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祛魅理論十五:遇事不決,套娃解決』
這是近期我在調研一些項目時後知後覺。套娃作爲一箇中性詞,在 Crypto 行業中已然是個巨大的貶義詞
無論是項目方爲了隱藏背後的草臺,還是爲了拉高表面的收益率,又或者是想要講出高大上的宏偉敘事,無不可以利用套娃的方式來解決
前有 LRT 項目方,“嫌 LST 收益太少?來我這吧,再給你加個 token 收益。還不夠?那再拿去隔壁同行質押吧,還能再多拿一個 token 收益”
可到頭來的結局是什麼,用戶拿着真金白銀的本金換回來各種紙面的賬戶收益,同時眼睜睜地看着自己的錢可見不可用
後有項目方解決各種信任問題,“你覺得 A 的結果可信度不高?那來吧,我這會讓 B 來驗證這個結果。還不夠?那我再找 C 來共同驗證……“
實際結果是,你原先只需要信任 A 的結果,結果演化爲你需要同時相信 B C 甚至是 D E F 等的驗證結果。所以這到底是增加了解決了結果可信度問題,還是徒增各種成本和複雜度
你們猜,這又是 Kaito 榜單上的哪個項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