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艘巨輪駛入寧波舟山港,船長老李的手機突然震動,價值3.2億的32萬噸澳洲鐵礦石貨權,已通過一串數字悄然轉移。他盯着屏幕喃喃道:“那張跟了我半輩子的紙質倉單……真的成了手機裏的代碼?”
2025年7月10日,上海市國資委黨委書記賀青主持召開了一場不同尋常的會議。黨委中心組首次將加密貨幣與穩定幣列爲專項學習議題,60餘名官員和專家悉數到場。
這場看似常規的學習會暗藏玄機。在美元穩定幣壟斷全球99.9%交易量、香港(穩定幣條例)8月1日即將實施的背景下,上海國資體系的主動進擊,標誌着中國在數字金融領域從防禦轉向戰略反攻的關鍵轉折。
01. 政策破冰:從“嚴防死守”到“疏堵結合”的戰略轉身
會議釋放的信號極其明確:上海國資系將全力押注區塊鏈技術在跨境支付、供應鏈金融和資產數字化三大場景的落地。
監管思路已悄然轉變。與過去嚴防死守的態度不同,賀青在會上強調“保持對新興技術的敏銳感知”,要求“加強對數字貨幣的研究探索”。政策天平首次向“疏”傾斜,爲創新開出一道口子。
上海計劃年內發佈(上海市穩定幣試點管理辦法),核心內容包括牌照準入、反洗錢規則及由市屬國企牽頭搭建“數字資產交易及清算平臺”。這將是國內首個在岸人民幣穩定幣合規落地的制度框架。
上海市國資委主任賀青的講話中,“數字貨幣”替代了“加密貨幣”的表述,暗示會議核心已轉向數字貨幣與穩定幣的結合衍生。這一微妙變化被市場視爲監管風向的重要信號。
02. 技術奇襲:三大戰場重構全球貿易規則
跨境支付成爲首當其衝的突破口。傳統跨境匯款平均手續費高達6.35%,耗時數日,而區塊鏈技術可實現“支付即結算”,成本降至0.00025美元,時間壓縮到分鐘級。
上海計劃依託自貿區政策優勢,探索離岸人民幣穩定幣試點*,與數字人民幣形成“穩定幣實時結算+數幣最終清算”的雙軌模式。在徐彙區某國資技術平臺基地,人民幣穩定幣已實現與海關通關數據的秒級聯動。
供應鏈金融則是第二個高地。國企巨頭上汽、寶武有望率先試點區塊鏈技術重構供應鏈:通過智能合約將應收賬款代幣化,結合穩定幣結算,中小企業融資週期從30-60天縮短至T+0。
螞蟻旗下ZAN平臺的測試數據顯示,該模式使響應速度提升40倍。這意味着,國企體系內超萬億級的應收/庫存資產將被激活。
資產數字化(RWA)被賦予戰略級地位。協鑫能科聯合螞蟻數科將光伏電站收益權代幣化,散戶可用穩定幣認購份額,完成國內首單2億元融資;中油資本在伊朗能源貿易中測試“穩定幣+RWA”模式,結算週期從3天壓至2小時。
上海國資國企坐擁大量基礎設施、不動產、能源等實體資產,這些低流動性資產正成爲代幣化的最佳標的。法律適配方面,上海法院已承認虛擬貨幣財產屬性,爲RWA發展提供司法保障。
03. 滬港協同:離岸人民幣的突圍密碼
香港成爲上海破局的關鍵支點。香港(穩定幣條例)實施後,上海企業正通過兩類路徑借船出海:一是與國泰君安國際、衆安在線等香港持牌機構合作參與穩定幣發行;二是借鑑香港金管局Ensemble沙盒機制,在臨港新片區建立封閉測試區。
衆安銀行作爲香港首個穩定幣儲備金託管行,2024年託管規模已超150億港元,淨息差達2.41%。香港金管局mBridge樞紐剛剛突破每秒10萬筆交易關口,其動態貨幣轉換引擎可同時處理7種穩定幣的實時匯兌。
“滬港兩地可探索發行錨定人民幣的離岸穩定幣,並研究數字人民幣與各類合規穩定幣間的互操作性,”上海金融與發展實驗室特聘研究員鄧宇建議,“在合規框架下,研究數字資產市場的互聯互通。”
香港在穩定幣監管方面已走在前列。香港(穩定幣條例)要求105%的抵押資產證明——推翻國際通行的100%標準,東亞銀行迅速推出面向RWA資產的超額抵押託管方案。
04. 風險暗涌:創新與騙局的一線之隔
這場變革正行走在創新與風險的刀鋒上。
7月以來,北京、深圳、蘇州、重慶、寧夏等國內多地接連發布風險提示,警示以“穩定幣投資”爲名的非法集資風險。深圳市防範和打擊非法金融活動專責小組辦公室指出,不法機構打着“金融創新”“數字資產”等幌子,利用公衆對穩定幣認識的不足吸收資金。
“鑫慷嘉金融傳銷案”震驚了整個金融圈,200萬投資者血本無歸,130億元資金去向不明。涉案平臺以虛擬資產投資爲由頭,以穩定幣爲支付手段,以傳銷爲組織架構,在崩盤前的48小時內,項目方將聚攏的高達約18億USDT的資金迅速轉移至開曼羣島的空殼公司。
復旦大學法學院教授許多奇指出,穩定幣法律屬性模糊,既非法定貨幣,也難以完全歸入證券、信託或電子支付工具等傳統範疇。這種異質性導致其法律歸類存在高度的不確定性,極易導致監管真空和套利。
安全是這場變革不可逾越的底線。會議罕見地警示三大風險:監管合規漏洞、技術脆弱性、市場波動。上海政策附錄第17條要求所有試點企業通過PCI-DSS 4.0金融安全認證——這道防火牆把95%的區塊鏈公司擋在門外。
螞蟻國際工程師在項目日誌中記錄:“上月我們剛攔住17萬次攻擊嘗試,DCC引擎的加密層每日更新率已超53次。”
05. 全球棋局:金融新秩序的“上甘嶺戰役”
國際博弈悄然升級。美國(GENIUS法案)將穩定幣納入合法支付工具,歐盟(MiCA法規)強制發行方持牌運營,上海的 “技術合規+產業賦能”策略本質是差異化突圍。
其核心邏輯在於:以香港爲離岸支點,以上海自貿區爲在岸沙盒,以RWA爲價值錨點,打一場數字金融的“上甘嶺戰役”。
歐盟議會研究曾預言:央行數字貨幣將通過增加競爭對手數量,重塑加密貨幣市場競爭格局。而今上海的行動表明,這場競爭已超越單純的貨幣形態之爭,演變爲全球貿易結算體系主導權的爭奪。
技術卡位戰同步打響。古鰲科技憑藉數字人民幣硬件錢包技術積累快速適配穩定幣跨境支付;法本信息的FarAI平臺將跨境供應鏈金融交易時效從3天壓至90秒;艾融軟件將其爲國有銀行搭建的數字人民幣錢包系統延伸至穩定幣兌付流程。
銀聯國際的支付牌照正在變成超級接口。其最新部署的香港接入點讓跨境穩定幣清算具備了物理穿透力,某迪拜珠寶商展示了一週前的交易記錄:“價值800萬港幣的鑽石從香港保險庫到上海金交所賬戶鏈,清分過程只跳轉了兩次頁面。”
銀行櫃檯裏沉睡的SWIFT代碼第一次出現生存危機。當船長老李手機裏的那個數字撕開全球百年貿易結算體系的一角鐵幕時,一場靜默的金融革命已悄然啓航。#CPI数据来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