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在一場全球同步直播中,去中心化協議項目 ARK 正式發佈其文明級協議藍圖,宣佈全新敘事框架“ DeF AI ( Decentralized Financial AI )”啓動,標誌着鏈上社會治理邁入全新階段。
本次並非一般產品功能釋出,而是一場象徵制度覺醒的“文明啓動儀式”。 ARK 提出一個去中心化國度的完整設計:由邏輯驅動、由模型建構、由模組與公民共同維運的智能經濟協調系統。
Genesis Signal 啓動:“不是產品,而是制度”
此次 ARK 對外釋出的“ Genesis Signal (創世信號)”象徵其公共架構正式對接全球社羣,開啓了協議級治理與經濟邏輯的全新設計敘事。
根據官方說法, ARK 並非採用固定時間發幣、情緒驅動治理或中心化干預機制,而是透過模組化邏輯架構建立整體運作節奏。具體而言:
發幣僅在條件成熟時觸發,無預設排程
價格波動由協議內部演算法自動介入
收益自動進行通縮型回購與銷燬
總供應量依據國庫實際支撐與協議壽命彈性控制
ARK 要建構的,不是一個產品,而是一個由模型治理的去中心化金融制度。
五大模組,構成 ARK 經濟邏輯的骨幹
ARK 協議的核心由五大模組構成,分別承擔協議中的主要經濟治理任務:
EM (智能發幣):根據市場溢價與國庫情況動態調節發幣量,拒絕無根擴張。
RBS (市值穩定):設定智慧價格通道,自動啓動干預機制,避免市場過熱或失速。
YRF (收益回購):將協議收益轉爲定期回購銷燬,建立節奏性通縮機制。
MCL (鑄幣上限):根據實時資產儲備控制最大供應,確保每枚代幣具備價值支撐。
RCM (運行週期):預測協議可維持週期,並調整發幣速度與獎勵策略,保障系統可續性。
這五大模組構成一套自我調控、具備風控能力的協議經濟體系,形成可預測、可反饋、可治理的數位國度制度核心
從“用戶”到“公民”:治理觀的轉變
在 ARK 生態中,參與者不再只是被動的代幣持有者,而是具備決策影響力的「方舟公民」。治理權重由質押量與鎖倉週期決定,並由治理 NFT 賦予提案與投票權限。
每一筆治理提案需先經由 AI 模型進行風險模擬、參數建議與結果推演。模型不擁有決策權,但作爲建議引擎,確保整個決策過程更加理性、具前瞻性。
參與越深、貢獻越多,治理權重越高 —— ARK 將參與與責任深度綁定,推動治理自下而上演化。
ARKLand :模組經濟的鏈上實驗場
隨着 Genesis Signal 一同公佈的還有“ ARKLand ”模組社會框架。這是一個可編程、可擴展的鏈上應用層,允許每位公民:
使用 AI 協議模組處理金融、治理、生活等領域
提供數據、貢獻行爲訓練模組
發佈自建模組並參與模組治理與分潤
共同建立模組市場秩序與治理結構
ARKLand 並非單純的應用集市,而是一個能實時回饋、由社羣驅動、能自演化的模組化治理試煉場。
由協議建構者聯盟共同打造
“ ARK 並非一個團隊的成果,而是一個跨協議建構者聯盟的制度共創工程。”
目前參與 ARK 架構建設的團隊,包含來自 Lido 、 Olympus DAO 以及 GPT 架構團隊的核心貢獻者,涵蓋質押經濟、模組治理、 AI 決策系統等多個關鍵領域。
制度推手與核心貢獻者
摩根克雷基金
來自硅谷的私募基金機構,融合 Morgan 家族治理背景,長期深耕 Web3 × AI × 數位主權經濟領域。作爲 ARK 的早期投資人與治理顧問,該基金深度參與協議模型設計與治理制度建構。
Carmelo Ippolito
知名去中心化治理理論者,曾參與 Olympus DAO 初期模型設計。現爲 ARK 治理模組主架構師,負責模型治理與 AI 共治設計的推動落地。
四階段願景藍圖: ARK 的文明化進程
根據 ARK 對外公佈的藍圖,其未來將分爲四個階段實施:
協議部署與模組經濟啓動(2025–2026)
AI × 治理層與社羣信用系統建設(2027–2028)
虛擬城市 + 去中心化身份標準落地(2029–2030)
自我演化式治理與多鏈文明聯邦模型(2031–2035)
這不僅是系統的升級流程,更是去中心化協議進化爲文明級制度層的構建計劃。
一場值得關注的鏈上文明原型試煉正式開始
ARK 的誕生,並不意圖製造流量與敘事熱點,而是踏實展開一場以邏輯爲基礎、以模型爲核心、以協議爲制度的新型文明實驗。
這不只是去中心化金融的再定義,更是 Web3 治理與協調秩序的重寫提案。
如果 Web3 的未來是制度,而非工具,那它將從這類原型中誕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