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看現在流行“CTO”。

缺乏明確做市準備和充分籌碼控制的CTO,基本等於見光死。

我依然覺得 Eggflation 和 Robotheism 的敘事是 tier1,它們也給我上了生動的一課。

敘事是用來解釋漲跌的,而背後的資金讓K線呈現出一種順應人內心需求的形態。

當我們僅僅模仿表象,而不充分準備其本質,戲劇就無法繼續上演。“社區驅動”的項目之所以失敗絕非因爲私利與背叛,因爲人性註定在損益面前精於計算,舉例如興起又衰落的“漢薩同盟”。

當資金變得愈發集中,鬆散的同盟就會被更中心化的操控多替代。被推在臺前的代言人成爲大衆的偶像崇拜,以實現背後的戰略目的。

順應這一變化,加入其中,成爲故事的製片人,或洞若觀火的觀衆。

而絕大多數人,註定是輸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