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選要聞

1.以太坊推出 The Torch NFT 紀念其成立十週年,並將於 7 月 30 日面向所有人開放紀念 NFT 鑄造

2.Jack Dorsey 旗下 Block 將於 7 月 23 日被納入標準普爾 500 指數

3.USDe 發行量突破 60 億枚,創歷史新高

4.特朗普發佈視頻,並配文「史上最偉大的比特幣解釋」

5.以太坊市值超過先鋒集團,全球資產市值排名升至第 28 位

文章&Threads

1.(加密儲備公司的暴漲中,有哪些潛在「小坑」?)

越來越多上市公司開始「儲備加密貨幣」了。它們不再只是購買 BTC 或 ETH,而是效仿 MicroStrategy,搭建起一整套可複製的財資模型:通過 PIPE、SPAC、ATM、可轉債(Convertible Bond)等傳統金融工具,大規模融資、建倉、造勢,再疊加「鏈上國庫」的新敘事,將比特幣、以太坊、SOL 等加密貨幣納入公司核心資產負債表。這不僅是資產配置策略的變化,更是一種新型「金融工程」:一場由資本、敘事與監管縫隙共同驅動的市場實驗。 UTXO Management、Sora Ventures、Consensys、Galaxy、Pantera 等機構相繼入場,推動數家邊緣上市公司完成「變身」,成爲美股或港股市場上的「加密儲備型妖股」。但這場看似創新的資本盛宴,也正在引發舊派金融人的警惕。7 月 18 日,華爾街著名做空者 Jim Chanos 警告稱,如今的「比特幣財庫熱」正重演 2021 年 SPAC 泡沫——企業靠發行可轉債和優先股買幣,卻沒有實際業務支撐。「每天都有幾億的公告,和當年的瘋狂一模一樣,」他說。本文梳理這波風潮背後的四種關鍵工具與代表案例,試圖回答一個問題:當傳統金融工具遇上加密資產,一家公司要怎麼從「買幣」進化爲「做局」?而散戶,又該如何識別這場資本遊戲中的風險信號?

2.(一週暴漲 400%,誰纔是真正的 SOL 版微策略)

在 Robinhood、xStocks、Republic 等項目的催化下,已經有大量公司的鏈上「股票」在 Solana 生態系統中出現,一場前所未有的「幣股聯動」實驗正在進行。而 Upexi 繼過去幾個月持續增持 SOL 後持倉突破 73 萬枚,成爲持有最多 SOL 的納斯達克上市公司,還於近日宣佈,將通過 Superstate 旗下的 Opening Bell 平臺,把自己的 SEC 註冊股票在 Solana 上進行代幣化。 與其計劃在同一平臺上線「代幣化股票」的還有另一個「SOL 微策略公司」SOL Strategies,他們都正試圖構建一個三層循環結構,用傳統股權(或債權)融資購買 SOL 資產、通過鏈上代幣化解鎖流動性、最終藉助 DeFi 協議實現資本循環放大。而就在這一模式的成功與否,將直接影響傳統金融與鏈上金融的融合進程。

市場數據

每日市場整體資金熱度(根據資金費率反映)與代幣解鎖

數據來源:Coinglass、TokenUnlocks

Funding Rate

代幣解鎖

今日暫無代幣解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