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十年來,美元在全球金融體系中看似堅不可摧的霸權地位。然而近幾年,地緣政治的緊張、持續膨脹的債務以及金融制裁的“武器化”所帶來的反噬,美元逐漸走弱,雖然進程緩慢,但趨勢已然顯現。
美元目前面臨的三大問題
1、儲備地位下降
2、債務持續膨脹
3、金融武器化反噬

現在美國的核心戰略依賴於兩大支柱:合規的美元穩定幣與代幣化的美國優質資產。構建一個平行的、技術驅動的美元價值網絡,讓全球數字經濟再次深度綁定於美元生態。鏈上美元解決流通和支付,鏈上美股提供優質資產,實際上是對第三世界國家的鑄幣權的剝奪。

➤ 第一根支柱:受監管的“鏈上美元”——將全球需求轉化爲美債購買力
美國戰略的第一個支柱,是將合規的美元穩定幣打造爲全球數字經濟默認的流通媒介。近期備受關注的(Lummis-Gillibrand支付穩定幣法案)等關鍵立法,正加速將USDC這類主流穩定幣的發行正式納入聯邦監管框架。
這項立法的精妙之處在於,它強制要求穩定幣發行商必須將其儲備金的絕大部分投資於高流動性的優質資產,其中短期美國國債是核心選項。這意味着,全球市場對數字美元的每一次購買和使用,都將幾乎等同於一次對美國政府債務的間接購買。
這個機制爲美國龐大的國債找到了一個源源不斷、遍佈全球的新買家。當亞洲的用戶購買USDC用於跨境支付,或者當南美的投資者使用穩定幣進入去中心化金融(DeFi)市場時,其法幣兌換的資金大部分會流向穩定幣發行商,並由其買入美國國債作爲儲備。據行業專家和部分研究機構(如大西洋理事會)分析,隨着穩定幣市場的擴張(預計到2030年將達到數萬億美元規模),這一機制有望在未來幾年內有效緩解數萬億規模的美債發行壓力,將外部需求轉化爲對美國財政的直接支持。
➤ 第二根支柱:代幣化的“鏈上美股”——吸引全球資本的
如果說穩定幣解決了美元的“流動性”問題,那麼美國戰略的第二個支柱則旨在解決“吸引力”問題——即將美國最優質的金融資產,如美國國債和藍籌股,“上鍊”代幣化,使其成爲全球投資者的首選數字儲備資產。
以華爾街巨頭貝萊德(BlackRock)推出的代幣化基金BUIDL爲標誌,BUIDL基金將高信用的美國短期國債轉化爲可在區塊鏈上7x24小時進行全球交易的數字代幣。這種被稱爲“真實世界資產代幣化”(RWA)的模式,極大地降低了全球投資者的准入門檻。
過去,一個普通國家的投資者想要購買美債或美股,需要經過繁瑣的開戶、換匯和跨境轉賬流程。而現在,理論上任何地區的任何人,只需擁有一個數字錢包,就能便捷地投資於這些美國核心資產。正如貝萊德CEO拉里·芬克(Larry Fink)所言:“任何股票、任何債券的代幣化是金融的下一代發展方向。” 這種前所未有的可及性,正在形成一個強大的資本吸引力,將全球儲蓄高效地吸入美國資本市場。
這兩大支柱並非孤立存在,而是構成了一個精妙的、自我強化的資本閉環。全球用戶將本國貨幣兌換成USDC,穩定幣發行商隨即將儲備金投資於美債;而後,用戶再使用USDC購買代幣化的美股或美債基金。從全球用戶的錢包出發,支撐了美國的債務,最終又流回了美國的資本市場。

這個閉環巧妙地繞過了許多傳統金融體系中的壁壘和摩擦,藉助區塊鏈技術實現了效率的最大化。爲美元的流通注入了新的活力,更爲美國的核心資產找到了更廣闊的全球買家,這不僅是對現有金融秩序的一次升級,更可能是一場決定未來全球金融霸權的歸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