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Biteye
嘴擼了這麼久,仍感迷茫無力?? 面對 AI 刷屏和信息噪音,InfoFi賽道看似內卷,但真正的有效參與絕非盲目刷屏。
我們整理了參與 InfoFi 的實操攻略,幫助大家擺正心態,提升內容質量,以更精準的互動方式參與其中!?
⭐️ 一、InfoFi 核心指標解析:告別單純“刷量”思維
Smart Followers:影響力大、內容質量高的粉絲。InfoFi 許多平臺使用智能算法評估賬號影響力時,關注者質量比數量更重要,擁有更多Smart Followers的賬號,其每條內容能獲得的評分和獎勵就更高,會被算法“加權”提升。
Mindshare:Mindshare 本質是討論熱度和輿論份額。有些InfoFi平臺會跟蹤某個幣或話題在社交媒體上的討論度。例如,提供多維度指標,包含價格走向、市場情緒和心智佔有率,幫助用戶瞭解一個項目在社區的熱度。
積分機制:InfoFi項目普遍採用積分激勵用戶產出內容。比如發佈優質加密內容可獲得“Yaps積分”。算法綜合評估發帖質量、互動深度、話題相關性等因素,並特別重視來自Smart Followers的互動(評論、轉發等)。
積分用途包括:獲得未來空投資格、在排行榜中排名靠前。比如 Galxe Starboard 也會根據用戶在鏈上的多維貢獻(推文數、點贊、完成任務情況)給予排名獎勵。
總之,要有效參與並積累積分,就要持續輸出有價值的內容,並與社區進行高質量的互動,而非僅僅追求數量。
⭐️ 二、從 0 粉絲小賬戶到高粉絲數的階梯攻略
1、起號階段(100-1000 粉絲)
起號階段,最重要的是互動混臉熟,積極在熱門 KOL 或項目推文下評論,但確保評論有見地,引發討論。目標是吸引迴應,提升賬號關注度。內容發佈方面,初期可先從轉發優質推文推或簡短評論熱門項目開始,貼上話題標籤,讓算法記錄活躍度,不需要花太多時間在寫內容上,主要是互動!
給新人一些建議,以下引用了 @DRbitcoin36、 @wangy112375、 @comthruzuo 的整理。
首先,可以在部分項目的官網榜單上面查看 7 天\30 天榜單排名,找到大佬們互動,並且在評論當中帶上自己的推文,當然不要每一條都帶上自己的推文鏈接,以免被系統風控。以及最好是跟主題相關的推文,更能引起討論和共鳴,不要純蹭流量。
其次,此外向大家推薦一些比較熱心的老師,基本上跟他們互動都會回覆。 比如 @Leoninweb3、 @0x_Todd、 @sleepy0x13、 @diamondhandjs、 @zohanlin、 @EnHeng456、 @CalmanBTC、 @ordjingle、 @off_thetarget、 @ZF_lab、 @softlipa1018、 @youyou5202、 @0xKevin00、 @y_cryptoanalyst、 @Monica_xiaoM、 @WY_mask、 @Vito_168、 @jiujinshan2022、 @sukicao2、 @Dp520888、 @Lucast168、 @0xScottBTC、 @CryptoPainter_X、 @hoidya_、 @0xBclub、 @wanghebbf、 @isadora288881、 @0xKingsKuan、 @CindyCreation
2、成長階段(1000-5000 粉絲)
- 固定更新頻率:可以開始多寫原創短文,內容可以是市場分析、項目梳理、空投策略等,每篇推文字數控制在中等篇幅,內容緊貼當下熱點。同時,每當在 InfoFi 平臺上有 “熱門項目上榜”,及時參與討論和內容創作,也能帶來額外曝光。
- 質量與數量並重:多數項目強調質量>數量,不要用AI水文章,刷屏發無意義的內容很容易導致屏蔽和反感,甚至影響平臺對賬號的評估,高質量長推往往能獲得更高積分。
- 持續互動:繼續在有影響力賬號(如Top榜單上的KOL)下留言。將這些 KOL 添加到 Twitter 列表,並設置小鈴鐺,及時評論,並且應該展現一定的思考,而不是簡單的附和。
3、進階階段(5000+ 粉絲)
- 精品文章+個人品牌:持續輸出精品、高質量文章,並且可以逐漸形成賬號主題,例如專注解讀某一些項目或講解某些生態。
爲什麼要垂直深耕,以及注重內容原創性?? 數據顯示,通過分析30天Top Yappers 榜單中粉絲數在 35K 以下但 Smart Followers 比例高的賬戶,可以看出內容強項(比如專注於某個特定生態、獨到的市場觀察)是構建個人“護城河”的關鍵。原創、有見地的內容容易被記住,而 AI 複製文和無效社交圈很難產生 Mindshare。
- 積極與項目方互動:關注即將上線項目或已上榜項目的官方賬號,主動轉發並 @ 項目方,用心評論推文。高質量輸出可以吸引項目官方注意,有可能獲得合作機會。
- 持續互動,沉澱粉絲:進一步建立與其他KOL的關係,比如可以進行賬號互推或合作討論,形成雙贏。長期來看,賬號影響力就是“護城河”,可以在新項目中能比初學者更快搶佔話語權和排名。
注意,任何階段內容創作過程不要太依賴AI,需要有自己的見解,而非靠AI水文章刷屏,容易敗好感並降低賬號權重。
