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7月9日,美股尾盤時段,比特幣(BTC)價格突破5月22日創下的歷史高點111,963美元,達到112000美元,日內漲幅近3%,引發全球市場熱議。 此輪上漲恰逢上市公司“屯幣”熱潮持續升溫,以及美聯儲6月會議紀要釋放的降息信號,此次突破或歸因於機構需求激增和風險偏好回暖。 然而,美聯儲貨幣政策的未來走向、全球經濟不確定性以及加密市場的監管風險,仍是比特幣持續上漲的關鍵變量。
比特幣新高:企業屯幣與市場熱潮
比特幣價格在2025年7月9日創下11.2萬美元的歷史新高,隨後回調,據 AiCoin 數據,比特幣總市值已超2.2萬億美元,佔加密市場總市值的63.38%。
K線形態:
日線級別顯示,7月9日形成一根長上影陽線,高點111999.79未能突破後回落,表明上方拋壓較重。
小時線近期呈現震盪整理走勢,價格在111500附近遇阻,多次嘗試未果。
技術指標:
MACD:小時線DIF和DEA均值向上,但柱狀圖逐漸縮短,動能減弱;日線級別多頭趨勢仍佔優,但高位可能面臨調整壓力。
RSI:小時線RSI處於64-66區間,接近超買區域但尚未進入強勢單邊;日線RSI維持在70以下,顯示上漲空間有限。
EMA:小時線EMA7(110945)對當前價格提供支撐,EMA30(109824)與EMA120(108873)保持多頭排列,整體趨勢偏多。
成交量:
7月9日日線放出巨量(17282),伴隨大幅拉昇,說明資金推動明顯,但隨後量能萎縮,顯示追漲意願不足。
小時線成交量逐步減少,市場情緒趨於謹慎。
上市公司“屯幣”熱潮是推動比特幣價格上漲的核心動力。2025年以來,MicroStrategy、Tesla、Block等公司持續增持比特幣,BlackRock持有BTC超69萬枚、MicroStrategy的BTC儲備近60萬枚,企業的入場不僅推高了需求,也爲比特幣賦予了“數字黃金”的避險屬性。
現貨比特幣ETF的資金流入爲價格上漲提供了直接支撐。數據顯示,2025年6月,美國現貨比特幣ETF淨流入超30億美元,創歷史新高。 BlackRock的IBIT基金管理規模已達450億美元,佔全球加密ETF的40%,顯示機構投資者對BTC的信心未減。
美聯儲降息信號:貨幣政策的催化劑
美聯儲紀要顯示,聯邦公開市場委員會(FOMC)對通脹放緩和就業市場疲軟表示擔憂,暗示可能在2025年下半年啓動降息。 儘管6月18日決議維持聯邦基金利率在4.25%-4.5%不變,CME FedWatch工具顯示,市場預計9月降息25個基點的概率升至64.5%。 CMC Markets分析師Carlo Pruscino在6月接受Cointelegraph採訪時曾預測,若美聯儲提前降息,比特幣的上行目標將鎖定11.2萬美元,此次價格突破似乎印證了這一判斷。降息預期的升溫對風險資產構成利好。比特幣作爲高波動性資產,通常在寬鬆貨幣環境下表現強勁。然而,美聯儲的謹慎態度也爲市場增添變數。
全球背景:關稅與經濟不確定性
比特幣的上漲並非孤立現象,全球經濟環境爲其提供了複雜背景。7月8日,特朗普將原定7月9日生效的關稅推遲至8月1日,但對日本、韓國等14國的最高70%關稅威脅仍未解除。關稅可能推高進口成本,加劇美國“滯脹”風險,進而增強比特幣的避險需求。
與此同時,金磚國家央行持續增持黃金,全球黃金儲備的20%集中於此。 Tether首席執行官Paolo Ardoino透露,其瑞士金庫持有80噸黃金,價值80億美元,凸顯貴金屬與加密資產的避險共性。 比特幣作爲“數字黃金”,在法幣貶值預期下吸引了更多資金流入。
未來展望:11.2萬美元后的方向
比特幣突破11.2萬美元標誌着其進入新的價格區間,但能否持續上漲取決於多重因素。短期內,CPI和美聯儲利率決議至關重要。若降息預期進一步強化,比特幣可能挑戰12萬美元關口。 長期看,企業屯幣和ETF資金流入將繼續支撐需求,但監管收緊和宏觀經濟波動可能限制漲幅。
2025年的加密市場,正站在機遇與挑戰的十字路口,比特幣的下一站,值得全球矚目。
本文章僅供信息分享,不構成對任何人的任何投資建議。
加入我們的社區討論該事件
官方電報(Telegram)社羣:t.me/aicoincn
聊天室:致富羣