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年前,我親歷了短短五天內賬戶爆倉,痛失六百多萬的慘痛教訓。作爲過來人,我衷心告誡所有初入幣圈的新手,對於缺乏實戰經驗的你來說,謹慎涉足,甚至暫時不參與交易,不失爲防止重大損失的明智之舉。認清自身能力邊界,量力而行,至關重要。

自今年二月起,我僅憑一個賬戶,在短短九個月內,實現了從五萬到兩千多萬的驚人飛躍。今天,我願將我的交易策略與心得體會,無私地分享給每一位熱愛幣圈的夥伴。

常言道,站在巨人肩膀上,能更快抵達成功的彼岸。希望我的經驗,能成爲你前行路上的寶貴助力。

此外,文末我還將揭祕一套至關重要的盈利系統,這是我在幣圈摸爬滾打多年所得出的精髓所在。若你有幸閱讀至此,且渴望提升自己在炒幣領域的造詣,請務必細細品味,深入研讀,並建議收藏以備不時之需

槓桿是什麼鬼?能不能別讓它搞死我?

槓桿,顧名思義,就是放大你的資金槓桿。就像你用一個小撬棍能撬動大石頭一樣,槓桿能讓你用很少的錢,做更大金額的交易。比如圖上說的 5 倍槓桿,意思是你拿 1 USDT,可以操控價值 5 USDT 的比特幣交易。
是不是聽起來很爽?但注意!槓桿能放大利潤,也能放大虧損。一不小心,市場稍微反着動一下,你可能就會虧掉更多的錢。所以,選槓桿時,千萬要考慮好,別選太高的倍數,畢竟大多數人“合約玩的好,家裏老兩套”都不是說着玩的。

全倉和單倉是啥意思?會不會影響我的收益?

在幣安交易界面,你會看到兩個選項:全倉和單倉(也叫逐倉)。


  • 全倉模式:聽名字就知道,賬戶裏有多少錢都算上,虧的時候大家一起頂着。如果你開了好幾個倉位,不小心一個倉位虧得厲害,平臺會從你賬戶的其他地方抽錢幫你撐住,直到所有錢都虧光爲止。這種模式下,風險是共享的。
    全倉適合那些膽大心細的人,他們會覺得用全賬戶的錢抵擋一時的波動,還是能扛過去的。但如果賬戶裏沒多少錢,爆倉的風險就很高了。


  • 單倉模式(逐倉模式):相反,逐倉就像是開了一個小小的“獨立小金庫”。你可以爲每一個倉位分配固定的保證金,虧了也只會虧掉那部分錢,不會把整個賬戶拉下水。這種模式比較適合保守型選手,這樣即便一個倉位爆了,其他倉位還安然無恙。

打個比方:你有 1000 USDT,全倉模式下,一個倉位虧損,平臺會自動用這 1000 USDT 幫你扛住;而逐倉模式下,你可以給每個倉位分配 500 USDT,如果一個倉位虧完了,也不會動到另一個倉位的錢。

止盈/止損?我要怎麼設置才能不“死”得太難看?

止盈止損,顧名思義就是幫你提前設定好盈利或虧損的預期,讓交易平臺在達到這些價格時自動平倉。這樣做是爲了防止市場突然變臉,讓你來不及操作就虧了個底兒掉。

  • 止盈:當價格達到你設定的高點時,系統會自動幫你賣出,鎖定利潤。

  • 止損:當價格跌到你設定的底線時,系統會幫你及時止損,避免虧損進一步擴大。

但是止盈止損的設置不只看最新價格,還要考慮“標記價格”。

標示價格和最新價格有啥區別?