⭐️ 三、從低粉起步的進階案例
新手常常會陷入一個誤區:覺得粉絲越多,影響力就越大。但 @Alvin0617 用了 6 個月時間,將 Smart Followers 數量翻了 80%,邁向1000數量,用自己的實踐證明,哪怕初期粉絲量不大,只有幾百幾千,也完全有機會在 InfoFi 平臺上登上每日榜單。他反覆強調的兩個核心指標:Smart Followers Ratio 和 Mindshare,以下是相關經驗:
粉絲數量不是唯一標準:關鍵在於吸引那些真正懂行、能帶來高質量互動的 Smart Followers。Alvin特別提到,如果一個生態中有越多的 Smart Followers,這個生態的成長就會越快。比如Hyperliquid生態的玩家。如果對DeFi或 PerpDEX感興趣,可以把內容分享給這些真正的“真金白銀”的玩家,信息影響力會呈幾何級數增長。
重新理解Mindshare,嘗試做“第一個喫螃蟹”的人: Mindshare這個概念不是發了多少推文,而是內容在用戶心中佔據了多大的位置,是否與某個特定領域或項目緊密關聯。比如Alvin早在去年 8 月 Huma 還沒火的時候就對其做了完整介紹,在 Huma 爆火時,賬號當天的Mindshare峯值能達到 15%!這也反映出了大家認可且第一時間談論好項目的人,纔是 InfoFi 能夠突出的價值。
低粉的精準互動策略:不必去死磕那些粉絲數幾十萬的KOL,相反可以和那些優質但粉絲不多的KOL互動。互動不是爲了刷存在感,而是爲了建立高質量的連接。通過這種方式,即使粉絲基數不大,也有機會被那些真正有影響力的人注意到,從而形成“漣漪效應”。
⭐️ 四、如何選擇嘴擼項目
InfoFi賽道項目越來越多,選擇適合自己能力和節奏的項目至關重要。
高熱度項目(競爭激烈,獎勵豐厚):包括 @Galxe、 @ethos_network 等已有大量參與者的大項目。這類高熱度項目獎勵池大、代幣潛力高,但同時競爭也極爲激烈,需要強質量內容和密集互動。
比如,以Galxe Starboard爲例,首期即吸引了 Plume、Dango 等20餘個項目,投入獎勵金超過 500 萬美元。
中熱度項目(有一定關注度,投入產出平衡):比如 @noise_xyz 、 @wallchain_xyz 一方面競爭程度適中,另一方面也能獲得可觀獎勵。
冷啓動項目(剛上線或規模小,競爭小巧): @MirraTerminal、 @GiveRep此類項目可能用戶基數小,比較容易獲得空投資格。
總之,建議同時跟蹤多個項目的動態,但最好不要超過3個,容易分身乏術。根據項目質量、自己的時間投入情況和風險偏好來決定參與重點。
⭐️ 五、針對內容發佈策略的技巧:打造有價值的推文
優質而高頻的內容輸出是InfoFi嘴擼的關鍵,推文內容可參考以下策略:
內容結構與長度:一條推文可以包含背景介紹、個人看法和數據支撐,比如附帶簡單的圖表、截圖或鏈上數據,更具說服力。長推(1000+字的多圖文thread)信息量往往更大,容易滿足平臺“信息量加權”機制。當然,要保證信息相關度,建議可聚焦一個主題,不要漫無目的拼湊熱點。
具體到字數,一般中長篇推文(例如每篇幾百到一千字、偶爾一兩千字的thread)既能保證信息量,又容易閱讀互動。
發佈頻率:保持穩定輸出,但質量永遠是第一位。理想情況下每天至少發 1–3 條推文,可選在社交活躍時段發佈,比如東八區中午、晚間,獲得更多實時流量。除了原創推文,也可以適當轉發優秀內容並添加評論。但是不要爲了數量而質量下降,最優策略是“質量+頻率”並行。
評論互動技巧:評論區互動是獲取smart followers關注和增加粉絲數的重要途徑。可以把排名靠前的KOL或熱門項目賬號加小鈴鐺,第一時間留言,可以提出深入問題或分享相關經驗。此外,合理提出不同觀點也有效,畢竟“逆向思考”往往能引發討論。
此外,還可以在一些官方賬號推特發佈的新消息,在第一時間進行評論,能爲你帶來可觀的流量。比如當幣安這類頭部平臺的官方賬號發佈新推文時,越早留言,評論瀏覽量就越高,有助於增長粉絲數。再比如, @cz_binance
和 @heyibinance 這樣願意互動的Top級KOL,如果你寫的內容有意思,甚至可能獲得他們的關注,這將爲賬號帶來很多自然流量。
結合外部資源:可利用平臺提供的分析工具幫助選題。比如一些平臺會定期發佈Mindshare榜單、排行榜,展示當週熱門話題。關注這些榜單,選擇還沒被充分討論的熱點進行輸出,可提高文章相關度和被發現的機率。
六、總結
“嘴擼”之路漫長且充滿挑戰,心態至關重要。當看到別人曬大肉空投,自己卻沒上榜或收益寥寥時,沮喪在所難免。但要理解,有些項目確實需要頂級 KOL 來帶動流量,他們的影響力是多年積累的結果,不必過度在意。同時,也要理解有些大佬可能非常忙碌,或者出於自身考量無法一一回應,不必因此耿耿於懷。
重要的是專注於提升內容質量,保持積極的心態,我們始終鼓勵大家以平常心參與InfoFi 生態,一起build更健康、更高質量的加密推特交流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