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潘知否
轉載:White55,火星財經
7 月 15 日,知名財經科普UP主“小Lin說”在 YouTube、Bilibili、抖音、頭條等主流平臺發佈了一期(一口氣了解穩定幣)的視頻,上線 24 小時播放量已超「五百萬」。這是幣圈內容首次以專業、中立的姿態進入大衆視野,穩定幣的背景、意義以及相關法案層層展開,以科普的形式讓更多的用戶瞭解其中奧祕。
首先,我們來回顧一下小Lin說視頻內容的精華觀點總結
1. 美元穩定幣依舊主導,但價值沉澱在“觸達”端
2024 年穩定幣交易量首次超過了 Visa 和 Mastercard 的年支付總量,當前主流的美元錨定型穩定幣(如 USDT、USDC)雖然以美元或美債作爲儲備資產,但實際商業價值主要沉澱在分發環節。2024 年僅 Circle 支付給Coinbase 的渠道分銷費用就高達 9 億美元,佔其總收入的 54%,這一數據清晰展現了行業價值鏈的分佈特徵:真正的商業主導權掌握在擁有用戶觸達能力的平臺手中。
2. 合規性成爲行業分水嶺,帶來“信任溢價”
視頻指出,早期加密貨幣與洗錢關聯的負面印象、過度投機屬性等"原罪",正在成爲阻礙主流接納的關鍵障礙。在這方面,Circle 的合規實踐提供了成功範本——成功打入了美國主流金融市場。隨着天才法案、香港穩定幣條例以及 Mica 歐盟法案的推進,這種"合規溢價"正在重塑行業競爭格局。
3. 穩定幣背後代表的是地緣金融博弈
視頻指出,美國對穩定幣的監管態度本質上是美元霸權在數字時代的延伸。這種博弈態勢導致傳統金融機構紛紛入場:銀行擔憂支付結算業務被蠶食,科技巨頭覬覦金融基礎設施紅利。尤其值得注意的是,監管機構目前仍將穩定幣嚴格限定在支付領域,對其衍生金融服務保持高度警惕,這種政策導向將持續影響行業演進路徑。
這次破圈視頻的意義,恰恰在於爲我們提供了一個難得的"外部視角"——透過 500 萬普通觀衆的反饋、評論區的高頻關鍵詞,我們可以看到主流市場對加密行業的真實認知和期待——合規性焦慮與實用性質疑。
1. 加密合規化與用戶資產安全
在小Lin說的視頻中,交易所合規化與用戶資產安全佔據了重要篇幅,並且這部分重點提及了 OKX。正是因爲對於普通用戶而言,加密貨幣的核心疑慮並非“能否盈利”,而是“資金是否安全”。 視頻評論區中,大量非幣圈用戶的留言也反映出了對監管合規性、資金安全性,以及是否存在“龐氏騙局”風險的擔憂。這些擔憂正是行業要獲得廣泛接納必須跨越的門檻。
畢竟,歷史的教訓歷歷在目:2014 年日本 Mt. Gox 因黑客攻擊和管理不善導致 85 萬比特幣丟失;2022 年 FTX 因挪用用戶資金而崩盤,百億美元市值一夜歸零。這些事件不僅重創行業信心,更讓市場受到了重大的影響:
• 2023年初加密貨幣總市值約 $8000億,遠低於2021年峯值($3萬億)
• 2023年加密融資總額僅 $95億(Messari數據),同比2022年($307億)下降 69%,創2020年以來新低。
• 2023年銀行危機(Silvergate、Signature關閉)法幣通道斷裂:加密企業美元出入金難度增加,
流動性下降、融資縮水、散戶離場,市場進入“寒冬”的黑暗時刻背後是整個行業爲監管缺位付出的慘痛代價。而主動擁抱加密貨幣合規是一條更難走的路,因爲這意味着高昂的成本。
視頻中特別強調了“儲備金證明(Proof of Reserves, PoR)”這一概念。相比較傳統金融機構的儲備金模式、機構託管等層層中介模式,清晰的儲備金證明(PoR)是類似於上市企業資產負債表的存在,而且更加實時透明。這裏面有着很多隱藏卻又十分有價值的信息,比如主流資產佔比量,可以等同於核心資產佔比;資產儲備金率可以等同於償付能力的有效指標。