  • 最新價格:這個好理解,就是市場上最近的成交價,每秒鐘都在跳動。如果你更關注市場的實時波動,通常可以用最新價格來設定止盈/止損。這樣的話,只要最新成交價達到你設定的點位,系統就會幫你自動平倉。


  • 標記價格:標記價格就有點兒複雜了,它是平臺根據市場價格、資金費率等因素計算出來的一個更平滑、更穩定的參考價格。它的存在是爲了避免短時間的價格劇烈波動導致你的倉位被不必要地爆倉。
    你可以把標記價格看作是平臺的“心理價位”,一般比最新價格更穩。如果你不想被市場短期波動“誤殺”,可以參考標記價格來設定止盈止損

舉個例子:你設定了一個止損單,想在比特幣跌到 63200 USDT 時賣掉。如果用最新價格設定,當最新價格觸及 63200 USDT 時,系統會立刻幫你賣掉。但如果市場突然來了一個大幅波動,你可能會比這個價格更早被平倉。如果你用標記價格來設定止損,波動大時它反而能更穩妥一些,避免一些“假跌”把你洗出場。

開倉、平倉、開多、開空,繞暈了?

這些都是交易中的術語。其實很簡單,我們拆開來理解:

  • 開倉:開倉就是開設一個新的倉位,決定買或者賣。

  • 開多:你預計價格會上漲,於是買入資產(比如比特幣),等漲了再賣出,這就是開多。

  • 開空:你看跌,覺得價格會下跌,於是你先借來資產賣掉,等價格跌了再買回來還上,這就是開空。

  • 平倉:簡單說就是結束你已經開設的倉位,平多就是賣掉你買的,平空就是買回你借來賣的。

資金費率/倒計時,啥意思?

資金費率是永續合約的一個特有機制,每隔 8 小時,多頭和空頭會互相支付一筆費用。如果費率爲正,代表多頭支付空頭;如果費率爲負,代表空頭支付多頭。這其實是平臺調節市場供需的一種方式,防止市場一邊倒。
倒計時指的是下一次資金費率結算的時間。當倒計時結束時,如果你持有倉位,要麼支付費用,要麼收到費用,具體看你是多頭還是空頭。

聽我嘮叨了這麼多,可能你對合約交易有了些新的認識。雖然它看起來誘人,但風險同樣巨大。槓桿讓你有機會以小博大,但也可能讓你虧得褲衩都不剩。
所以,謹慎交易,做好風險控制,纔是王道。

千倍合約,初看之下似乎風險重重,實則是我盈利最爲豐厚、勝率也最高的投資品種。起初,我對此頗感困惑,但隨後我逐漸領悟,這主要歸功於我無意中遵循了一套明確的交易規則:

  1. 總倉設定:我用於合約交易的資金始終固定,例如,一個賬號的資金永遠是 300U。這意味着我的最大虧損就是 300U,而一旦市場走勢有利,我則有機會獲得幾萬 U 的豐厚收益。這樣的設定讓我既能保持風險可控,又能抓住大行情帶來的盈利機會。

  2. 起手金額:我起手的交易金額總是很低,這是基於股票大作手利維摩爾的理念。他認爲,如果一開始就是正確的,那麼最好一開始就是賺錢的。因此,我起手試水的金額總是很小,即使總倉是 300U,起手往往也只是個位數或十位數 U,這樣可以確保我在交易初期就處於盈利狀態。

  3. 加倉策略:我只有在出現利潤且趨勢明顯時,纔會用利潤來加倉。這樣的策略可以讓我在市場走勢有利時進一步放大盈利,同時避免在不利的市場環境中增加風險。

  4. 止損設置:我會根據市場情況及時調整止損位置,以確保不會虧損本金。這是我在交易中堅守的一條重要原則,它幫助我在市場波動中保持冷靜,避免情緒化的交易決策。

這四條規則無形中讓我嚴格遵守了交易紀律,其背後的邏輯也同樣適用於普通低倍合約,因爲道理是相通的。當然,在開始之前,我還是要提醒一下新手玩家:

合約交易並非兒戲,尤其是對於那些以爲存在某種合約技巧或合約大師能預測價格的人來說。不要盲目相信只要聽他們的就能賺大錢,這種想法千萬不要有。我反正沒有那種能讓你一聽就發財的祕訣。而且,合約交易非常考驗人性,除非你能堅持只用極少數的錢,比如 100U、300U 之類,這樣才符合“以小博大”的策略,而不是“以大博小”。我分享的是方法,希望能給合約玩家一些參考,僅此而已。

