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加密貨幣市場因一則"遠古巨鯨拋售"事件引發震動——一位持有8萬枚比特幣、沉寂14年的神祕地址,在48小時內通過美國上市公司Galaxy集中拋售4萬枚比特幣,其規模與操作模式迅速引發市場對拋盤主體與背後邏輯的猜測。

巨鯨身份的鎖定:從持倉特徵到操作軌跡

能在14年間持有8萬枚比特幣且幾乎不動,需滿足兩大核心條件:一是無需依賴這筆資產變現,二是具備長期"無法操作"的客觀限制。據此篩選,全球範圍內符合條件的候選者被縮小至五人:一位中國公民、一位華人、一名中國高官、一名美國高官,以及暗網"絲綢之路"創始人Ross Ulbricht。

而拋盤方式成爲關鍵線索:此次拋售通過Galaxy完成,這家同時在美加上市的合規企業,以OTC場外交易與交易所轉入結合的方式消化拋壓。這種高度依賴美國合規渠道的操作模式,直接排除了前三位與中國相關的候選者——因其若選擇變現,更可能優先通過亞洲市場渠道。

特朗普動向與拋盤的關聯性

美國前總統特朗普的近期舉動進一步加深了事件的複雜性。他不僅高調參與"美國加密周"活動,更在市場普遍預期(穩定幣法案)通過的背景下,罕見爲加密貨幣"喊單"。這種看似多餘的操作,被解讀爲在爲巨鯨拋盤"掩護"——通過製造市場積極情緒,緩解拋壓對價格的衝擊。結合其對加密領域的異常關注,特朗普被認爲是此次事件的知情者。

綜合多重線索,拋盤主體被指向"絲綢之路"創始人Ross Ulbricht。其履歷與該地址的持倉週期高度吻合:2013年因運營暗網平臺被捕後,資產長期處於凍結狀態,而近年傳聞顯示其與特朗普家族存在關聯。有觀點認爲,此次拋盤是雙方協商後的結果——作爲對特朗普團隊"施救"的回報,變現資金的主要部分將流向特朗普家族。

對加密市場的連鎖影響

此次拋盤已引發比特幣在高位的明顯分歧。作爲美國相關勢力帶頭拋售的信號,其直接影響體現爲比特幣漲勢停滯,部分機構資金開始轉向以太坊。當前比特幣的資金流入高度依賴ETF渠道,美國散戶對背後邏輯仍不知情,市場脆弱性凸顯。

短期來看,若缺乏大額增量資金入場,加密市場的活躍度可能持續降溫。而"美國勢力帶頭離場"的預期,或將進一步動搖機構對 Bitcoin 的信心,加速資金向以太坊等替代幣種轉移。這場由遠古巨鯨引發的風波,正悄然改寫着加密貨幣市場的短期格局。#巨鲸解锁万枚BT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