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一波行情我之所以重倉UNI主要不是因爲unichain本身的表現有多出色,而是我一直在關注整個Layer2(L2)生態的數據變化。
unichain算是中途加入L2賽道的選手,說實話它做得也談不上特別驚豔,進展也比較平平。但從核心指標來看——比如鎖倉量(TVL)和交易量——它依舊穩居前五,算得上比較堅挺的一批。
相比之下,後來陸續出來的L2項目就明顯不行了。很多都是做樣子,缺乏實際支撐,不光項目推進慢,數據表現也一塌糊塗。整體來看,這些項目高度同質化,沒有創新,現在基本已經被市場邊緣化了,看不到什麼起色,以後能翻盤的可能性也不大。
像StarkNet、Linea、Scroll、Blast這些,曾經都風頭很勁,一度被吹得很高。但現在再去仔細看,幾乎找不到什麼還能拿得出手的優勢了,狀態就像已經“死”過一輪,徹底涼下來了。
如果UNI能把Layer2業務做起來,再疊加unichain的業務,未來UNI市值回到前十隻是時間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