月度儲備金證明披露如今已成爲主流交易平臺的標配。觀察 OKX 近兩年的實踐發現,在滿足基礎披露要求之外,還建立了鏈上監測系統,具備可疑地址實時追蹤和風險預警能力。從 OKX 的“CEX+Wallet+Pay”三位一體戰略可以看出,這是他們對全球用戶安全和產品體驗的承諾。同樣的,我們也能看到 Circle 通過堅持合規贏得美國市場認可一樣,這是長期的信用認證,是對投資者、用戶、包括監管方的答卷。
2. 穩定幣全球支付只是起點,應用纔是終局
小Lin說在探討"穩定幣全球支付體系"時,提出了一個目前穩定幣發展的關鍵點:雖然當前各國監管機構對穩定幣的定位仍聚焦於支付屬性,但其未來潛力遠不止於此。隨着穩定幣立法進程加速,全球巨頭紛紛佈局:
• PayPal 在 2023 年 8 月推出 PYUSD,成爲首家發行穩定幣的支付巨頭;
• 螞蟻集團、京東 等互聯網企業積極申請香港穩定幣牌照;
• 渣打香港、招銀國際 等傳統金融機構亦通過合資或沙盒測試探索穩定幣業務。
當前申請香港穩定幣牌照已有 40 多家企業,摩根大通 CEO 傑米·戴蒙耶也表示,他不明白穩定幣的吸引力,但他也不會袖手旁觀。當前行業正處於一個關鍵的轉型期:雖然各大機構都在爭相佈局穩定幣發行權,但整個市場對穩定幣的真正價值和發展路徑尚未形成統一認知。
隨着發行門檻降低,真正的差異化將體現在商業場景的構建能力上。比如跨境支付方面和電商合作,用穩定幣替代傳統銀行匯款(節省3-5%手續費);推進商戶接入:推動穩定幣在旅遊、遊戲、電商等場景的落地;擴大 DeFi 參與度,降低門檻;並且關鍵在於合規通道:通過牌照打通法幣兌換,讓穩定幣真正“可用”。
這也是爲什麼 Meta 計劃通過 WhatsApp 嵌入支付功能,打造社交場景的穩定幣應用;Coinbase 專注於構建具有社交、遊戲屬性的數字錢包;OKX 則從用戶需求場景出發,着重於數字貨幣支付與鏈上打通。
OKX 通過與 Circle 的合作建立美元與 USDC 1:1 實時兌換的合規通道,同時聯動銀行優化法幣進出金流程。同時,用戶可通過 OKX Pay 應用完成穩定幣轉賬或在POS終端進行支付。當用戶既能使用穩定幣進行各類場景支付,又能便捷地完成與法幣的兌換時,穩定幣的商業價值才真正得以完整呈現。
顯然可見的是,穩定幣相關公司正在加速抱團從而構建生態體系,在發行技術、生態應用、分發渠道形成多協同合作體,展開激烈的競爭。例如 Circle 與 Coinbase 的合作建立了 USDC 的發行和分銷體系;全球美元網絡(Global Dollar Network) 合作 30+業內頂尖公司,包括了美國主流交易平臺 Robinhood,加密貨幣交易所 Kraken,加密金融服務公司 Galaxy Digital 等等。
近期 Global Dollar Network (GDN )宣佈在歐盟發行 USDG 穩定幣,並宣佈 OKX 成爲核心合作伙伴。這是目前繼 USDC 後「唯一」一個明確在新加坡與歐盟都獲得監管認可的穩定幣, 已覆蓋 450 個國家/地區的超過 30 億用戶。
結語:破圈背後的長期主義
合規化正在成爲入場券,應用場景決定天花板:當普通用戶能夠像視頻展示的那樣,輕鬆使用穩定幣進行跨境支付和日常消費時,加密貨幣才能真正融入現實生活。
行業發展的每個里程碑都來之不易。每一次加密行業的破圈時刻,每一個走到主流視野的人物或者品牌,背後都凝結着長期的堅持和努力。他們的每一步都是精心佈局,是大膽嘗試,更是篤定信念,這是讓他們走到現在、走到我們眼前的原因,也只有這樣才能成爲加密建設者的代表。
小Lin說這次的破圈視頻,不僅僅是穩定幣開始了金融行業的創新革命,也是加密行業建設者長期努力的縮影。我相信,這不僅僅是簡單的一次被“看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