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圖看懂穩定幣與數字貨幣的區別
1930 年,美國告訴全世界,不要持有黃金,黃金多不方便,持有美元就可以了,美元是綁定黃金的,每 35 美元一盎司,你們隨時來取。
1970 年,美國告訴全世界,美元是美元,黃金是黃金。黃金兌美元大漲,你別說我還不起債,現在我的黃金儲備就夠還了。
2030 年,美國告訴全世界,不要持有美元,持有 “穩定幣 *” 就可以了,美元多不方便,穩定幣是綁定美元的,你們隨時來兌換美元。
2070 年,美國告訴全世界,美元是美元,穩定幣是穩定幣,穩定幣兌美元大漲,你別說我還不起美元債了,我的穩定幣就夠還了好伐。
一個個要債跟催命一樣(笑)
這裏面又有兩個分支,如果未來幾十年,美國重掌世界科技生產力,美元依然強勢,那麼 “穩定幣” 就會大幅貶值,隨後一腳揣進臭水溝,再把鍋甩給懂王。
如果未來幾十年,並不能遙遙領先,那麼這個 “2070 年”,會更快的到來。
從良性的看,這也是一種財富分配方式,畢竟 2040 年的美國老登手裏都是美元,而年輕人的工資發的可能是穩定幣。
這玩意其實很好理解,爸爸(美元)把資產全灌給穩定幣(兒子)然後把負債全攬到自己身上,爸爸去坐牢,兒子當大富豪,最後再來撈爸爸。中國人應該很熟這玩意了。
當這些優質主體持有了大量的穩定幣,自然就希望穩定幣升值而美元貶值,到時就是一個羣體性意願。
這個世界的本質不就是店大欺客,客大欺店嗎?
這是一場遊戲,所以快樂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