週末我聽到的另一則視頻則是一位博主對彼得蒂爾近期訪談的總結,聽完後我非常震撼。

關於彼得蒂爾,我在前面的文章中曾經捎帶提過一句,他是美國現任副總統萬斯的貴人,一路提拔和扶植他登上了現在的權力寶座。

再早幾年我讀過他的(從0到1)。

在我的印象中,他是硅谷的一個隱形大佬,默默地以他的鉅額財富影響着美國的政界和科技界。

在這則訪談的視頻總結中,作者歸納了彼得蒂爾幾個相當“突兀”的觀點。

在彼得蒂爾看來,人類近幾十年來除了電腦和手機這種比特世界的創新以外,人類在現實世界的科技領域創新幾乎完全陷入了停滯-----人類依舊治不好癌症,壽命已很難再延長......

可以說我們現在用着21世紀的手機但仍然坐着19世紀的地鐵。

這種在現實世界的科技停滯造成的後果是什麼呢?

無論對個人還是對公司來說,都是無盡的內卷和零和遊戲,一部人得到另一部分人就失去。所有人都會爲搶那一點存量而拼命。

因此,現在虛擬世界中的各種網暴、戾氣、矛盾激化在他看來並不是觀念之爭而是把所有因停滯和內卷造成的焦慮對準和發泄到某個特定羣體和某個特定人物,通過獻祭他們獲得暫時的平靜和緩和。

而這種狀況最終的結局只有兩個:

一個是現有的秩序徹底崩盤,走向混亂和無序,大家一起玩完。

而另一個在他看來則更危險,是出現一個全球單一的國家,這個國家告訴大家:別處很混亂、很失序,但你們不用怕,到我這裏來,聽我的話,我給你們安全和秩序。

但你們要付出的是你們的自由。

面對這個兩難的結局,彼得蒂爾的方案是押上自己的財富進行一場豪賭,在這兩個結局到來之前找到第三條路。

這第三條路的核心是找到一種約束。

這個約束在政治上的表現就是全面抵制全球化,防止這個國家出現以威脅美國。在行動上的表現就是全力找到像萬斯這樣和他觀點默契的反建制派,讓他們掌權,對抗這個可能出現的國家。

以此來抵抗第二種結局的到來。

這個約束在科技上的表現就是全力支持AI。他是OpenAI最早的投資者,也是Palantir的創始人之一。他的目標是要用AI來創造這種秩序,用這種秩序防止終極混亂和失序的發生。

彼得蒂爾的觀點是否正確不是我想討論的要點,我想分享的是他的言行完全顛覆了此前我對硅谷風投的印象。

此前的我一直認爲:

硅谷的風投在投資企業時考慮的是企業的商業模式是什麼?這個商業模式未來會不會流行?潛在的客戶是誰?會帶來多大的收益?

然後以此來預估這個企業未來的市值會有多大,再看看現在以什麼成本投資可能得到多大的收益。

但彼得蒂爾顯然已經完全超越了這個層次。

他投資某些公司考慮的首要因素已經不是投資對象是否會符合未來的趨勢,而是投資對象能否制定未來的社會規則。

我還想到但斌提到過的一個投資思路:尋找可能改變世界的公司。

彼得蒂爾的思想比這個思路還要更進一步,他投資的某些公司不僅能改變世界,還要按自己的理想去改變世界。

從野心上看,彼得蒂爾遠遠超過了他們。

彼得蒂爾的這種投資方法比傳統風投的風險更高,可這樣的企業一旦成功,它給投資者帶來的回報將是傳統風投無法比擬的,因爲屆時他投資的公司將按他的構想掌控未來世界的運行方式。

此外,在我看來彼得蒂爾期望的這種“約束”除了AI之外,還有另一個更有效的工具,那就是加密技術。

而彼得蒂爾也沒有缺席加密技術的盛宴。和木頭姐一樣,同樣是早在2015年,他就開始購買比特幣了。另外他的Founders Fund也在加密生態佈局各種企業。

從投資的角度看,如果願意冒更大的風險,按照彼得蒂爾找“約束”的方式去投資,加密世界自不用說;另一個戰場則必然少不了美股----------這是以十年爲時間單位完全忽略短線波動的長線投資。在這樣的投資中,美股中那種有望成爲未來社會規則制定者的企業則極有可能是最大的潛力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