至於主要技巧方面:

首先是將 USDT 轉入交易所(所)的合約賬戶,但總金額不會超過 300U。這個金額是根據我個人現貨交易的資金比例來設定的。一般來說,大家也可以以總資金的 1% 爲原則來確定交易金額,但每筆交易不要超過 300U(這個限制僅限於千倍合約)。

另外,我其實不推薦百倍合約之類的交易方式,因爲風險太高且性價比低。要麼選擇 5X 以下的低倍合約並大倉位持有,要麼選擇 500-1000X 的高倍合約並以極小倉位進行交易。最好是隻選擇後一種方式,因爲合約交易難免會出現爆倉的情況,即使是低倍合約也不例外。而千倍合約要麼爆倉 300U 要麼獲得鉅額收益,總體來說盈虧比極大。

因此如果掌握了正確的方法大概率合約是能賺錢的。但是如果沒有 ADL 強平機制的交易所大概率會被擼光。之前我和羣友就將 A 網的千倍合約擼到直接下線了……

我要強調的是:合約交易的本質是以小搏大而不是以大搏小。

此外由於千倍合約的倍數極高,手續費和資金費已經變得相對次要,能否開對倉位纔是最重要的。而且千倍合約的手續費在同等比率下比其他合約要便宜很多。從另一個角度來看,合約交易其實就是借錢開單,而且借的這個錢只需要還利息。如果爆倉了就不需要還錢,這其實是一個非常好的投資標的。

當然如果你不按照我的規則來交易,那麼虧損的速度也會非常快。

二、起手技巧

假設現在 BTC16500U,震盪了很久,我仍然看空,並期待一波大行情。則建議起手開 4U,500X。注意,是 300U 中的 2U。

開了之後就先不管漲跌了,除非爆倉,就是不動看戲,保持淡定 — — 等於是你開之前就選一個方向,這個選在短期你最好有 70% 以上的把握,而且預計會有大行情出現最好。

大行情一般出現在 K 線走平之後,如下圖:

312 之後的行情

如上圖,312 之後的行情中,每次震盪中,K 線變得平緩之後終究會出現向上或向下的大行情,此時找機會介入會更有幫助。至於如何找機會,可以參考一些教程,觀察特定的 K 線形態出現,比如 2B 結構等。

在平時很多時候,開倉時你根據各種原因,覺得當前位置不夠理想,就可以降低起手倉位,比如 1U 起手。反之,如果某個位置你特別有把握,則可以稍微加大。

不過你要換算一下,300U,如果你用 10U 開 500X,即總倉位是 5000U,而你的本金是 300U,相當於 10 多倍,風險比較大了,不建議!

因爲我們的起手倉關鍵就是要在震盪中活下來,不要貪!

三、加倉技巧

比如行情果然跌破 16000,而且出現巨大利空,而且你結合成交量、MACD 等觀察,都覺得大有機會出現大跌,那麼就要考慮加倉了,而且是用利潤加倉,其實這就是俗稱的滾倉,幾乎是小資金以小搏大的關鍵,但同時,滾倉是個技術活,最多人爆倉也就是在這裏。下面講講方法:

