。
他們不買土地或國債。
他們購買財富象徵物,手錶、豪車,有時是NFT。
但這一切並不相剛開始看到的那樣簡單。
滯後指標
2020—2024年手錶指數與比特幣價格
2021年,大多數人認爲手錶隨加密貨幣同步上漲。
但從時間點來看,手錶市場並未在比特幣首次創下歷史最高價時迎來繁榮期。
當NFT的價格與房子一樣貴時,手錶市場再次火爆起來。
那輪勞力士行情並非加密牛市的開端,而是市場頂部信號。
這個現象有用之處在於奢侈品市場具有滯後性。
在數據圖表上,我們可以看到兩者走勢相差不大,但恰到好處。
手錶指數在上漲時落後於加密貨幣,隨後稍晚見頂,最終幾乎同步崩盤。
勞力士手錶價格在加密市場崩盤後的一年內暴跌近30%。
不是因爲需求消失了,而是驅動價格的核心需求(身份象徵)殆盡了。
這使得手錶成爲一種非典型的信號。
它們無法反映基本面,只能反映市場情緒。
而且效果比現有的大多數指標更加清晰簡潔。
一種另類指標
在傳統金融領域中,有波動率指數(如VIX指數)。
在合約市場中有資金費率。
但這兩種都是間接指標。
奢侈品則不同,它不僅反映了投資者的行爲,還反映了他們的情緒。
他們自以爲非常富有,又多麼渴望世人關注。
這並不是一個好現象,當看到手錶溢價到零售價的兩倍時,或有人曬自己定製的勞力士NFT,這往往就是加密牛市的頂部。
既然財富已經創造出來了,那下一步自然是被揮霍。
那麼我們現在處於哪個階段呢?
我們在週期的哪個階段?
目前我們再次接近歷史高點,比特幣在上漲,以太坊也在上漲。
即使是像ADA和XRP這樣的老主流幣,過去一個月也上漲了50%。
然而,勞力士價格行情平靜。價格平穩,部分型號甚至滯銷。經銷商也沒有報告有缺貨情況,溢價也不大。
乍一看似乎看跌,但實際可能恰恰相反。
真實情況是,這輪週期積累的利潤尚未廣泛兌現。
最近的Meme幣熱潮僅僅造就了少量的百萬富翁。
在這個充滿炒作的加密市場而言,這個數據不算什麼。
不過現在你會發現,勞力士價格跟漲的現象再次發生。
關於勞力士的帖子在加密推特上更多了,討論也變多了,但遠不及 2021 年的熱度。
還要記住一點,上一次名錶出貨量直到牛市後期纔有所起色:不是在比特幣第一次到峯值時,而是在第二次之後,因爲那時人人都感覺自己成了富翁。
當所有人都想要存在感時,勞力士將成爲一種選擇。
歷史不會重演,但會押韻
在過去的幾個月裏,情況發生了一些變化,比特幣與手錶的價格已經開始聯動。
走勢並不完全一致,但已足夠明顯。
2021年,加密貨幣率先上漲,接着是NFT熱潮,之後才迎來勞力士的價格飆升。手錶市場有一定的滯後性,兩者並不同步。
勞力士行情現在正在啓動?
怎麼說呢,其實也沒有,這次走勢看起來不太一樣。
名錶和比特幣幾乎是同時開始上漲的,自三月以來,它們差不多是同步的。
但如果你把圖片放大,你會發現不一樣的地方。
放大後的走勢圖
比特幣接近歷史新高,手錶卻沒有。
大多數指標仍遠低於其2022年峯值,除了勞力士和百達翡麗,手錶市場整體下跌。
卡地亞、歐米茄、甚至愛彼,價格相比零售價跌了30~40%。
這個數據很重要,因爲它說明了兩件事。
一是,我們還沒有進入市場興奮期。
二是,大部分手錶仍然是一項糟糕的投資。
其設計初衷並非保值,而是傳遞價值情緒。
請注意:手錶在上漲並不意味着我們處在市場頂部,但它確實表明我們已經進入牛市的中期。
人們總要等到難關過去後,才願意爲象徵性消費買單。這句話通常表示位於牛市週期中的中間位置,大約在三分之二處。
財富在積累,信心在迴歸。但真正的消費尚未開啓。
當“暴富性消費”那一刻到來,哪怕不看圖表指標,你也能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