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AC 宣佈主網上線,主打解決 Telegram 龐大用戶基礎與以太坊 DApp 生態之間的技術斷裂。由 Ethereum 資深參與者 Marco Monaco 領軍,TAC 打造出一套名為 Ton adapter 的跨鏈框架,讓 Ton 錢包用戶無需跳轉生態、也無需安裝新工具,即可無縫使用 EVM DApp,目標是成為 Telegram 上最重要的 DeFi 入口。 (前情提要:TAC公共主網上線!$TAC上架Binance Alpha及頂級交易所,引領DeFi走向主流 ) (背景補充:TAC 獲得 1150 萬美元融資,將 DeFi 引入 Telegram 十億級用戶生態系統 )   每當提到 TON 生態的 DeFi 總會面臨不好的使用者體驗,這與 TVM 雖讓 TON 生態擁有巨大的擴展性,但面臨到 DeFi 卻經常遇見塞車,但將 EVM 技術引入 TON 後將大幅改善該問題,並新增巨量的流動性進入 TON 生態系中。 BlockTempo 進行特別專訪,將該系統引入 TON 生態系的 TAC 共同創辦人、同時也是眾多以太坊項目的共同創辦人 Marco Monaco,與我們揭祕他們如何讓 Telegram 10 億的月活用戶輕鬆使用到 DeFi 系統。 2012 進圈的 OG 為何想透過 TAC 將 EVM 生態引入 TON? 動區:感謝 Marco 抽空接受這次專訪,我想談論你建立 TAC 初衷和你本身的背景。 Marco:我很早期就接觸加密貨幣,我在 2012 年時就發現比特幣,在發現後我馬上加入其生態,但早期除了挖礦及核心貢獻者,沒其他事可做。 我從 Vitalik 在 Bitcoin Magzine 上撰稿時就發現他了,而當他發布「以太坊」黃皮書時,我感覺「哇」,這纔是真正參與的方法。所以我開始參與以太坊的許多事物,包含以太坊預售。 然後透過 Consensus,我更專注在加密貨幣上,也為些許項目提供顧問的服務,從 Consensu 後續我也致力於開發像基礎建設或 MetaMask 等產品。也曾擔任以太坊 Layer2 Linea 的共同創辦人。 直到我遇到了 Pavel,他是 TAC 共同創辦人,他和我說明瞭基本的 Telegram 的分佈情況,然而我也意識到這是個大機會,因為不論有多好的技術沒有分佈就沒辦法成功。而在 Telegram 上卻有 10 億以上的活躍用戶,且每個加密用戶都在 Telegram 上,這就符合我對分佈的理論,這就是我創立 TAC 的原因。 TAC 讓 EVM 無縫接軌 TON 生態十億用戶 動區:我很好奇是什麼促使你創立 TAC? Marco:TON 開發者社羣和 TON 核心團隊,決定不用 EVM,這是件好事,因為 EVM 技術上有許多瓶頸。 而 TON 正在嘗試建立一個為十億用戶服務的區塊鏈,如果你採用 EVM,並只想專注在一個使用案例上就是「支付」,這對十億用戶來說,EVM 不夠!他沒擴展性,這會產生很多問題。 為了處理十億用戶的支付行為,他們提出了 TVM 技術,因為 TVM 有很大的可擴充性,可以處理十億用戶的支付行為,但在開發者生態上問題就很多。畢竟區塊鏈的成功來自於流動性、用戶和開發者。如沒有開發者,大家都在浪費時間。 而看看 TON 沒有 DeFi,為什麼?因為 DeFi 是 EVM,當你討論到 DeFi 時間證明纔是最重要的,有流動性的人可以讓這個應用程式運作。 但現在 TON 區塊鏈的實用性卻被嚴重忽視。因為區塊鏈的最終效應是價值的轉移,,價值轉移就是支付、迷因幣或 DeFi。如果沒有 DeFi 區塊鏈的實用性將少了三分之ㄧ。所以我們的解決辦法是一個鏈抽象工具,可以讓 EVM DApps 透過 TON 的交易被觸發,這讓 EVM 的開發者可以直接進入 TON,這讓 TON 用戶可以使用 EVM DApps 但不會注意到他不是 TON 原生的項目。如果可以讓這些項目進入 TON 生態並接觸十億的用戶那會是件很大的事情。 DeFi 引入 TON 生態,TON 代幣成硬通貨 動區:那 TAC 如何和 TON 區塊鏈和 TON Telegram 生態系結合的? Marco:我們發行了一條新鏈,這新鏈是一個執行環境,這條鏈是沒有用戶的區塊鏈,我們稱呼他為 TON 適配器。如果你在前端用我們的 SDK,你可以讓 TON 用戶連 TON 錢包並用 TON 上現有的資料來觸發 EVM 程式碼的執行。 不用跨鏈橋、不用另一個錢包,用戶用 TON 錢包就可以使用 EVM DApp,他們根本不知道 TAC 的存在。目的就是為了在 TON 上建立 DeFi。在 TON 建 DeFi 不只是 Curve Finance 可以進來,這證明在 TON 有基礎建設。比起去到處宣傳 TON 幣價,我們直接引入 DApp 和流動性進來,讓 TON 變成 DeFi 的硬通貨。 MetaMask 收入困境改善法:增加 TON 生態項目收入 動區:你們在區塊鏈或社羣應用上的長期願景是什麼? Marco:我相信 DeFi 是每條鏈的核心應用,但 DeFi 一直都是非常棘手的案件,但卻是最重要的。 我在 Consensus 的時候,發現 MetaMask 在收入上並不多,而 MetaMask 的收入來源就是手續費,這手續費就是「分佈」,而當 MetaMask 增加手續費後,就因為這樣多了 3.3 億美金的收入。但如果考慮到更多的「分佈」包含 DEX,DEX 的 LP 也可以增加收入。 而對比 MetaMask,賺取的費用比起在 Telegram 上許多的 Mini App 收入來自於低廉的廣告費,並不會帶來很多收入。我們想讓開發者們看看 MetaMask 透過分佈作為槓桿,他們可以創在 3.3 億美金的收入,為什麼我們不開始做 DeFi 呢?而可以透過 Mini App 玩遊戲的方式帶來第三種收入方式,讓用戶不清楚他們在使用 DeFi 服務的情況下,幫 Mini App 開發者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