此時行情下跌,我的單子已經盈利了,300U 已經變成了 400U(舉例,我沒算具體多少),那我此時加倉。

加倉前,觀察到自己的利潤已經有 100U,那麼,我加倉後建議設置一個止損,止損即虧損 100U,最終還有 300U 本金的位置。

因爲此時我們已經賺錢了,而且方向很可能是對的,沒有理由再用本金去冒險了。

此時你要注意到,你設置止損 100U,其實意味着你原來的倉位是本金 300U,現在是利潤 100U,如果加大了倉位,隨時可能被止損。

因爲,此時其實可以分步走,第一步先設置一個 100U 的止損,先不要急着加,等利潤擴大了再小加一點,一點點加,最好自己能多扛住震盪。

這裏的祕訣就是不要貪心,沒有把握的話甚至不要加,500 倍的合約,賺起來是真的兇,虧起來同理。

加倉還有一個特別注意的時機問題,最好是在下跌中等一個小反彈加倉,或者上漲中的小回調加倉 — — 這裏面,2B 結構就特別有用了,值得大家好好學習一下。

加倉最好只加二三次,然後就看着行情奔跑 — — 加得越多,在回調時就越危險。

上面這個圖,當時這個單子最後盈利達到了 25000U,最後 A 網以維護之名,將我的單子被平了……,要不然我肯定會拿到大牛市,我的本金就是 46U,圖上顯示保證金 7U 是因爲下面資金費用扣除了一些。

A 網當時之所以將我和羣友的許多盈利單平掉,是因爲他們是沒有 ADL 強平機制的,這意味着交易所下場做了玩家的對手盤,當我研究出這個方法後,A 網就很容易虧錢,只好耍無賴了。而 Bkex 交易所不會存在這個問題,它和幣安一樣,引入了 ADL 強平機制,是用戶之間多空對決,不會影響到交易所。

四、其他補充

短線高倍纔是正確的合約玩法,高風險但收益更高 — — 注意,我得再強調,我不是讓你去玩高倍,尤其是新手,碰都不要碰,因爲你搞不懂,我只是分享我的思考和方法。

1.要形成自己的系統

在交易系統中,不存在聖盃。

我們可以看到像拉姆威廉姆斯、CIS 等短線高手的長期實戰戰績都非常好,前者的書也賣了很多,但我沒有看到第二個威廉姆斯,因爲每個人的心態、系統稍有變化,交易的結果就相差很大。

所以,欲戴王冠,必承其重。形成一個自己的交易系統,享受它的好處,接受它的不足,不斷總結市場規律,不斷修補才能成功。

2.搞懂盈虧比

在交易系統中,盈虧比是最重要的內容,真正的盈利公式:盈利利潤-虧損損失-手續費>0,

在交易中有三種基本模式,前兩種是:

一是高盈虧比+低勝率+低頻率。趨勢跟蹤,中長線。比如歐陽拽白 3000 多開多,一直拿到被 OKEX 強平,長達近半年時間,肥宅比特幣 10 萬本金在 2021 年大牛市一波做到 1 個小目標,其實也是趨勢交易者。

二低盈虧比+高勝率+高頻率。短線高手模式,盈虧比甚至經常是 1:1,非常差,應該只有一些傳奇人物可能做到,我感覺自己是不大行。這行還有一類人好像是量化高頻喫交易所手續費利差的,比較高端,一般也不會教別人,各個交易所對這種也是發現一個就封號一個,普通用戶就不必瞭解了。

三是恐怖盈虧比+中勝率+極低頻率。我談的千倍,算是我自己的一個分類,叫第三類吧,也算是幣圈獨有的利器:

300U 的開單,我能接受的最大損失 300U,照上面我的開單方法,可以開很多次,但只要中任何一次,我的盈虧比就會很恐怖,比如 46U 那個單子,一直走到 25000U,如果網站不搞事,後來能到 50000U 了,也就是近 1000 倍,這種盈虧之下,加上只在關鍵位置開單,勝率在 10% 以下也沒事 — — 你覺得到 10% 以下的勝率很容易嗎?閉着眼睛開都不可能只有 10% 的勝率。

大數據表明,散戶勝率大概在 33% 左右。

其實從戰略戰術綜合的角度來說,高勝率低盈虧比的系統和低勝率高盈虧比的系統,以及我的系統,都可以成功。

因此,不必教條地認爲只有低勝率高盈虧比一條路,盈虧比必須達到 3:1 以上。10% 的勝率或者是 90% 的勝率,都有可能打造出成功的交易系統。

既然高勝率和低勝率都有可能成功,就不必再糾結於是做長線還是做短線,甚至可以兩種混合。重要的是有關交易的戰略戰術匹配好的情況下,找到適合自己的交易方式。

持續關注:$ETH $BNB $SOL

#GENIUS稳定币法案 #ETH突破3600 #币安HODLer空投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